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監獄是人間的地獄,這句話如果放在古代一定有很多親身經歷過的人深以為然,在史料的記載中,有過無數的人在監獄中被不堪折磨自盡者,其中不乏一些受排擠陷害而被下獄的大官。可以說在古代只要進了牢獄,只怕就是不死也脫層皮了。

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比如說在明朝時期的昭獄,就是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監牢之一。所為的昭獄就是“皇帝下旨,關進去的監獄”,可以說能進這個地方的人都不簡單,都是各方的翹楚,或是科舉制度的優勝兒。儘管他們聰明絕頂,但是想要逃出昭獄卻也是希望渺茫。

明朝很多時候都是宦官當政,皇權旁落,所以昭獄的很多苦刑都是由宦官參與制定的。昭獄的很多酷刑光是聽名字就足夠讓人不寒而慄了,比如說“油煎”、“勾腸”、“活刷”等等。樣樣都是常人無法忍受的,以便藉此來逼供。

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相比較而言,在年代更久遠些的監牢中日子就要好過很多了。監牢制度存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便已經普遍的設有了監獄。《管子·五輔篇》記載:“善為政者,倉廩實而囹圄空;不善為政者,倉廩虛而囹圄實。”

在往上推移,關於牢獄的記載就比較的模糊了。甚至之前並沒有“監牢”一說,我們如今聽到的“監牢”兩字,分別是古代不同的兩字朝代的合用,監牢的“監”字是在明代開始使用的,而監牢的“牢”字則開始於更久遠的夏朝。

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從文字上我們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同的地方,監牢的“監”字,底下三面為牆,一面為柵欄。而上部的邊旁更像是刑罰的器具,看上去就十分的嚴苛。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樣的地方如果沒有鑰匙是不可能逃的出去的。

而“牢”字就不同了,從字義上就能看出來,“牢”字的意思就是把牛關起來。可是我們知道監牢是關人的,那麼最後“牢”字又怎麼和官人的監獄聯絡起來了呢?

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原來在夏朝時期,很多地方還處於奴隸社會時期。古代的奴隸主根本不把奴隸當人來看,在迫使奴隸幹完活之後,就會將讓他們和牛馬之類的牲畜住在一起,把他們關在用來關牛馬的木棚子裡,然後用繩子拴著。

但是人畢竟不是動物,人是會動腦筋的,內心也是渴望自由的。所以往往還是有很多奴隸選擇逃跑,這個時候奴隸主為了防止奴隸逃跑,就會在關押奴隸的木棚中放許多荊棘,然後簡單的紮成叢棘,將奴役關押在裡面,這些叢棘往往都很硬,就如同鋼釘一般,身在木棚內的奴役連展開手腳都難,想要再弄開這些叢棘自然是不可能了。

古代最早的牢房沒有人看守,犯人為何不逃跑?專家:聰明人才留下!

所以“牢”字原本是指關押牛馬的場所,後來這一“關押奴隸”的方式被廣泛運用於“關押”犯人的時候,又專指關押犯人的牢獄。有了這樣一堵叢棘牆,就算是沒有人守想要逃出去只怕也是千難萬難啊,聰明點的人乾脆就不逃跑了

TAG: 監牢昭獄關押叢棘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