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導讀

有時在血常規報告單,會發現其中一項嗜酸性粒細胞升高,有時醫生會說不用管,有時會仔細問孩子情況。

如果孩子有些溼疹、哮喘,家長覺得有事,醫生會說沒事;但有時家長覺得沒啥事時,或者孩子伴隨其他症狀時,醫生會進一步做其他檢查,讓過段時間複查血常規、甚至還會進行 CT、胸穿等檢查。

那到底什麼時候不用處理,什麼時候要擔心呢?

今天咱們說說。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目錄

1. 嗜酸性粒細胞是什麼?有什麼用?

2. 什麼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3. 什麼原因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4. 查血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怎麼辦?

5. 有哪些症狀提示有問題,需要哪些檢查?

6.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沒症狀,要治療嗎?

嗜酸性粒細胞是什麼?有什麼用?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一種,在骨髓製造,運輸到血液和組織中,組織中的數量要遠大於血液,主要位於胃腸道黏膜固有層、脾臟、淋巴結等。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嗜酸性粒細胞明確的作用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但目前認為其在機體免疫中起到不少作用,免疫包括抗感染和過敏,所以該細胞在這兩方面起作用。

在抗感染中,其主要能限制寄生蟲的感染,還具有抗菌和抗病毒活性(但大多數細菌和病毒感染和該細胞無關);能釋放炎性介質,可促進炎症,也有抑制炎症的效果。

在過敏中,嗜酸性粒細胞可能限制嗜鹼性粒細胞釋放組胺,減輕過敏反應,也可能有直接參與、導致過敏反應更強的作用;還可能是因為過敏反應而增高、在組織部位導致炎症反應增加。

還得加一條,因為免疫系統還有消除機體自身隱患的作用,比如消除體內產生的腫瘤細胞,所以嗜酸性粒細胞在腫瘤檢測上也可以發揮作用,至於是啥,還沒搞清楚。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嗜酸性粒細胞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面板、呼吸(肺)、消化系統(食管、胃腸道),心臟和神經系統也會受累

[1],所以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導致症狀時,多會累及這些部位。

什麼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正常情況下,在血液裡面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為0 ~ 0。5 × 10^9/L(500/uL),如果大於這個數目,就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如果數量在 0。5 ~ 1。5 × 10^9/L,屬於輕度增多;數量在1。5~5 × 10^9/L,屬於中度增多;數量大於 5 × 10^9/L,屬於重度增多[2]。

這個是不是不好記憶呢?其實大家看下面實際血常規裡面的參考值就知道了,超過 0。5 × 10^9/L 就要注意。

圖源:作者提供

大家可能還會問,在血常規裡面還有嗜酸性粒細胞比率,能看那個嗎?如下圖紅框所示。不能,因為這個是從該細胞佔白細胞總數的比例計算而來的,如果其他白細胞成分變化(中性粒、淋巴細胞等),這個值也會變化。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圖源:作者提供

中度以上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即數量大於 1。5 × 10^9/L,不管有沒有器官損傷,都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

如果明確大於這個數值(間隔 1 個月的 2 次檢查都高),並且是因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導致(多個)器官功能障礙,稱為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 HES)[3]。

什麼原因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導致該問題的原因非常多,簡單總結下就是反應性增多,被殃及後增多,沒有壓制後放飛自我。

反應性增多:

也稱為

繼發性增多

,可以算是免疫系統的一種反應,嗜酸性粒細胞是來幫忙的。

比如在過敏(哮喘、過敏性鼻炎、藥物過敏等)、寄生蟲感染、炎症時,雖然咱們還不清楚是否會幫倒忙。這些因素會導致 IL-5 過量,而 IL-5能刺激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細胞生成。

嗜酸細胞性食管炎、胃腸炎等,也屬於上面這個範疇,因為其機制也是過敏等因素有關,後面會說這是什麼病。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除了上述原因外,有些腫瘤,比如霍奇金淋巴瘤等,也會導致 IL-5 過量,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什麼這也屬於反應性增多?還記得上面咱們說嗜酸性粒細胞有檢測腫瘤的功能吧?

被殃及後增多:

這個是因為一些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突變造成的,比如一些白血病,導致骨髓大量製造這些細胞,順帶著嗜酸性粒細胞也製造增多。

放飛自我: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糖皮質激素是壓制著嗜酸性粒細胞的,如果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產生的內源性糖皮質激素降低,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血常規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怎麼辦?

