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網上有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哪裡有能吃的生物氾濫,只要空降10萬中國人過去,保證把氾濫吃成滅絕。這話也不算誇張,頂著“入侵物種”名頭來到中國的小龍蝦、牛蛙,最終都沒能稱霸水域,反倒稱霸了中國人的夜宵餐桌。而在歷史上,中國人的吃貨屬性也槓槓的。

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宋朝,武力值相對較低,但皇帝、朝臣、百姓的生活依然精緻。如果要找一個宋朝美食代言人,應該非蘇軾蘇東坡莫屬。蘇軾留下一道名菜“東坡肉”,還寫了篇《豬肉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其實,發明東坡肉只是蘇軾退而求其次。

因為古代的食物也分貴賤,豬肉在當時屬於貧民才常吃的肉食;蘇軾被貶到黃州,為了從簡樸的生活中尋找樂趣,才發明了新的豬肉吃法。宋朝時,最廣受歡迎的肉食並非豬肉,更不是牛肉(隨意殺耕牛違反法令);也不是馬肉(打仗需要馬),而是羊肉。

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和“價賤如泥土”的豬肉相比,羊肉在宋朝屬於小資享受。宋代孟元老寫了一本《東京夢華錄》記錄當時開封的風俗人情,書中就提到了乳炊羊、虛汁垂絲羊頭、羊角腰子、罨生軟羊面、入爐羊頭籤、乳炊羊、羊鬧廳……宋朝人吃羊的熱情可見一斑。

根據史料記載,宋太祖趙匡胤宴請吳越王時,就是請他吃煮羊肉;之後皇宮食材裡,“飲食不貴異味,御廚止用羊肉。”宋神宗時期,皇宮一年吃掉的羊肉近450000斤;宋真宗時期皇宮一年宰殺羊的數量達到350只;而最愛吃羊肉的皇帝,恐怕非宋仁宗莫屬。

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宋仁宗生性恭儉仁恕,雖然愛吃,但還是能剋制自己。《東軒筆錄》記載,宋仁宗某天晚上失眠,餓了,非常想吃燒羊,第二天他把這事告訴了近臣,近臣問,為何陛下不下旨讓御膳房準備燒羊呢?宋仁宗嚴肅地說:“朕如果隨便索取,就會形成慣例,使御廚從此夜夜準備。”

唐朝盛行詩,宋朝盛行詞,宋朝文人們的筆下也有不少吃羊肉的詳細記錄——“金盤堆起胡羊肉”、“日支羊肉六千斤”等等。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宋朝人愛吃羊,但羊肉在當時並非小老百姓能隨便吃得起的,比如蘇軾,他在開封時能經常吃羊肉,被貶後只能偷偷買羊脊骨。

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宋代釋懷深寫了《擬寒山寺》:“人生稍富足,著意營口腹。買魚尋鱖魚,買肉要羊肉。”也就是說,宋朝人生活稍微富足了些,追求更高口腹享受,肉食首選必定為羊肉;當時“富家烹羊貧薦魚”,富家以能常吃到羊肉作為地位象徵,貧家能吃點魚肉就已經很不錯了。

宋朝時,中國人差點將這種動物食用到滅絕,如今還剩多少?

正是因為形成了“小奢”的風俗,羊肉才會在宋朝備受追捧,引發了一頓狂吃,但宋朝的好些地方被遼、西夏等國佔據,養羊的好環境大大縮水,供不應求,怎麼能不吃到稀少?直到明清時期豬肉開始流行,羊才逃過了被專注狂吃的命運,如今,羊肉和豬肉都可稱日常肉食。

TAG: 羊肉宋朝豬肉蘇軾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