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的一生中,最受讚揚也最受詬病的事情是什麼,你知道嗎?

蕭何的一生中,最受讚揚也最受詬病的事情是什麼,你知道嗎?

蕭何無奈被主疑

文/李開元

蕭何的一生中,最受讚揚也最受詬病的事情,是他先薦舉韓信給劉邦,成就了楚漢戰爭的勝局,後又協助呂后誘捕了韓信,製造了歷史上一樁千古蒙塵的疑案。

楚漢戰爭中,劉邦全力在關東與項羽作戰,無暇顧及後方。他讓年僅十歲的太子劉盈留在首都櫟陽,由蕭何扶持輔佐,將國本關中,全權交由蕭何管理,所有的政務,由蕭何自行處理。蕭何的奏請,一概准許。來不及奏請的,由蕭何便宜行事,劉邦回來時再追加稟報。君臣之間信任無以復加。

漢三年,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對峙苦戰,戰況停滯,前景黯淡。苦悶中的劉邦,多次派遣使者到櫟陽慰問蕭何。

蕭何身邊的策士鮑生告誡蕭何說:“漢王征戰在外,衣不蔽體,傘不遮雨,不斷派人慰勞君侯,怕不是什麼好事情,當是有猜疑之心。為君侯考慮,最好的辦法,莫如召集蕭氏一族的昆弟子孫,凡是能夠從軍上戰場的,全部送到前線,到漢王軍中效力。如此一來,漢王的疑心消失,必定益發信任君侯。”

蕭何接受了鮑生的意見,蕭氏一族的青壯年都來到了劉邦軍中。劉邦果然十分高興,不再遣使慰問蕭何。

劉邦即皇帝位,漢帝國建立。劉邦極力抬舉蕭何,在功臣列侯的排位中,將蕭何排在第一名,還特別恩賜蕭伺朝見上殿時,可以佩劍穿鞋,不必小步疾行,榮寵有加,處處蓋過群臣一籌。

高帝十一年,劉邦北上邯鄲,親自領軍平定陳豨之亂。

呂后得到蕭何的協助,誅殺了韓信。人在軍中的劉邦,得到訊息後,對於韓信之死,是又高興又惋惜,對於蕭何之功,則是遣使慰問嘉獎。此時的蕭何,身為漢朝丞相,位極人臣。使臣帶來劉邦的詔令,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尊重享獨貴。此時的蕭何,爵封酇侯,有萬戶封邑。使者帶來劉邦的詔令,增封五千戶。一項新的恩寵,也由使者帶來,選拔一位都尉,率領五百將士,作為相國的專屬衛隊云云。

無以復加的榮譽恩寵,震動長安官場。大臣閣僚,親族友好,紛紛前往丞相府慶賀,唯有一人,前來致哀警告。

此人姓召名平,秦帝國時代,受封為東陵侯。秦亡以後,破落在民間為編戶齊民,家中貧窮,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召平種瓜,瓜甜味美,甚為世間所讚美,被稱為“東陵瓜”,譽滿京城。

這位召平以其奇特的身世技藝,為蕭相國所知曉。他來到相國府求見蕭何說;“君侯的災禍來了。陛下征伐在外,而君侯留守於內。君侯沒有從軍殺敵之功,而有尊位、加封、添置守衛的賞賜,怕是別有一番深意。新近,淮陰侯謀反於長安,君侯助呂后滅之。淮陰侯之後,陛下依然放心不下者,怕就輪到君侯了?詩經上說:將要毀滅你,先要厚遇你。將要摔下你,先要將你抬高(“將欲毀之,必重累之,將欲踣之,必高抬之”)。陛下為君侯設定專屬的守衛,怕不是用來恩寵君侯的啊。願君侯辭退加封,將家中資產送往軍中充作軍費,陛下必定寬心。”

蕭何聽從了召平的意見,劉邦果然十分高興。

老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新語曰,君生疑而臣無路。晚年的劉邦,典型的遲暮君王,死亡臨近,念生的憂鬱加深,權力交接,度人的猜忌加強。病痛老衰中,喜怒無常,愉悅清醒時如同英雄當年,苦痛迷糊時如同魔性附身。

高帝十二年,淮南王英布被告謀反。當時的劉邦,病痛不安,他召見蕭何徵詢意見。蕭何素來柔順謹慎,不久前,他順從呂后,協力誅滅了韓信,結果是招來劉邦的猜忌。這一次,面對英布被告發,蕭何難得地站出來說了話,他回答劉邦:“英布,應當不會有這種事情,恐怕是仇家的怨望誣告。請先將告密者拘留監禁,然後派人前往淮南國,秘密調查相關事宜”云云。

有罪推定下的單方秘密調查,結果是可想而知,英布被逼反,蕭何的辯護落空,劉邦不得不再次領軍出征。帶病出徵的劉邦,念念不忘蕭何,不斷地派遣使者,直接詢問相國在幹什麼?無奈的蕭何,除了悉心處理政務,盡力撫循百姓,全力調集人力物力支援前線外,再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來打消劉邦的不安。

