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近代中國,在歐風美雨的吹打下,清王朝在經濟上日趨衰敗沒落,在政治制度方面,則面臨日益嚴重的危機。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很早就把在神州大地上建立議院,代替獨斷專行的封建君權制度,作為國家之本和擺脫危機、振衰起弊的根本途徑。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早在光緒三年(1877)出使英法使臣郭嵩燾,已經隱約認識到資本主義議院制度的優越性,他在日記中寫道:

西洋君德,視中國三代令主,無有能庶幾者;及一、周之相業,亦未有聞焉。而國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為私。其擇官治事,亦有階級資格,而所用必皆賢能,一與其臣民共之,朝廷之愛憎無所施。臣民一有不怪,即不得安其位。自始設立議政院,即分同、異二黨,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辯駁,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於其間迭起以爭勝。於是兩黨相持之局,一成而不可易,問難酬答,支榆其情,無有隱避,積之久而亦習為風俗。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郭嵩燾認為,西洋國君將政務“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為私”,比中國的“三代令主”還要高明。他將議院制度與清王朝的議政制度作了一番比較之後,得出了西洋各國“政教修明,具有本末”的結論。郭嵩燾特別指出:朝廷又一公其政於臣民,立言極論無所忌諱。庶人上書,皆與酬答。其風俗之成醞釀已深矣。世安有無政治教化而能成風俗哉?西洋一隅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郭氏的看法,代表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對議院制度的早期認識。

稍後,又有一批早期的維新思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屢屢談到議院問題。如鄭觀應認為:“欲行公法,莫要於張國勢;欲張國勢,莫要於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於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於設議院。”陳熾則指出:設議院可以“合君民為一體,通上下為一心”,並認為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強兵富國,縱橫四海之根源”。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這些議論大多是對西方議院在國家政權中所起作用的肯定和讚揚,自然也流露出他們嚮往的心情。至於議院制度在中國當時能否行得通,能否以議院代替封建君主專制,他們大多沒有直接回答。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直到甲午戰爭之後,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二書》和隨後的《上清帝第三書》中,提出“以開創之勢治天下”,設立“議郎”。這些議郎是由“約十萬戶而舉一人”選出,“輪班入值,以備顧問”,“上駁沼書,下達民詞。凡內外興革大政,籌響事宜,皆令會議,三佔從二,下部施行”。不久,在《上清帝第四書》中,康有為直接向光緒帝提出“設議院以通下情”的大膽建議。

晚清中國這個外交使臣最早提及西方的議院制度

長期以來,史學界不少人認為:《上清帝第四書》是維新人士第一次向皇帝正式提出開議院主張。臺灣學者黃彰健在《康有為戊戊奏稿辨偽,並論今傳康戊戊以前各次上書是否與當時呈遞原件內容相合》一文中就提出,設立議院最被當政者忌諱,康有為關於“議郎”和議員的論述,都是後來刊印時篡改新增進去的,“不相信今傳康第三書與當時進呈原件內容一樣”。這種觀點曾在海內外產生過很大的影響,然而,卻與歷史事實本身不符。

TAG: 議院上清帝臣民莫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