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女子腦里長寄生蟲,竟是長期吃魚生所致?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 通訊員 薛珊

近日,王女士因為反覆頭痛頭暈和左下肢沉重麻木乏力,前來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腦病外科就診。住院後經過詳細檢查和診斷,發現王女士腦中竟有寄生蟲豬肉絛蟲在作祟,經過手術,王女士腦中的寄生蟲及蟲體分泌物被順利取出,目前恢復良好。

珠海一女子腦里長寄生蟲,竟是長期吃魚生所致?

顱內取出的腫物(上)及腫塊切開後取出的寄生蟲體和蟲體分泌物(下)

今年40歲的王女士,4年前開始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王女士本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休息一下就好了,一直也沒有在意。可是越來越頻繁發作的頭痛頭暈以及新出現的左下肢沉重麻木乏力,讓王女士和家人開始憂心忡忡。“我去過很多家醫院,做過很多治療,吃了很多藥,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病痛和焦慮一直折磨著我。”今年5月份,在家人的陪同下,王女士來到了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腦病外科主任張澤舜的門診,張澤舜安排王女士做CT檢查,影像學資料提示——右側顳葉佔位。

張澤舜建議王女士住院進行更加全面的檢查。入院後,王女士的頭部核磁共振結果顯示,王女士的顱內病變像既不像腦膜瘤,也不像膠質瘤,也不像血管母細胞瘤。隨後,腦病外科團隊也為王女士完善了腦脊液穿刺,結果也顯示正常,腦脊液基因篩查也無異常,對王女士病症的診治,一時陷入了“僵局”。

管床醫生王邦向多次細緻詢問王女士平時的生活習慣,一個飲食習慣引起了王邦向醫生的注意。王女士自訴:作為生活在沿海的廣東人,平時比較喜歡吃魚生、澳州火腿等。

腦病外科團隊再次聯絡影像科,反覆閱片討論。“我們當時考慮王女士的顱內病變是否有寄生蟲的可能?”張澤舜主任介紹道,答案在進一步的檢查和團隊討論中逐漸明確。5月26日,腦病外科團隊為王女士進行了開顱手術,術中切除了一直徑約1釐米大小的黃色腫塊。切開腫塊,可見內包裹黃色粘液狀物質,術後病理提示:豬肉絛蟲。

在神經導航系統精準定位輔助下,張澤舜主任團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血管和神經,使王女士手術範圍的功能區域幾乎不受影響。在王女士麻醉清醒後,王邦向第一時間向其說明了手術已順利切除寄生蟲及病變腦組織的情況。王女士也終於卸下心理負擔,露出了笑容。術後7天,王女士拆線出院,告別困擾她多年的頭痛頭暈。

腦寄生蟲病是由寄生蟲蟲體、幼蟲或蟲卵侵入人體腦組織,透過移行、寄居造成腦組織機械性損傷及免疫病理反應,引起過敏炎症、肉芽腫形成、腦血管或腦脊液迴圈阻塞的腦病。臨床表現可為急性腦膜腦炎,或為繼發性癲癇發作或伴有定位體徵的顱內高壓症,也可能導致智慧衰退或精神障礙。腦寄生蟲病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蟲體的寄生位置、範圍、數量,周圍組織反應及血液迴圈及腦脊液迴圈障礙的程度。腦寄生蟲病病種較多,臨床表現複雜多樣,易於誤診誤治,必須注意與其他因素引起的腦部疾病相鑑別。寄生蟲透過分泌毒素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腦或脊髓。

王女士顱內取出的寄生蟲屬於豬肉絛蟲,也稱鏈狀帶絛蟲、豬帶絛蟲或有鉤絛蟲。豬肉絛蟲通常寄生於人的小腸內,引起豬肉絛蟲病,人會因為進食未煮熟的、並含有囊尾蚴的豬肉而感染,其中間宿主主要是豬,多寄生在豬的肌肉、肝臟、腦等器官內。患者自身無絛蟲病,因進食生或半生不熟的感染了絛蟲的肉類,或被絛蟲卵汙染的水果、蔬菜而感染囊蟲。外源性感染是主要的感染方式。絛蟲卵經口進入消化道,蟲卵進入十二指腸內孵化逸出六鉤蚴,鑽入胃腸壁血管,蚴蟲經血液迴圈分佈全身併發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腦實質、腦室、蛛網膜下腔或脊髓形成囊腫。

由於囊尾蚴在腦內寄生部位與感染程度不同,以及囊尾蚴本身的情況與宿主對寄生蟲的反應也不同,腦囊尾蚴病的臨床症狀極為複雜,有的可全無症狀,但有的可引起猝死。通常病程緩慢,囊尾蚴病發病時間以1個月至1年為最多,最長可達30年。癲癇發作、顱內壓增高、精神症狀是腦囊尾蚴病的三大主要症狀,以癲癇發作最多見。

醫生建議,不吃生食,生熟食的刀具、砧板分開使用,避免造成交叉汙染;保持個人衛生,便後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透過適當處理動物和人類糞便,減少牲畜接觸蟲卵的可能;科學飼養寵物,定期給寵物驅蟲。

責編 | 朱嘉樂

校對 | 李紅雨

TAG: 王女士絛蟲囊尾蚴寄生蟲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