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二戰結束之後不久,聯合國透過第181號決議,要求在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地區劃分出一片地區供以色列建國,該決議導致此後連續數次的中東戰爭,以及以色列與阿拉伯各國之間綿延不斷的武裝衝突。當初聯合國為什麼會出臺這樣一項決議?以色列與阿拉伯之間的恩怨糾葛又是從何而起的?雙方矛盾是必然的嗎。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以色列建國的土地來自巴勒斯坦,猶太人將這裡視為“應許之地”,當地的阿拉伯人則視猶太人為侵略者。按照猶太人的說法,他們兩千年以前就在這裡居住,重新建國等同於“回家”。根據可考的歷史,猶太人祖先在這裡活動的時間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2世紀,當時一支強大的希伯來部落遷徙至此併成功征服當地土著,此後一個名為“希伯來王國”的國家出現在巴勒斯坦地區。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在後來的一千年時間裡,儘管希伯來王國屢屢陷入分裂和動盪,但猶太人佔主導的地位始終沒有改變。公元前1世紀,羅馬軍團進襲至此,強大的武力使得猶太人的王國被摧毀,猶太人的英勇抵抗也令羅馬損失慘重。出於報復,羅馬人將猶太人盡數放逐,自此猶太人開始了顛沛流亡之路。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儘管散居各地,猶太人始終保持著自身獨有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猶太人大多從事金融和商業,並且憑藉出色的智慧,很快積累起鉅額財富。至於巴勒斯坦地區,自從猶太人遷出之後,便有其他民族入主其中,公元8世紀,該地區被阿拉伯帝國併入版圖。自此以後,阿拉伯人逐漸成為當地的主體民族,直至近代這種狀況始終沒有改變過。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反觀猶太人,儘管在世界各地受到排擠,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並沒有走到種族瀕臨滅亡的地步。當納粹在德國抬頭之後,猶太人成為希特勒轉移國內矛盾的物件,無數世代居住在德國的猶太人被迫離開家園。而隨著德國在歐洲的步步擴張,整個歐洲可供猶太人落腳的地方越來越狹小,甚至出現奧斯維辛集中營等旨在滅亡猶太人的機構。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戰爭結束後,猶太人開始反思自己的遭遇,認為自己之所以命運多舛就是因為沒有祖國。而當時受美國把控的聯合國也被這種思想感染,於是決定在數千年前猶太人居住過的地方為其劃出一片土地用以建國。毫無疑問,這種做法首先損害的就是阿拉伯人的固有利益,可惜沒有人理會他們的抗議。

以色列與阿拉伯的恩怨是必然的嗎?

在大國的操縱之下,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出爐,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一部分供猶太人建立以色列,另一部分則留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國。決議生效之後,雙方由於地緣衝突很快爆發戰爭,阿拉伯人甚至揚言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然而背靠大國的支援,以色列卻越戰越勇,不僅成功守住了家園,還大肆侵佔阿拉伯人的土地。現在如果去巴以地區,大概就是去以色列,幾乎找不到傳說中的“巴勒斯坦國”。雙方只要存在領土矛盾,衝突幾乎是必然的。

文:閆老師。

TAG: 猶太人以色列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地區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