“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怎麼貶義那麼大?

在歷史中,買辦這個詞具有比較明顯的貶義,尤其是清朝末期開始,買辦資產階級隨著外國侵略中國的過程而崛起,買辦成為中國近代屈辱史的一個代表性事物,成為中國人心中的痛。

“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怎麼貶義那麼大?

“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

但是買辦這個詞卻是怎麼來的呢?由於中國古代書籍文件裡是沒有這個詞的,因此這其實是一個新詞。

買辦最早是翻譯自葡萄牙語的“comprador”,而comprador的意思就是外國資本家在殖民地當地僱傭的管家、經理人。晚清時,最初把comprador直接音譯為“康白渡”,後來就改為意譯的“買辦”了。

意譯過來的買辦一詞,就非常好讓人理解了,替洋人買賣、辦事;洋人出錢,買辦出力;洋人吃肉,買辦喝湯。

“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怎麼貶義那麼大?

為什麼買辦的負面含義這麼大?

從買辦的詞源來講,本身應該是中性的,可以理解為管家、經理、執行人等不含貶義的詞彙。但由於買辦在晚清時特殊的階級屬性,加上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所作所為,卻讓這個詞充滿了負面意義。

最初的買辦,從事的主要是外國商船、商館的食材、物料等代購事宜,也就是拿著工資幹活,本身並沒有什麼權力,甚至一開始還被人鄙視,社會地位低下。但這也需要買辦們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尤其是外語溝通能力,而在晚清能夠擔此重任的,只有沿海地區較為開明的知識分子階層才能夠勝任。

而且由於涉及“邦交大事”,買辦需要清政府的特別批准才能從事,在這種情況下,買辦又多了一層官方屬性,這就讓他們有了一定的權力光環。

“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怎麼貶義那麼大?

雖然買辦本身一開始並沒有什麼資本,但隨著擁有外國資本和朝廷權力的兩面背書,以及不受中國法律管轄的雙重身份,他們作為中外溝通僅有的“橋樑”,大量的資產財富交易都需要經過他們之手,這其間就產生了大量的灰色尋租空間。

有了這些資源,買辦階層開始迅速崛起。後來買辦階層又與官僚、資本家結合在一起,形成“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成為舊中國壓迫中國人民的“三座大山”之一。由於是替洋人辦事,因此他們往往沒有民族大義,屢屢侵害國家人民的利益,甚至一些基本的道德底線也不斷被突破。

買辦在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幫兇作用。他們欺壓華商、勒索敲詐、偷稅走私、販賣鴉片,甚至從列強向清政府索要的賠款中分得一杯羹。清朝滅亡後,更與軍閥、官僚緊密結合,嚴重壟斷國家經濟,將老百姓敲骨吸髓的同時,少數家族卻集中了鉅額的財富。

“買辦”這個詞怎麼來的?怎麼貶義那麼大?

一些買辦不放棄任何獲取利益的途徑,包括官商勾結、損公肥己。比如買辦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吳健彰,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 以白銀五十萬兩,捐得蘇松太兵備道記名按察使兼江海關(上海海關)監督的肥職,後來則為私利出賣了海關行政權,導致國家海關行政權徹底喪失。而這只是買辦賣國的冰山一角而已。

俗話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而買辦們何止有文化,在各項能力和資源的加持下,他們的破壞能力大大倍增,買辦和封建官僚、資本家一起,吸乾了整個國家。雖然在他們中間,也不乏徐潤、唐廷樞和鄭觀應這樣有思想見地的愛國人士,但就整體評價而言,買辦這個詞總體偏向負面、貶義也是無可厚非的。

TAG: 買辦comprador貶義洋人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