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三國是給我國曆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漢朝式微,群雄逐鹿,最後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雖然天下三分在我國的歷史上不是唯一,甚至有更多分離,但是唯有三國是涇渭分明的。最終歸晉以後,天下還是沒有完全得到多少年的天平,直到幾百年後的唐朝才迎來了中國有一個盛世。當然這些不是今天我要表述的內容。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讀過《三國演義》小說的人,顯然比讀過《三國志》的人多。這就造成了對三國人物的評價,在大眾心目中有所偏差,這些偏差甚至帶有偏見,比如小說裡自然推舉劉備是正統,其他兩家顯然不夠資格。而曹操更是一直被冠之以奸臣的名號好多年。

今天的戲曲舞臺上,他都白臉代表奸佞。顯然是不公平的。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識之士更願意通過歷史去評價那些人物,終於有了不同。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而拋開那些政治因素,就是單從文學的角度來說,曹氏父子都值得稱道。

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和女詩人蔡琰,可以說是造就了一個時代,並且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而建安風骨,更是父子三人所引領風騷。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在袁行霈《中國文學史》中曾經指出:“曹操古直悲涼,曹丕便娟婉約,曹植文采氣骨兼備”,而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創作,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時,又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政治理想的高揚、人生短暫的哀嘆、強烈的個性、濃郁的悲劇色彩、這些特點構成了所謂的“建安風骨”(也叫 “漢魏風骨”)這一時代的風格 。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作為魏國統治者的曹氏父子都愛好和獎勵文學,招攬文士,在他們周圍聚集了眾多作家。他們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掀起一個詩歌高潮。

且不論三國孰強孰弱,但從文學的角度,他們當之無愧的第一。

不過這裡面就延伸出,更有意思的問題。三父子誰的才華最高呢?其實歷史上一直有個定論,基本傾向於曹植。連自視甚高的謝靈運都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這個評價簡直封神了。當然七步成詩的經典相信不用我再說了吧。不過沽酒客的看法卻不太一樣。

大概是因為曹植為皇帝,其父曹操更是一生戎馬,反而這個弟弟和兒子在文學上下功夫最多,天賦也好。但是我個人更加推崇曹操。

我的排序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

曹操三父子,梟雄背後是文青,不能被掩蓋的才華歷史

曹操第一的原因是其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魄力和氣度,文采方面:在中國曆代帝王諸侯中,毫無疑問排在前列。其“三曹”之首,不僅僅是因為是父親,他 開魏晉風骨。豐富五言樂府詩。後世有“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風。”的評價,絕非阿諛奉承,浪得虛名。

曹操對劉姓皇帝並不愚忠,為平定天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違背了封建道德,所以,後人罵曹操為“奸雄”、“老賊”,但同時也對曹操的霸才、文才佩服極了。曹操堪稱一個時代的文豪。

他行文惜墨如金,率真老辣,直抒胸臆。“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成了中國的千古名言。曹操大半生征戰不止,“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絃,皆成樂章。”

《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等哪一首不是慨當以慷讓人難忘呢?

當然他兩個兒子的才華不必否認,虎父無犬子,這還真是對應得上。今天他們任何人的作品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食糧。所以你更喜歡誰呢?歡迎評說。

TAG: 曹操曹植父子三國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