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老話說,水往低處流,但太清宮地勢低窪,每回下雨卻沒有任何積水現象發生。同樣沒有積水的還有瀋陽故宮等古建築,這是因為古人在盛京城修建了72地煞。不得不承認古人的智慧實在讓我們佩服。”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其實,清初的盛京城確實有72個水坑,也被稱為72地煞,是專門負責城區排水的暗道。歷史上的瀋陽,也絕對可稱為中國最早快速滲水、排水的“海綿城市”之一。幾百年來,瀋陽故宮、太清宮等古建築中修建的排水暗道一直起著重要作用。但經過歲月的摧殘以及城市的快速發展,這些古代排水設施早已老舊破損,無法如百年前一樣通暢。到了今天,瀋陽故宮、太清宮等古建築不積水,更得益於現代排水設施的增加。可以說,古今結合,才使得瀋陽故宮、太清宮等地排水更順暢,不積水。

並非閒話

遷都瀋陽緣於寶地之說

說起瀋陽的排水系統,我們應該想起一位歷史人物,他就是清王朝的奠基者,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正是因為他的一次大膽決定,才讓瀋陽這塊風水寶地一展光芒。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古今雙重排水設施讓瀋陽故宮不易積水

明朝時,瀋陽是遼東重鎮之一。天命六年(1621年)二月,努爾哈赤的八旗兵在薩爾滸之戰勝利以後,兵指瀋陽。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十三日,努爾哈赤誘敵出城並設下埋伏。他親自督兵攻打瀋陽城,守城明軍“洶洶逃竄”。瀋陽城被攻克。

八旗軍攻克瀋陽後,又去佔領遼陽,當時並沒有定都瀋陽。直到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突然決定將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令很多大臣大吃一驚。

《滿文老檔》記載: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努爾哈赤辰刻從東京城出發,給他的父祖墳墓供杭細綢,在二衙門殺牛五頭,燒了紙錢,隨後向瀋陽而去,並在虎皮驛住宿。初四,在未刻入城。

魅力傳說

古城排水系統的傳奇故事

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但他面對的是明代留下的破舊老城,他的兒子皇太極隨後完成了瀋陽城的全新擴建。

據史料記載,從戰國、兩漢時期直到清初,瀋陽老城區方城之內,排水設施都十分簡陋,僅在馬路或衚衕兩側,各挖一道溝渠,用以彙集人們的日常生活排水和路面上的積水。當年,瀋陽老城區內這樣的排水溝,竟多達上千條。

清代詩人繆潤紱在《瀋陽百詠》詩中說:“潦水無勞閘放行,不愁春雨漲連城。雨晴恰稱妾心意,七十二坑春水平。”並注:“城山有池七十二,土人謂之泡子。春夏之交,雨潦歸澤,水不外洩,而無泛溢之虞。城內資其儲蓄,為不時之備雲。”

這就是說,當時瀋陽城內有水池72處,俗稱“72地煞”。城內的積水排向72坑,然後再由這72坑排向城四周的護城河,護城河內的水通向小河沿的萬泉河,再排往渾河。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瀋陽故宮的龍頭排水口

據《遼東志》記載,明代“瀋陽中衛”城牆之外,曾有兩道護城河。《盛京通志》記載,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擴建瀋陽城時,將兩道護城河中間貫通,闢為寬46。4米、周長6086。4米的一道護城河。

關於瀋陽城的排水設施,歷史上留下這樣一個傳說:後金天聰元年(1627年)九月初二,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決定擴建瀋陽城。漢族人鄧公池被推薦為建城的總管。於是,鄧公池按照《周易》陰陽八卦理念,設計了瀋陽城建造圖。

重建的瀋陽城,改明代“瀋陽中衛”城的十字街為井字街。竣工之後,瀋陽城建有八門八關,皇太極一見龍顏大悅,賞賜鄧公池銀兩,對他加官晉爵。這時有人十分妒忌,便上奏皇太極說,鄧公池修城是假,斷送大清基業是真。要不然,這麼大的都城,他為什麼不留水門呢?一旦大雨連綿,豈不要淹沒全城嗎?

皇太極立刻察看了瀋陽城營造圖,果然沒看到水門。他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鄧公池斬首示眾。鄧公池被斬後,身體不倒,監斬大臣立刻上奏皇太極。皇太極詢問監工和工匠後得知,鄧公池早已將瀋陽城內排水通道修好,直通城外護城河。隨後,瀋陽連下三天暴雨。雨後,人們驚訝地發現,瀋陽城內果然沒有積水。

錯殺功臣鄧公池,皇太極很內疚。於是他下令,在懷遠門(大西門)外修建一座“鄧大人廟”,並規定: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為“鄧公池弔喪日”。專家告訴記者,有關鄧公池的事蹟在史書上雖然沒有記載,但這個傳奇故事卻從側面反映了瀋陽城的排水建設情況。

一探究竟

太清宮的雨水哪去了?

