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諡號,為啥越來越長

對於古代君王的諡號和廟號,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比如說隋煬帝,很多人就以為這是他的廟號,但其實不是的。

楊廣的廟號,是“世祖”,而諡號才是“煬皇帝”。很多人認為諡號都是很長的一串,比如乾隆皇帝的諡號,就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相比之下,隋煬帝只有一個字,實在是有點慘。

古代帝王的諡號,為啥越來越長

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的生平事蹟而給予的一種價值評定,“諡者行之跡也,累積平生所行事善惡而定其名也”。諡法是其評定諡號包括諡和號,諡即是用含有特定含義的字,表示對死者一生的總結性評價。

諡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周穆王時期。根據對西周青銅銘文的研究,約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諡的做法已比較普遍。諡號長短字數不定,有的就像隋煬帝一樣,只有一個字,有的則像乾隆一樣,多達二十餘字的也很常見。

按照我們古人的思想,向來是“天地君親師”的排序,如果地位低的人評價地位高的人,是不合規矩的。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個由臣子來評價皇帝的機制呢?

古代帝王的諡號,為啥越來越長

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廣泛實施諡法制度,直到秦朝,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但到了西漢,劉邦又再次恢復了這一制度。

對於古人來說,當他們已經走到一個很高的位置,這時候普遍追求的都並非眼前利益,而是身後名。“流芳百世”這個目的,放在現代人眼裡可能沒什麼吸引力,但對於古代人,尤其是古代計程車大夫而言,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縱觀歷朝歷代帝王諡號,自唐代之後諡號便流於形式了,往往起到的是補充說明的作用。不過,漢朝雖然恢復了諡法制度,但帝王的至尊形象不可損害,嗣位皇帝對於祖先極為推崇,諡成了“尊名”的工具。臣子也懾於皇權的威力,同時本著君臣榮辱共體的觀念,“人臣之義,莫不欲褒稱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古代帝王的諡號,為啥越來越長

唐朝皇帝的諡號普遍是五字或七字,宋代延伸到十六字,明朝十七字,清代加到二十四字。唐朝以後,諡號由“春秋大義”變為吹捧工具。負責為大行皇帝擬諡的官員大部分是科舉進士科出身,他們又多以文辭能力見長,因此皇帝的諡議文中便會盛讚君王功德,充滿溢美之詞,由一個評價是非功過的論斷,變成了一個吹“彩虹屁”的舞臺。

TAG: 諡號皇帝廟號隋煬帝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