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墨家

儒墨兩家在戰國併成為顯學。

巧合的是儒家孔子和墨家墨子都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在前墨子在後,墨子去世時剛好是春秋過渡到戰國。

儒家主張“仁愛”。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他們都想結束春秋無義戰。

儒家主張守舊復古,推崇周禮,希望社會恢復到長幼尊卑的人倫禮教,從而結束戰爭。

墨家反對所謂的禮。墨家創始人墨子,名翟,之所以反對禮教,墨子代表的是下層的社會農工階層,墨家理論流行在下層庶民之間。舉幾個墨家弟子名字:彭輕生、苦獲、跌鼻、田系索等,從名字看很接地氣。墨家組織是帶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團體,首領有專門的稱呼:“鉅子”。鉅子給墨家制訂了很多規矩:刻苦生活、自我犧牲、嚴格的紀律(一個墨者的兒子在秦國殺人,秦王赦免了他的兒子,墨者說:墨家規矩是殺人者死,他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墨家規矩凌駕於君王之上。)、言行一致、分財互助(有錢的墨者幫助沒錢的,弟子做官俸祿一部分給鉅子)。可以說墨家成為中國勞苦人民最早的結社組織。

墨家的“兼愛非攻”某種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墨家為了阻止戰爭,善於防守。墨子甚至率領弟子替國君(儒家亞聖孟子曰: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守城,直接給統治者效勞(不管這個統治者是明君或者是昏君),片面的讓民眾去愛本國的王公大人。

在墨家看來,戰國兼併戰爭越來越殘酷,只看到了戰爭,沒有看到兼併戰爭的另一面:和平。統一的大帝國帶來的和平。

秦漢以來,儒學大盛,墨學被統治階級深惡痛絕,慢慢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墨學雖然消失,墨學為庶民利益著想(這正是被統治階級深惡痛絕的原因所在)的基因卻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統一的秦帝國建立以後,有組織的墨家變為單獨活動—俠客(遊俠)。墨家宗教色彩的組織形式在民間繼續存在著。統治階級能撲滅墨家,但是農民工人依時代發展的革命力量,卻永遠不能撲滅。秦帝國建立12年後,在大澤鄉,兩個農民陳勝和吳廣用宗教色彩的口號“大楚興,陳勝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起義(在此之前韓國貴族張良多次謀殺始皇帝都以失敗告終)。

當陳勝喊出:“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候,墨子和他的學說以另一種方式又回來了。

墨家對自然科學有許多研究,最有名的是:小孔成像。是其他的學派所不及的。

TAG: 墨家墨子鉅子墨者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