史書上說,正當蕭何惶恐不安,無計可施之時,又有高人前來指點:“君侯的處境,離滅族不遠了。君侯身為相國,位極人臣;君侯在列侯中排位第一,無以復加。從君侯進入關中算起,至今十有餘年,深得民心,百姓擁護。眼下,君侯竟然還在勤勤懇懇施政,孜孜不倦撫民,究竟要走到哪裡?陛下之所以不斷地問詢君侯,瞭解君侯的所作所為,是擔心你左右關中民心,動搖漢朝國本。為君侯算計,不妨低息借貸,賤價強買民有田宅,用自己作踐自己,自己汙穢自己的方式,讓皇上安心。”

惶恐無奈的蕭何,不得不聽從。據說,劉邦得知後,心中舒坦,一時十分欣慰。

高帝十二年十一月,劉邦擊敗英布,回到關中。長安郊外,百姓遮道上書,控訴相國蕭何低價強買民有田宅,不當賒欠的金額,有數千萬之多。

劉邦回到未央宮中,蕭何前來謁見。劉邦笑道:“相國真是為民謀利!”遂將百姓控訴蕭何的上書,交還與蕭何,指示道:“你自己去給百姓做個交代。”

這位蕭相國,真是一位缺心眼的老好人,這位蕭相國,也真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實在人。他聽劉邦這麼一說,忘了苦心,竟然順著杆兒往上爬,當即向劉邦請求說:“長安人多地少,上林苑廣大多空地,願陛下恩准百姓入內耕種收穫,不必成了只是供養野獸的園林。”

劉邦當即大怒,罵道:“你蕭相國,不知道收了多少商人的賄賂,竟然來為他們算計我的庭苑。”隨即下令,將蕭何交司法部廷尉處置,戴上枷鎖投入獄中。

將相國蕭何戴枷投獄,是震驚朝野的大事。人人惴惴不安,劉邦也沒有好心緒。數天以後,長樂宮的警衛長官衛尉王氏打破沉默,伺機問劉邦說:“相國有何大罪,陛下突然將他戴枷投獄?”

劉邦答道:“我聽說李斯為丞相輔佐秦始皇,有善政都放到主上名下,有壞事都由自己包攬承當。如今,相國背地裡接受商人的錢財,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算計我皇家庭苑,想要獻媚討好於民。我關押他,就為這件事。”

王衛尉說:“任職做事,如果有利於民而有所請求,那就真是宰相的作為了,陛下怎麼會由此懷疑到相國接受商人的錢財去了呢?想當初,陛下與項王苦戰相持數年,爾後有陳豨之亂、英布造反,都是陛下親自領兵在外征戰。這些時候,相國鎮守關中,一跺腳一揮手,函谷關以西就不是陛下的了。懇請陛下想想,相國沒有在這些時候謀大利,而會在如今接受商人的錢財以求小利嗎?”

劉邦沉默不語,王衛尉繼續說道:“秦王朝亡於壅蔽,下情不能上達,過失不被察覺,李斯身為丞相,僅僅為主上攬責分過,有什麼值得師法標榜的?陛下啊,為何如此淺視相國,又為何如此深疑相國啊!”

聽了王衛尉的話,劉邦非常鬱悶。當天,他派遣使者手持皇帝符節,前往廷尉獄中釋放了蕭何。

此時的蕭何,已經年近古稀,他為人處世,素來謙恭謹慎,入宮見劉邦時,赤腳免冠請罪。劉邦十分尷尬,自我解嘲道:“相國,你就別這樣了。你為民請命,求開上林苑,我不准許,我成了夏桀王、商紂王一般的惡主,你成了伊尹、傅說一般的賢相。我之所以關押你,是希望讓老百姓見聞我的過失罷了。”

出獄後的蕭何,繼續擔任相國,直到惠帝二年去世,享年六十有餘,賢相之名,流芳千古。

史書上說,蕭何生活簡樸,購置田宅,都選在窮荒之處,修建家舍,不築高大的圍牆,為子孫留下解語道:“後代賢明,當效法我的簡樸。後代不肖,也不會被權勢之家所侵奪。”蕭何的處世之道,深得道家守弱全身之精髓。蕭家的爵位封邑,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與漢王朝之國運同始共終。

我整理蕭何的歷史,以為蕭何一生的功績,可以總結為保證後勤以支撐軍用,鎮撫關中以穩定後方,改定製度以建設政權,不但是安定漢朝社稷的萬世之功者,也是古往今來馬下治天下的模範代言人。

馬下治天下,要在法令制度。蕭何的一生,埋首於文書版籍,致力於以法治國,他制定九章律,繼承秦法而有所變通,可謂是秦漢時代以文法治理天下的象徵。

蕭何的一生中,與劉邦的關係最為玄妙,互相欣賞,互相信任,互補互助,又互相猜疑提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結局,到頭來入獄受辱,出獄遭譏,那句“我劉邦不過是桀紂主,你蕭何是賢明相”的怏怏自嘲之語,最是皇權官僚集權體制下非情無奈的荒唐語。

人在江湖上,身不由己。身在權力中,無情非理。蕭何的一生中,最受讚揚也最受詬病的事情,是他先薦舉韓信給劉邦,成就了楚漢戰爭的勝局,後又協助呂后誘捕了韓信,製造了歷史上一樁千古蒙塵的疑案。也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成語典故,道盡了政治的無情、政治人物的無奈。其中的隱情曲折、利害是非,不得不留待後人組建歷史法庭,重審歷史疑案。

TAG: 蕭何劉邦相國君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