咱們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評估,

既能不過度診斷和治療,又能不漏掉嚴重情況呢

先給大家個定心丸,健康孩子、健康查體或入園體檢查血時,出現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孩子身體健康,沒啥症狀,那基本情況下都是沒啥問題的,數值也不會很高。詳細說說:

如果孩子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在

0.5 ~ 1.5 × 10^9/L

,也就是輕度增多時,我們要向家長確認孩子是否進食過生食(生魚片之類的),是否外出去過腸道寄生蟲高發地區;看血常規裡面是否有嚴重貧血、血小板減少,查體是否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等表現。

如果以上這些情況都沒有,基本提示沒啥問題,

1 個月後複查下血常規,看嗜酸性粒細胞的情況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如果複查結果還在這個水平,還是沒啥症狀,

那就隔 6 個月再檢查

;如果升高到大於1。5 × 10^9/L了,就按照下面的相關講解進行操作;如果降低到正常水平了,就不用管了。

那這些時候,為啥會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呢?可能和一些

沒有症狀的感染或者過敏反應有關

,身體沒有症狀出現,但是免疫系統在後面默默地工作呢,哈哈,得贊一個。

還有就是可能和之前服用的藥物有關,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由幾乎所有藥物引起,可能從吃藥後的數天到數年才出現症狀。

如果上次查血正常,最近一段時間服用藥物,這次出現增多,要考慮下這個問題。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如果這時孩子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在

1.5 ~ 5 × 10^9/L

,即

中度增多

時,可以在

2 周後複查血常規

,如果仍大於 1。5 × 10^9/L,需要進行評估,判斷是否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

這時需要查的專案很多,包括血液、心臟、胸腹 CT、組織活檢等等,明確哪些器官受損,這需要轉專科醫生檢查了。

如果這時孩子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

大於 5 × 10^9/L

,即

度增多

時,需要立即開始評估是否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

給大家提醒哦,嗜酸性粒細胞越高,出現器官受累症狀的可能性是越大,症狀可能越重,所以對於沒有症狀的增多,也要及早檢查。

但是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程度與是否有器官損傷或器官損傷嚴重程度並不呈正相關

,有時嗜酸性粒細胞輕度增多,也會有明顯的器官受累,一切以臨床表現為主。

那如果孩子有症狀呢?

如果這時孩子有

溼疹、有過敏問題(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有哮喘問題

,反而更好辦了。那能比較完美的解釋這個問題,基本不用做複查了,就可能是這些因素導致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但這些時候,其

數目大多會低於 1.5 × 10^9/L,如果超過這個值,得想到可能有他原因

,2 周後複查血常規,仍高就需要考慮進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徵的檢查。

如果孩子還有其他症狀,那就得看下一條了,是考慮有問題的了。

有哪些症狀提示有問題,需要哪些檢查?

如果孩子除了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外,還出現了一些特殊症狀,這些症狀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導致的器官損傷,或者提示嚴重問題,需要注意,具體如下:

胃腸道表現

體重減輕、吞嚥困難、噁心、反酸、嘔吐、腹瀉、腹痛等問題,這些可能會提示嗜酸細胞性食管炎、腸胃炎。這些可能和溼疹、食物過敏、哮喘等同時存在。

對於這些情況,即使嗜酸性粒細胞不高,也要進行食管或消化道的內鏡、活檢加以診斷。

嗜酸性粒細胞升高程度不同,處理上差別很大!

內鏡食管炎表現之一

對於這些消化道症狀,還要考慮

寄生蟲問題,尤其是出現發熱的患兒、去外地遊玩、去過牧區的患兒

,如果有這些情況,需要進行大便查寄生蟲蟲卵、幼蟲,相關的血清學抗體檢查,比如類圓線蟲,蛔蟲,鉤蟲,血吸蟲等等。

腫瘤表現

查體發現淋巴結或肝脾明顯腫大,或者已經引起了症狀(比如新發胸腹部不適、早飽),體重減輕,血常規提示嚴重貧血、血小板減少/增多、白細胞增多,這些問題要考慮血液腫瘤問題,轉專科檢查。

其他還可能的症狀:

有特定面板表現、反覆感染、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心臟等臨床症狀,懷疑存在一些綜合徵等問題,比如免疫缺陷的一些綜合徵,應及時轉專科診治,別耽誤。

沒症狀,但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要治療嗎?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多,同時有症狀,那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比如有食管炎、胃腸炎的,區域性或全身使用激素治療,食管狹窄的進行擴張術等治療。

對於哮喘、溼疹、蕁麻疹、過敏等原因導致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進行這些疾病的治療,同時需要避開過敏原。

以上比較明確,但是如果孩子沒有症狀,僅僅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需要治療嗎?目前認為如下:

1、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在

0.5 ~ 1.5 × 10^9/ L

,觀察即可;

2、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大於

1.5 × 10^9/ L

,是否治療沒有統一標準,有些專家建議沒有症狀也要治療,但是進行檢測評估,每月或間隔幾月進行復查和體格檢查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個度醫生自己把握,比如大於

10 × 10^9/ L

,每月都要評估,而在

1.5 × 10^9/ L

左右時,可以 6 月複查一次。

3、如果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大於

100 × 10^9/ L

,無論是否有器官損害,立即治療,其實到這種程度,很少沒有症狀的,在

20 × 10^9/ L

以上的,就多和腫瘤等相關了。

本文首發:兒科醫生孔令凱

- 參考文獻 -

[1]。Peter F Weller。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unexplained eosinophilia。uptodate。2020。

[2]。DynaMed [Internet]。 Ipswich (MA): EBSCO Information Services。 1995 - 。 Record No。 T917758, Eosinophilia -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updated 2018 Nov 30, cited place cited date here]。 Available from https://www。dynamed。com/topics/dmp~AN~T917758。 Registration and login required。

[3]。Florence Roufosse。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physiology, and diagnosis。uptodate。2020。

TAG: 粒細胞酸性增多10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