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先說兩個肯定:必須肯定《孫子兵法》是一部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也是相當經典的戰學教科書,後面還有《孫臏兵法》,大體如此;必須肯定《孫子兵法》不是萬能的,孫武也吃過敗仗。

但這些都不關鍵,關鍵是後來又衍生出了36計。我認為,36計的誕生是我國先民和後民運用兵法的失敗,為什麼?

1,36計總體上可以這樣解釋:

(1)36計被我們神化,上升到了絕學絕招、秘籍寶典、錦囊妙計的層面。其實它不解決任何問題:

第一,就是對各種智謀的命名。

第二,就是對各種智謀的總結。

第三,即便不知道36計的國家,也都在戰爭中運用,而且用得不錯。

(2)什麼叫計謀或智謀?就一個字“騙”!因此,說好聽了叫智謀(計謀),說不好聽就是小聰明,說白了就是一種作戰行為!

(3)是失敗者的脫身戰法,意味著這是一部專為失敗者的打造的著作。因此,36計應定位在“失敗計”這個平臺上,可以這樣理解:因它造成失敗、用它擺脫失敗。或者說:在失敗的平臺上你做什麼都是錯的,即便對了也是暫時的,距離更錯已經不遠了。

(4)屬小人式的戰略,是道德風險和眼前利益的結合,根本登不上臺面。比如:偷樑換柱,這不就是掉包嗎;順手牽羊,這不就是小偷小摸嗎;笑裡藏刀,這不就是背後使壞嗎;趁火打劫,這不就是乘人之危嗎;隔岸觀火,這不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嗎;詐降是苦肉計的一種,可你想過沒有真降時怎麼辦……。等等。

2,決定戰爭勝敗的是實力,不是智謀!在說這個之前先說兩個例子:

(1)燧發槍時代,歐洲的大體戰法:

第一,整隊陣型,指揮官在最前領隊。

第二,燧發槍,射速低、射程近、準度差。平面進退,目的是發揮武器的最大效能,遠戰射擊近戰刺刀。是還沒完全脫離冷兵器的一種陣型。

第三,進攻時有鼓樂伴奏,且鼓樂手和旗手都在最顯眼的位置,目的是三個:保持隊形、提高士氣、整體約束。

第四,士兵間距不能太大,會缺乏依靠、隊形鬆散;間距也不能太小,會加大受彈率。標準間距:左右間距約半臂,先後間距約1米。

第五,前面倒下後面補位。

這是一種紳士(貴族)戰法,按照中國人的說法叫爺們戰法。因此,對指戰員的個人素養要求極高,如能倒在隊形中是一種榮耀。

不是說誰先開槍誰就先贏,而是誰的隊形先亂誰先輸。據當時統計,先死人的一方往往贏的多敗的少,戰死式進攻是對對方的一種精神考驗。英法戰爭期間,英國的一位士兵在日記中寫道,“法軍排著整齊的隊形像山一樣壓過來,我軍排槍不斷,他們不斷有士兵倒下又不斷有士兵補位,我軍有些騷動”。

更可貴的是,也是我們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就是燧發槍初期各國都不約而同默守一個規矩,就是不向敵方的三種人射擊:指揮官、鼓樂手、旗手,以讓對方保持良好的態勢。據後來統計,確有個別中彈者,但數量極少,證明雙方都執行的不錯。中彈的大體可理解為槍的準度不高造成。後來索性把這個默守寫進戰爭法中。

戰爭法中,雙方紅十字受保護且有救助敵方傷病員的義務,叫人道主義。其實這個規矩就源自歐洲的紳士戰觀念。

因此,我給歐洲人打仗總結了五個精神:實力精神、誠信精神、可戰精神、冒險精神、和解精神。大概現代的極限運動就是冒險精神的體現吧。

什麼叫可戰精神?就是不排斥戰爭:和平手段解決不了就用戰爭解決,而且要宣戰。什麼叫和解精神?就是對強者要屈服,對弱者要寬容。而不是死戰到底,死戰對誰都不利,非洲各部就是死戰的典型。

(2)宋襄公的泓水之戰,是一個被我國曆代嘲笑的戰例。我認為,這是一個貴族思維的戰法,愚蠢不愚蠢單說,從思路上與紳士戰法相同,且在宋襄公之前這種戰法還是佔一定統治地位的,但後來就開始倒向智謀。

兩個例子說明,用實力(紳士)思維引領戰爭,得到的一定是國家的實力。宋襄公是最後採用貴族戰法的人,他是對的。

3,大國不尚謀。

擺錯了實力和智謀的位置,後果很嚴重。戰爭體現的是你國國民到底是想玩真的還是想玩假的問題。

(1)實力始終是兵法的首位。拳擊臺上,10歲小姑娘對陣泰森,小姑娘智謀再高也無計可施。

(2)戰爭中,計謀和實力缺一不可:實力超強靠威勢(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力相當靠實力、實力稍弱靠計謀、實力超弱靠和解。因此,計謀的施用空間還是很小的。

(3)從格局上說,實力其實是最大的智謀,且遠高於智謀。

(4)尚智謀看重的是眼前,尚實力看重的是長遠。

(5)我認為:民道為本、兵道為用。意味著軍事民事會互有體現:

第一,兵用軌道,民就用詭計。如果是外用詭計還可理解,但實際中詭計往往首先是且主要是內部使(內卷),到了這時必然削弱國家實力。因此,智謀其實是窮人邏輯。窮人的最大特點是好算計,且都是小算計。

第二,民道認可假的,兵道就認可假的;兵不厭詐,意味著民道尚假。

4,孫子兵法萬能——中國人對智謀的錯誤理解。

(1)把勝負都鎖定在了陰謀上,但真正玩陰謀卻又不行了。老說中國人心眼多,可你看哪次動心眼動過人家了?商務談判就是例子,我們一手託兵法一手託36計,可哪次佔上風了。為什麼?兩個原因:小聰明誰都能看出來、實力格局遠高於計謀格局。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戰場上也休想得到。談判在戰後,但能提前看。

(2)尚謀讓我們變弱,弱了以後必須尚謀。否則也不會有36計。

(3)缺乏強者(貴族)意識。不想屈服強者,總想陰謀勝強(比如詐降);不想學習強者,認為自己最強,把36計都神化了還用學嗎?這不是精神勝利嗎;不想宣戰,只想偷襲。中國內部就有很強的貶低強者的文化,比如對秦始皇看法。日本為何敗於美國?從格局上說是偷襲珍珠港就是失敗的開始。日本在當時確實是強者,但與美國相比確有些窮人意識。

(4)《孫子兵法》的缺陷,在始計篇中集中體現了出來。

第一,原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關於對“道”的理解,孫武只說了一樣,就是民與君主的關係,即效忠君主。但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就是實力。可更正為:道者,實力也、忠死也。

第二,原文:兵者詭道也。36計大概就是按照這個思路衍生的吧。孫武只說了兵者的一樣,即智謀,但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就是實力。可更正為:兵者,實力也。

我國紳士戰和計謀戰有兩個分水嶺:軍事上是宋襄公,民事上是《孫子兵法》,民事決定軍事。《孫子兵法》為何有上述兩個致命缺陷?就是因為宋襄公以後再無貴族戰,才有了《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後加深了計謀戰,才有了36計。

不玩真的肯定玩假的,智謀就是出色的假;不求實力肯定求精神,精神勝利就是出色的智謀。

《孫子兵法》衍生36計,36計衍生精神勝利。

——大秦潼關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36計其實是雕蟲小技!

注,本文配圖為百度選取。

TAG: 36智謀實力孫子兵法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