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辨高下—中國古代的品色衣制度

中國古代服飾制度的一大特色,就是有著嚴格的等級、身份和地位的差別,其中服裝的顏色是最為直觀的一種區分方法。

對於古代官員而言,不同的官職品級對應不同的服裝顏色,由此而形成的制度稱為品色衣制度。

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產生了用服裝顏色區分尊卑的觀念,主要以黑紅二色為尊,王公貴族在重要場合穿的禮服,基本都會用到這兩種顏色。史普君前面介紹過的冕服、玄端都是如此。

秦漢崇尚黑色,《漢書》記載漢文帝和大臣張安世都是"身衣戈綈",可知皇帝與官員的服色皆為黑色。這個時期的官員主要透過身上所佩印綬的顏色來區別官階的高低。東漢王充的《論衡》中還有“吏衣黑衣”的說法,說明在秦漢時期,並不依據服裝的顏色來區別官員級別的高下。

品色衣的概念產生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一項制度,品色衣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大約經歷了萌芽成長、發展鼎盛、逐漸衰退和徹底消亡幾個時期。

01 萌芽成長期

品色衣規制的出現,始於北周。

(大象二年三月丁亥)詔天台侍衛之官,皆著五色及紅紫綠衣,以雜色為緣,名曰“品色衣”——《周書·宣帝紀》

這則史料說明北周政權已經開始用不同的顏色來規定侍衛官的服裝,這也是品色衣一詞在古代文獻中首先出現。但由於應用範圍有限,且北周在制定該制度的第二年即為隋朝所取代,導致其實際影響力極其微弱。

隋朝建立後,延續了北周的做法,並對不同品級和身份的人該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做出了非常具體且嚴格的規定:五品以上穿紫色,六品以下穿緋色(即紅色)或綠色,小吏穿青色,平民百姓穿白色,屠夫與商人穿黑色,士兵穿黃色。

文武官等皆戎衣,貴賤異等,雜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緋綠,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黃。——《隋書·禮儀七》

自此,品色衣制度初具雛形。

02 發展鼎盛期

唐代統治者十分重視服裝色彩的等級尊卑,從天子到百官的服色都有著越來越詳盡和完善的規定,最終形成了細緻嚴格的品色衣制度。

首先,黃色上升為皇帝的專用色。

在中國古代的色彩體系中,黃色並非一開始就是最高貴的顏色。先秦時期的禮服推崇上玄下黃,說明黑色的地位比黃色要高。從染色工藝來看,黃色染料的來源比較豐富,幾乎是除白色之外所有彩色布料中成本最低廉的一種顏色。因為價格便宜,黃色在民間的應用範圍曾經十分廣泛,不僅士卒穿黃,人們的便服也普遍使用黃色。

隋文帝楊堅崇尚節儉,愛穿黃色,推動了黃色的普及和黃色地位的提升。

唐朝初年規定,皇帝與庶人都可以穿黃色衣服,但皇帝用的是色澤略深、黃中帶紅的“赤黃”,也叫“赭黃”。因為大家都屬於黃色系,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難分得那麼清楚,這一點讓皇帝很是不爽。恰好唐高宗年間發生了一件事,給了皇帝一個藉口,直接導致了黃色成為帝王的壟斷色。

有一天晚上,洛陽縣尉柳延穿著黃色便服外出,被一名巡官及其手下攔住盤問,指責他違反了夜行法禁。柳延沒穿官服,手底下人也不認識他,估計雙方話不投機發生了衝突,巡官便帶領手下將自己的頂頭上司給打了一頓。這事傳到了朝廷裡後,唐高宗認為就是因為色彩混穿,才導致了這種以下犯上的事情發生,於是下令禁止百姓及各級官吏再穿黃色。從此,黃色成為了皇帝的專用色。

顏色辨高下—中國古代的品色衣制度

《張果老見明皇圖》中穿赭黃袍的唐玄宗(故宮博物院藏)

其次,各級官員的品色衣制度日趨完備。

唐朝初年不斷調整各級官員的著裝顏色。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肅宗年間,針對品官的服色,以紫、緋、綠、青四色為基礎,不斷進行多次調整與細化,規定越來越細緻,先是兩三個等級用一種顏色,後來幾乎每個等級用一種顏色,品級越低,規定越詳盡,品色衣制度越來越完備。

(上元元年) 八月又制: 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緋,五品服淺緋,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舊唐書·輿服志》

顏色辨高下—中國古代的品色衣制度

(五代)趙喦《八達遊春圖》

03 逐漸衰退期

北宋初期,官員品色衣制度基本沿襲唐代。宋神宗時開始簡化,去掉了青色,改為“官階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緋,九品以上則服綠,武臣、內侍皆服紫”。自此,唐代形成的紫、緋、綠、青四色省略為紫、緋、綠三色。宋朝還有賜紫、賜緋的制度,所謂“滿朝朱貴紫,盡是讀書人”,宋代的朝堂之上,紫色和紅色常常十分搶眼。

顏色辨高下—中國古代的品色衣制度

遼金元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服飾制度既效仿宋代,又有自己的民族特點。官員的公服基本上為紫、緋、綠三等。

明朝雖然也以品色衣區分官員品級,但是主要實行補服制度,即以前胸後背的補子上的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的品級高低。品色衣在明代僅僅作為一種輔助制度,其作用不斷減弱。

04 徹底消亡期

清代繼承了明代的補服制度,主要以補子紋樣來區分官員的品級,同時還以官員頭上的頂戴花翎作為輔助區分。品官的官服顏色前期有藏青、深藍和靛藍等,後期統一用石青色。

至此,除了明黃色成為一家獨大的清朝皇帝專用色外,在我國曆史上延續了千餘年的品色衣制度徹底消亡。

顏色辨高下—中國古代的品色衣制度

(清)郎世寧《雍正朝服像》

品色衣制度曾經是我國封建社會服飾制度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服飾形態的重要歷史寫照。品色衣使得色彩被賦予了禮儀尊卑的倫理內涵,從而幫助統治者完成了“別尊卑、明教化”的心理暗示,顯示了封建禮法統治下的等級規範和森嚴秩序,是我國曆史上鞏固封建統治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TAG: 品色衣黃色制度顏色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