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灸穴質疑

禁灸穴質疑

非主流針灸

傳承針灸

學習交流

掃描關注

禁灸穴是古人在用灸法治病時經常發生事故的穴位,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故提出禁避。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列24穴,清代《醫宗金鑑》載47穴。這些穴位大多處於重要臟器及大血管附近,古人施以艾炷直接燒灼,常致皮焦肉爛,隨後感染化膿發灸瘡,膿水淋漓,日久不愈,對上述部位的經穴提出禁避,是十分必要的。禁灸穴除經穴的部位外,往往與施灸的壯數也有關,如有些穴少灸有治療作用,多灸則傷人,而有些穴則完全不能灸,這就需要加以區別,既定禁灸的部位,又定禁灸的限量(壯數)。上述禁灸穴位,經臨床驗證,大多可以施灸,尤以施用艾炷行溫和灸,每每有益無害,因此臨床不必完全拘泥,應因時、因法、因用而異。

(一)古代禁灸穴的範圍

1.晉代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定24穴

頭維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腦戶禁不可灸;風府禁不可灸;啞門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喑;下關耳中幹,禁不可灸;耳門耳中有膿,禁不可灸;人迎禁不可灸;絲竹空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或盲;承泣禁不可灸;脊中禁不可灸,灸之使人僂;白環俞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石門女子禁不可灸;氣街禁不可灸,灸之不幸不得息;淵腋禁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腫蝕;經渠禁不可灸,傷人神;鳩尾禁不可灸;陰市禁不可灸;陽關禁不可灸;天府禁不可灸,使人逆息;伏兔禁不可灸;地五會禁不可灸,使人瘦;瘈脈禁不可灸。

2.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定46穴

禁灸穴歌:啞門風府天柱擎,承光臨泣頭維平,絲竹攢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顴髎下關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榮,淵腋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後尋肩貞。陽池中衝少商穴,魚際經渠一順行,地五陽關脊中主,隱白漏谷通陰陵。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迎,委中殷門承扶上,白環心俞同一經。灸而勿針針勿灸,針經為此嘗叮嚀,庸醫針灸一齊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3.清代《醫宗金鑑》定47穴

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啞門風府逆,睛明攢竹下迎香,天柱素髎上臨泣,腦戶耳門瘈脈通,禾髎顴髎絲竹空,頭維下關人迎等,肩井天牖心俞同,乳中脊中白環俞,鳩尾淵腋和周榮,腹衰少商開魚際,經渠天府足中衝,陽池陽關地五會,漏谷陰陵條口縫,殷門申脈承扶忌,伏兔髀關連委中,陰市下街尋犢鼻,諸穴休將艾火攻。

(二)禁灸穴分佈經絡及區域

1.分佈經絡

手太陰經2個,天府、經渠;足陽明經8個,頭維、下關、人迎、承泣、乳中、氣衝、陰市、伏兔;足太陽膀胱經2個,承光、白環俞;手少陽三焦經3個,耳門、絲竹穴、瘈脈;足少陽膽經3個,淵腋、陽關、地五會;督脈4個,腦戶、風府、啞門、脊中;任脈2個,鳩尾、石門。

2.分佈區域

頭部11穴,頭維、承光、腦戶、風府、啞門、下關、耳門、人迎、絲竹空、承泣、瘈脈。其中延髓區3穴,腦戶、風府、啞門;眼目區3穴,絲竹空、承光、承泣。胸腹部6穴,脊中、白環俞、乳中、石門、氣衝、鳩尾。上肢3穴,淵腋、經渠、天府。下肢4穴,陰市、陽關、伏兔、地五會。

(三)禁灸穴的意義

《針灸甲乙經》所載禁灸24穴,只有10穴註明誤灸後的危害,其文曰:“啞門灸之令人喑;絲竹空灸之令人目小及盲;脊中灸之使人僂;乳中灸之不幸生蝕瘡,瘡中膿血清汁者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石門灸之不幸使人絕子;氣衝灸之不幸,不得息;淵腋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傷肉潰者,寒熱生馬瘍可治;天府灸之使人逆息;經渠灸之傷人神;地五會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從以上禁灸10穴誤灸後所造成的傷害來看,用現代解剖學衡量,古人所定禁灸穴是從長期實踐的失敗中總結出來的,如啞門穴近延髓故灸之致喑,絲竹空近眼珠灸之致盲,石門穴內為子宮灸之絕子等。這裡所謂禁灸是指用艾炷灸,不包括間接灸與艾條溫和灸。

《針灸甲乙經》所定禁灸24穴,其中近延髓區3個,眼目周圍3個,耳區3個,心前區1個,女性生殖器外方1個,脊髓外方1個,動脈附近9個。這些區域內施行皮破肉爛的化膿性肉瘢痕灸,危害性很大,提出禁避是有必要的。

(四)今人對古人禁灸穴的驗證

古人雖然定下若干禁灸穴,但它們禁的程度如何,今人進行了謹慎而科學的探索。根據《針灸學辭典》記載《針灸甲乙經》所定24個禁灸穴,大多可以施灸,但有壯數所限。現列舉如下:

1.可用艾炷灸、艾條灸的穴位

承光:艾炷灸1~3壯,或溫和灸3~5分鐘。

耳門:《太平聖惠方》:“有病灸不過三壯”,或溫灸3~5分鐘。

脊中:艾炷灸3~5壯,或溫灸3~5分鐘。

白環俞:艾炷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

乳中:《肘後備急方》:“治猝癲可灸三壯。”

石門:艾炷灸3~7壯,或溫和灸15~30分鐘。

氣衝: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鳩尾: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陰市: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天府: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伏兔:艾炷灸3~5壯,或溫和灸5~10分鐘。

地五會:艾炷灸1~3壯,或溫和灸3~5分鐘。

瘈脈:艾炷灸1~3壯,或溫和灸3~5分鐘。

2.只可用艾條灸的穴位

腦戶:溫和灸3~5分鐘。

風府:溫和灸3~5分鐘。

下關:溫和灸5~10分鐘。

淵腋:溫和灸3~5分鐘。

經渠:溫和灸3~5分鐘。

陽關:溫和灸5~10分鐘。

3.禁用灸的穴位

頭維、啞門、人迎、絲竹空、承泣。

《針灸甲乙經》所定禁灸24穴,經今人臨床驗證有13穴既可用艾條行溫和灸,也可用艾炷行直接灸。6穴只可用艾條行溫和灸,禁用艾炷直接灸。純禁灸穴5個。以上可供臨床施灸時參考。

版權宣告:

本文摘自張奇文主編《中國灸法》。由非主流針灸排版推廣,僅供學習交流。本平臺所釋出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TAG: 禁灸艾炷不可溫和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