建在故宮西北邊的太清宮地勢低窪,為何不積水?太清宮始建於康熙二年(1663年),是東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全真十方叢林,為關東道士郭守真建造。太清宮最初名為“三教堂”,康熙曾欽賜《道藏》一部。後來遭遇火災,在雍正九年(1731年)重建,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稱太清宮。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瀋陽故宮用於排水的穿牆溝眼

透過手機上指南針的數值可以看到,太清宮正門前海拔高度在68米左右。順著大門的下坡路往裡走20多米,到了太清宮院內,這裡地勢已比門外低了2。5米以上。太清宮的李道長告訴記者,他是1980年到太清宮的,剛來時,遇到大雨,院內也會積水。那時雨水主要是滲入原護城河的地下河道。1987年,宮內的地下排水管道經過重新改造完善,以後每次下雨後都能很快排走。

李道長說:“大暴雨時,大門外大量雨水湧入宮內,由於我們排水系統良好,不到半個小時地面就幹了。我們穿著布鞋在院裡行走都沒有問題。”

一邊說著話,李道長還領著記者觀看了宮內的下水道、蓄水池。他說,由於太清宮比周邊低了兩米多,大量雨水進入宮內後,都先透過下水道流到蓄水池裡。這個蓄水池長六米、寬三米、深六米,一次能存上百噸雨水。同時,抽水泵也開始啟動向外排水。所以,不管下多大的雨,太清宮裡都少有積水。

獨到之處

瀋陽故宮明暗排水“雙保險”

穿牆溝眼、過橋溝眼……每逢雨季,瀋陽故宮內基本“雨過地皮溼”,多數區域不易存水。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說:“瀋陽故宮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儲存完好。設計之初,排水系統就採用明排和暗排相結合的方式。瀋陽故宮的排水原來主要依靠清代的排水系統,歷史上無論下多大的雨,從來沒有被淹過,現在就更加完善了。”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太清宮正門

記者眼前的瀋陽故宮,宮苑重重,大大小小的四圍院落數十座,在每處院落的南牆宮門兩側和部分院落的西牆,都設穿牆溝眼。據說,這樣的穿牆溝眼全院多達幾十處,每遇雨季,雨水從最北端的院落透過穿牆溝眼順勢南流,有效承擔了各院聚流、洩流功能。

瀋陽故宮是清朝入關前最後一個都城,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遷都北京前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三代皇帝居住過的宮殿。

瀋陽故宮位於瀋陽方城中心,是方城內地勢最高的建築群,與方城周邊地區高低對比明顯,直接影響到瀋陽故宮的整體排水系統的形成。

李聲能說,瀋陽故宮南北長280米,東西寬260米,其地形分佈走勢為東北高、西南低,除去高臺上的寢宮居住區域,東-西、南-北高度落差達到一米左右,具備自然排水的先決條件。

按瀋陽故宮建築建成年代,可劃分為東、中、西三路。從排水現狀來看,也大致分為東、中、西三路等幾個排水區域。在東路未形成封閉院落,與西路沒有獨立的通道以前,大政殿、十王亭所在的東路排水方式,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地勢高差,基本採取路面自流排水。

中路自大清門從南到北,由四進院落、共50餘座建築組成,地勢北高南低,東端略高於西端。其中崇政殿前院、鳳凰樓前院隨地勢呈小坡度南傾,地表水沿坡向南、西排出,凡遇院牆、建築則有溝眼相通,地下則有暗溝和後來新建的排水管道,基本可以保證中路院落不積水。

古代“72地煞”讓故宮、太清宮不積水?沒那麼神!

太清宮排水道

值得一提的是,鳳凰樓高臺上五宮的排水。鳳凰樓臺上五宮建在3。8米夯土臺基上,為清宮後宮生活區,是瀋陽故宮地勢最高並相對獨立的建築群。這一院落中部略高於四邊,利用高度差異,排水採用地面明排,雨水透過院牆下的十餘處過牆溝眼,將雨水流向周邊的更道中,再透過與之對應的更道外牆排水孔排至地面,順暗溝排出。每遇雨水豐沛之際,更道外牆上的十餘處排水孔飛流傾瀉,蔚為壯觀。

瀋陽故宮西路由乾隆時期增建的戲臺、嘉蔭堂、文溯閣、仰熙齋、九間殿等建築組成,這裡是全故宮地勢最低的區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對戲臺進行改造時,因破壞了原有建築的排水系統,使地下的滲水系統被堵塞,造成後來戲臺院內屢屢積水。之後,瀋陽故宮按原有的方法對戲臺排水系統進行了整修,積水現象才大有改觀。

李聲能表示,任何排水系統都不是一勞永逸的。瀋陽故宮從1977年大範圍排水工程修繕後,經過40多年,有多處管道因老化、區域性塌落而堵塞,造成排水系統不暢等問題。因此,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批准了瀋陽故宮地下排水系統維修工程,這是瀋陽故宮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地下文物保護工程專案,覆蓋區域包括東路、東所、崇政殿前院落、鳳凰樓前院落、西所、西路及後苑。工程竣工後,從根本上解決了排水疾患。

其實,瀋陽除了故宮之外,福陵和昭陵的排水系統,採用的也是明排、暗排兩種方式 。昭陵陵寢方城內的積水,透過地下溝渠,排往陵前的“沼”內。而福陵天橋下的溝渠,也能將山上雨水順利地排出。

所以說,瀋陽城的古今排水系統,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瀋陽人的聰明智慧。作為瀋陽重要的古建築,故宮、太清宮、福陵和昭陵等,更因為擁有精心設計的古今雙重排水系統,才使得它們在雨季中排水更加迅速,不積水。

記者:陳鳳軍 攝影:李浩

TAG: 瀋陽故宮排水太清宮排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