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三國的卷首語說得好,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的就是中國古代歷史演變的程序,由分裂走向大一統的王朝,再從大一統走向分裂局面,看似規律的演變,實則是歷史的必然。太平盛世,人皆嚮往之,群雄逐鹿,則生靈塗炭。本期的主人公,出生在亂世紛爭,有文治武功。卻英年早逝,後世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天不假年。那麼,跟隨我的腳步,探究這位令人惋惜的君王。

五代十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代,五代即中原地區先後出現過五個政權,而中原以外的地區存在過十個有實力的割據政權(實際數量不止十個)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五代十國局勢圖

一·早年經歷

生於(921年)這個亂世,出身名門望族的他註定要在這個時代書寫出自己的傳奇。史書稱他“器貌英奇”擅長騎射,同時也觀書史和黃老之術,生性謹厚,經常幫助姑父郭威(郭威也就是後周的開國君主,也是柴榮人生道路上的關鍵人物)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因而被郭威收為養子,早年的柴榮事從經商,成年之後,奈何滿腔熱血,果斷棄商從戎了。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柴榮

二·承繼大位

在郭威的手下,自己的從軍生涯可謂乘風破浪,從左監門衛大將軍開始,基本上跟著養父的晉升之路一同直上。直到951郭威稱帝,後周建立,自己便華麗轉身,變成了皇子,並領命治理澶州一方。就在這一時期。他為政清廉,恪盡職守,盜不犯境。深受官民倚信。954年,郭威病重,自知天數,就授柴榮統軍大權,之後郭威駕崩,朝臣秘不發喪,按照遺囑,柴榮靈前繼位,是為周世宗,開啟了他短暫但輝煌的帝王生涯。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周世宗柴榮

三·一戰定乾坤

割據爭霸在那個時期從未停息,北漢世祖劉崇趁後周國喪,率軍南犯,柴榮剛剛繼位,根基未穩,朝中大臣多有非議,但他力排眾議,決定御駕親征,兩軍對戰時極度慘烈,在危難關頭,柴榮不畏箭矢,視死如歸。終大敗漢軍。劉崇倉皇北逃,史稱“高平之戰”,經此一役,柴榮威名大震,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他還犒勞了將士,其中就包括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高平之戰

四·勵精圖治

而立之年便君臨天下,他年富力強,雄心壯志。決心在自己有生之年成就君王的一統天下的大業,並說出了自己未來的做法,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富,足矣。在此期間,他重民生,均定田賦,興修水利,限制佛教,改革科舉等,讓這個國家煥發生機。如今聽來,胸懷天下,不由感嘆,盡滿是遺憾。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柴榮像

五·壯志未酬身先死

燕雲十六州自古是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其戰略地位重要,甚至後來的數個朝代都未能完全收復,柴榮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麼燕雲十六州勢在必得。決定御駕親征之後,僅四十二天,就兵不血刃地收復了三關三州,正在他乘勝攻取幽州(今北京)的前夜,突發疾病,值得班師回朝,不久後病逝,留下了自己未年長的孩子和自己的皇后,也就有後來趙匡胤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了。後來雖然建立了宋朝,但基本也是按照柴榮生前制定的大政方針來治理國家,缺少了對北方的控制,燕雲十六州的暴露,使得中原政權一直收到北方的威脅。

沒有他,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宋朝

燕雲十六州

在位不足六年,帶來了太多的期許,正如他留下的遺憾一般,讓人無不痛惋,倘如上天再給他三十年的壽命,或許中國的歷史足跡就會因此改變。

謝謝小夥伴們的觀看,歡迎評論留言!

TAG: 柴榮郭威自己十六燕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