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邊門的來歷 作者李桂林

法庫邊門的來歷 作者李桂林

法庫邊門的來歷

你知道嗎,我們現在所說的法庫鎮歷史上並不叫法庫鎮,當時的名字稱之為“法庫邊門”,老百姓習慣地叫做“法庫門”,或是直截了當地呼其為“門上”。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講,上“門”去,或是到“邊外”去。那時,因為小,沒到門上來過,也不知道門的具體方位,更不知哪是邊外。後來參加了工作,還與歷史打上了交道,這才知道了法庫邊門的來歷。

法庫邊門的來歷 作者李桂林

法庫邊門

法庫門,是清代柳條邊老邊十六座邊門中的一座。這道門設在了法庫這塊,故被稱之為法庫邊門或法庫門。那麼,什麼是柳條邊呢?柳條邊是清代統治者為了保護皇家利益,既所謂“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也就是“大清王朝的發祥地”、“龍興之地”。為了維護這一地區的特殊性,便把這一地區劃為了特殊地帶,嚴禁八旗以外的漢人或其他民族成員遷入柳條邊內墾耕和放牧,即防止滿族漢化,保持“國語騎射”的風氣而修定的一條禁區的柳條壕溝。實際上是一種地區性的分界線,關內人稱其為籬笆牆。因盛京(瀋陽)位柳條邊內,故又稱之為“盛京邊牆”。也叫“柳邊”、“條子邊”,簡稱為“邊”。

有關柳條邊的記載,最早見諸於楊賓所著《柳邊記略》。清朝康熙年間,有位著名學者楊賓,他在赴寧古塔(為清統治東北邊疆的重鎮,舊城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為黑龍江省海林縣舊街鎮。康熙五年(1666)遷建新城,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城地。)探望其父親的途中,一路由南來對東北進行了全面考察,最後寫成了《柳邊記略》一書。《柳邊記略》對柳條邊是這麼描述的:“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為柳條邊,又曰條子邊。”另有《奉天通志》卷七十八載有:“清因明時障塞故址,植柳於牆之外,名曰柳邊,亦名柳條邊。”還說:“清因明時障塞,加以擴充套件,修浚邊壕,沿壕植柳,謂之柳條邊。”由此可見,柳條邊是由壕溝和柳堤構成。其具體修築辦法,是用土堆成寬、高各三尺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各株間再用繩子連線橫條柳枝,即所謂“插柳結繩”。堤的外側,挖掘深八尺,底寬五尺、口寬八尺的邊壕,以禁行人越渡。

柳條邊有“老邊”,“新邊”,之分,早年修建的柳條邊叫"老邊”,後建的稱“新邊”。老邊、新邊相連,呈"人"字形走向、坐落吉兩省的廣袤大地之上。這個“人"字是以遼寧省開原縣的威遠堡為交叉點,由威遠堡向北至吉林市北的法特東殼子山一段,為"人”字的頂部,從威遠堡而西南直至山海關與長城相接處,為"人”字的一撇。由威遠堡至東南到鳳凰城再向南至海,為“人”字的一捺。一撇一捺為老邊,全長1900多華里,老邊主要是環繞遼河而行,分為東西兩段,即遼東邊牆和西邊牆。東段柳條邊的修築時間較早,始於皇太極時期的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皇太極時,朝鮮國人不時到寬甸等地採挖人參,為此雙方經常發生爭端。為了保護“龍興重地”不受損害,於是,皇太極便在明代邊牆的基礎上先行把鳳凰城至鹼廠邊門的一段進行了修繕。到了順治朝(1644年ー1661年)又從鹼廠邊門向東北外展至今新賓縣東三十里的舊門村,又折而西北至威遠堡,把包括清太祖努爾哈赤兵起家的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老城)和埋葬其祖先的永陵崗都保護了起來。西段柳條邊是從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開始的。主要源於劃分牧區內的遊牧疆界,限制牧民任意放牧。《清會典》中說:此年清丈牧區內的地畝,凡牧民務須各守疆界,不許越境。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更有詳細規定:凡蒙古每十五丁給牧地橫一里、縱二十里的土地,作為其自由放牧牲畜的範圍,不準隨意它移和越界。“新邊”是指吉林部分的柳條邊,南自遼寧省的開原威遠堡始,北到今吉林市北法特東殼子山止,全長690多華里。新邊始建於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建成於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柳條邊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歷時40多年オ告全線完工,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可與萬里長城媲美,故有人稱之為“綠色長城”。

在柳條邊的沿線上,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一座門,稱為“邊門”。這些邊門,都設定在交通要道上。法庫門是盛京通往蒙古和黑龍江的主要隘口。當時由盛京(瀋陽)到黑龍江流域主要有三條幹道:一由盛京出威遠堡邊門,經吉林為東道:一由盛京出法庫門經蒙古草原為北道(俗稱八虎道);一由盛京出法庫門,經伯都訥(今吉林扶余)為中道。東道被稱作“御路”,是官司奉公馳驛專用的驛道。北道和中道是一般仕商民人所必取經的道路。三條道路有兩條經由法庫邊門出入,可見法庫邊門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故有“地勢最為要害,實北邊之鎖鑰”和“盛京北大門”之稱。

邊門的設定,因柳條邊的幾次擴充套件,也因之發生了多次變動。最初的法庫邊門是在依牛堡境內的舊門村,為早年皇太極沿明邊所修的柳邊邊門,是盛京經十方寺(現石佛寺)渡口通向蒙古草原的主要通道。後因邊內旗田不夠分配,遂發生了幾次向外展邊的事件,柳條邊向北推進了120裡,展到了康平境內的舊門村,在遭到蒙古東十王的極力反對後,又退回了40裡,最後落在了法庫鎮內。故在法庫、康平地區留有“三展皇邊,倒退40”之說(遼西的大規模展邊為4次),平均向外展邊達35公里。

法庫邊門位於鎮內邊門街北段(現在的王家館子,過去老鞋帽廠處),建於清康熙年間,為起脊硬山式門洞,全部為大塊青磚修築,非常堅固,屋頂為灰瓦,上有鴟吻跑獸,寬闊高大,中間是兩扇木門,油漆罩面,門的上方懸掛寫有“法庫邊門”四字的匾額,藍地金字,花紋鑲邊,古色古香,異常醒目。門洞兩邊有耳房,一邊耳房是囚室,另一邊住巡差。邊門西側是一處四合院,有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全部為硬山式,青磚灰瓦頂,捲棚式,並建有前廊柱,四周是青磚圍牆,為當年的防禦衙門。駐有滿洲防禦一員,筆帖式一員,滿洲旗兵3名,漢軍旗兵30名,擔負著嚴守出入的重任。

法庫邊門毀於1952年,因修建康、法公路而將其拆除。法庫邊門雖然早已遠離我們而去,但法庫邊門的歷史卻深深地根植在了這塊大地上。法庫因法庫門而再度輝煌,並不斷髮展光大。法庫門帶來了法庫地域的繁榮,形成了法庫地區特有的滿蒙文化,法庫門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歷史財富,需要我們不斷地探討、挖掘。

李桂林蒐集整理

你若喜歡,請點個

在看

TAG: 法庫邊門柳條柳邊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