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導言: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中華歷史洋洋灑灑五年餘載,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著各種各樣的文化與故事。自古以來,在華夏的大地上,生長繁育著我們的祖先。從遙遠的炎黃時期,到之後的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華夏大地經歷了一次次的變革與滄海桑田,最終形成了我們所獨有的華夏文明。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在華夏大地上,經歷了數十個朝代的更迭,在不斷的更迭之中,逐漸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大一統思想,其成為了歷代封建王朝君主治理國家的主導思想。“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御民講究方式方法,既要以法治國,又要施仁政,恩威並施,才能治理好這個國家。

因此在儒家學派的“仁義”之說成為了主導思想之後,“仁義”便覆蓋了國家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對於人犯的人性化措施。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斷頭飯的由來

古代朝廷會有“慶、賞、罰、刑”等大事,並且以四季中的“春夏秋冬”相對應,因此古人在處理罪犯時,往往還會選擇“秋後問斬”。“秋後問斬”之所以為統治者所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古代人忙啊,春天是一年的初始,萬物復甦,是耕種的季節,而夏季則是忙碌衝刺的階段,耕種在農耕社會中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收成不好,則預示著今年就要餓肚子,就這麼簡單。秋天本是收穫的季節,在古人享受喜悅的同時,秋天也是一個讓人悲傷的季節,在這個讓人百無聊賴的季節,安排點殺頭的事情,其實更能起到震懾的作用。人們閒來無聊,恰好來看一下,配合著蕭瑟的秋風,這可能對於圍觀群眾來說,更具有感染力。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古代人資訊不發達,由於一些案情牽涉人員廣泛,案情複雜,這讓當地的一些官員沒有辦法作出清晰的判斷。因此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重罪,基本不會判處斬立決,一般都會安排到秋後問斬。這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足夠當地官員再次確認案情,防止冤假錯案的發生,畢竟處罰本不是統治者的本意。本來勞動力就有限,統治者不是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也不會想失去這寶貴的資源,留著他的命乾點活,創造點價值,它不香嗎?

碰碰運氣。雖然是判處了秋季問斬,但是隻要是沒有行刑,就一切都有可能發生。古代皇帝登基,更改年號,亦或者遇到其他的喜事,都會趁機大赦天下,以此來彰顯皇恩浩蕩,除此之外,還為國家挽留下了一批生產力,這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如果人犯真的是運氣太不好了,時間到了,既沒有被翻案,也沒有遇到大赦天下,運氣壞到了極點。那最後一頓“斷頭飯”還是會給的。這也是統治者最後送給犯人的一絲溫暖。自古以來就有“不當餓死鬼”的說法,這也象徵著統治者對於犯人最基本的人道主義關懷。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件悲傷的故事,臨死之人,吃一頓飽飯,彷彿成了世人的共識,這其中包含生人對於將死之人的關懷與留戀,也能讓將死之人更能從容赴死。

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

首先,將要被處死之人,統治者已經沒有用一塊生肉來噁心他的必要了。如果說,讓人犯在行刑前吃一頓飽飯是對於他的關懷,那這塊生肉無疑也是其中的重頭戲。人犯在行刑之前,一般會吃上一頓豐盛的一餐,有雞有肉,吃飽喝足還有美酒,這在物質匱乏的古代,更顯得難能可貴。

試想一下,本來將要赴死的人,心情能美麗到哪裡去,如果不是豐盛的飯菜,心得多大才能吃得進去?由此可見,這豐盛的飯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當然,這麼解釋為何斷頭飯如此豐盛,這是能解釋的通的,但為啥要放一塊生肉,便不太能理解了。在這裡小編向大家解釋下,為何要放這塊生肉。

生死輪迴一直被古人所接受,生也不是一個起點,而死亡也不一定是一個終點,這只是生命輪迴的一個部分。在古人的意識裡面,人死後是要去地府報個到,然後根據自己一生中的表現,在地府中進行不同程度的升級改造,然後再次踏上輪迴。

輪迴的必經之路上,除了要喝那碗孟婆的湯之外,還有對付橋頭的那條惡狗,犯人碗裡的那塊生肉便是用來打發這條惡狗的。這也算是體現了最後一點人文關懷吧,讓犯人在赴死的時候,內心更加的從容不迫,消除最後的一點怨念。

古代犯人問斬前,斷頭飯上為何放一塊生肉,犯人看到還會感激涕零

後記

這些舉措都是古代仁愛思想的一種體現,自然也是古代統治者對於百姓的一種關懷。有的犯人,在吃飽喝足,迷迷糊糊中便被瞭解了這一生,想來也是一件比容易讓人接受的事情了。

TAG: 生肉犯人問斬斷頭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