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劑理中湯,承載了醫家仁術的世代傳承

01

三代人用理中湯的故事

導讀:一劑理中湯,承載了醫家仁術的世代傳承,彰顯了岐黃道業的經久不息。歷經三世,方對桂附理中湯在劑量和煎服法上有了些許感悟,傳承不易,且學且珍惜!(編輯/唐義超)

“理中湯”出自《傷寒論》,後人有加桂、附者稱“桂附理中湯”。筆者未業醫時,常聞先父言及“理中湯”有扶危救世之功。解放前,故里之鄰村暴發霍亂,朝發夕死者不計其數,先祖父及當時幾位中醫親臨疫村救治。時當炎暑之際,所見之症皆是吐、利、不渴。與《傷寒論·霍亂篇》所載相似。遂急投大劑“理中湯”加附子、肉桂,候藥湯冷後,頻頻與服,及早服藥者均能得救,後遂取炭爐數十個及藥壺於其村祠堂前,請同村未病者幫助煎藥。湯藥煎成後,急命用蒲扇將藥扇涼,取熱藥冷服之意。讓病人及早服下,得救者無數。至今當地上年紀老人憶及當時之事,仍對先祖父及幾位中醫感恩戴德。

另一則是筆者的三姐3歲時,於夏暑之際患洩瀉。先是用中、西藥雜投半月未效。漸見瀉洩頻頻,腹滿肢冷,終日昏昏欲睡,睡時露睛,手足蠕動,慢脾風之危症漸現。時祖父已逝世。先父急欲投“桂附理中湯”。當時有一醫在側謂夏暑之際,姜、桂、附熱若燔炭,且患兒已虛風內動,投附桂理中恐非所宜。先父深思再三,毅然投大劑“桂附理中湯”頻頻與服,3劑後瀉止陽回,四肢轉溫,蠕動漸止,危象頓除。繼以“六君子湯”加乾薑調理數劑而定。

1992年,筆者曾治一老年女患者,年七十餘。先患外感,但不發熱,臥床不起,終日昏昏欲睡,呼之能應,過後又沉睡過去,二便尚調。易數醫未識其證。後延筆者診之,除上述之症外,尚見頻吐清稀口水,且舌淡胖無苔,四末欠溫,脈沉細。因思《傷寒論》三百九十六條有“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與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之明訓,遂投“理中湯”加附子,去黨參易生曬參。投3劑後神色稍轉佳,效不更方,先後守方30餘劑始康復如初。

理中者,理中焦也。現代醫學所謂“乙肝”患者,常因長期過服苦寒清熱之劑,致中陽受損,脾失健運,而轉氨酶不能降至正常者,投“理中湯”溫運中陽,提高自身免疫力,常可獲意想不到之效。一女患者60歲,患乙肝年餘。服中、西藥近1年,轉氨酶始終不能降至正常,且增腹滿腸鳴,大便溏洩,食入欲吐之候。患者自謂是肝硬化腹水,死期將至,求治於筆者。餘仍投“理中湯”近百劑,始得腹脹消,大便成形,食慾轉佳,轉氨酶亦隨之降至正常(其間未服用其它藥物)且未見咽乾、口燥等化熱之象。至今已十餘年仍健在。

筆者業醫20載,見“理中湯證”而用“理中湯”者難以計數,多能得心應手。但有1例至今終身難忘,真可謂用到老學到老矣。此患者為女性,年40餘歲。以腹痛、瀉洩、嘔吐等症狀在某市級醫院門診治療。曾用黃連素、環丙沙星、654-2及靜滴對症治療未效(因對喹諾酮類藥物副作用敏感),噁心嘔吐加劇,來求以中藥治療。見“理中湯證”悉具,自信投理中湯3劑必愈。遂投原方加附子,用量各10g,日1劑。投3劑後嘔吐稍減,但腹痛、瀉洩分毫無減。其夫見其痛、瀉不止,恐生他變,又轉至某大醫院治療。大便化驗未見細菌生長。經輸液及口服抗炎止瀉等對症治療5天,腹痛、腹瀉仍未治癒,且噁心嘔吐又增劇。

一劑理中湯,承載了醫家仁術的世代傳承

患者出院再求用中藥治療。筆者見其腹痛仍在臍周,腹診時腹中悸動,應手有力,腹肌平軟,無腹脹滿之症,四肢欠溫,日瀉下五六次,質稀溏,無裡急後重,臍周終日疼痛無休止,喜溫喜按,四末欠溫,舌淡紅,苔白滑,證屬太陰無疑。但“理中湯證”之脈皆沉細或沉遲乏力,而此病人脈卻見弦緊有力。似有脈證不相符之慮。又思脈弦緊者主痛,應指有力者主邪氣盛。

前投“理中湯”痛、瀉雖未止,但嘔吐減輕,亦似有對症之徵,是否藥輕病重。近人對《傷寒論》中方劑劑量之考證,尤其上海柯雪帆教授及廈門羅志平老師對經方用量之考證結論最具價值:《傷寒論》中每用一兩應等於現代15。625g,而原文中理中湯四味各用三兩,應等於46。875g,且原文並指出:“益至三至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於是用理中湯四味各45g加附子、肉桂各30g,番石榴10粒(即番石榴未長大而乾死於枝上者,閩南農村人常以止瀉)。再用伏龍肝100g,水六大碗,先將伏龍肝煎開後澄清去渣。先煎附子半小時,在入其他藥煎至二碗半,於1天內分3次溫服。

投上方1劑,次日嘔吐止,腹痛、腹瀉均大減,且未見任何副作用,精神轉佳。次日依法再進1劑,而諸症均除。繼以六君子湯調理半月而康復如初。先父在世時言及先祖父救治霍亂亦用大劑量的“桂附理中湯”,但未言及具體劑量大到多少,而且又是頻頻給服,一日量應是多少。據說當時均有寫成醫案,可惜於文革期間連同大量書籍被燒燬,現已無從考證。治我家三姐之慢脾症是用成人份量分數次頻服,不用第二遍藥渣。中醫不傳之秘在於劑量。在未遇此例之前筆者用量亦是按現代教科書所定之一兩等於3g“理中湯”的參、術、姜、草均用10g,用於輕症、慢症固可收功,遇此類急重之症則明顯用量不足而收效甚微。而《傷寒論》中所有方劑亦因證治不同,服法亦相應而異,如有日三夜一服,有日三服,有日二服,有頓服。縱觀近代人用中藥者,大多千篇一律,一日一劑,即頭煎一次,二煎一次。或有效,或無效。無效即疑藥不對症。甚或自謂中醫療效不如西醫療效好。

筆者透過多年反覆臨床實踐,認為中藥劑量與服法應依《傷寒論》原文所用的劑量以及服法,才能達到應有的療效。尤其是對一些急症、重症的症候更應如此。

以上摘自《福建中醫藥》,2003年02期。作者江鴻儒。

02

家庭第一常備良藥:理中湯

開始上中醫課後,很快地就知道自己很明顯有理中湯證,甚至於根本可以說脾胃屬理中系,「理中」顧名思義,就是調理中焦,以吃藥的藥感來說,大約是肚臍以上胸口以下的區域。

一開始對理中湯強烈的印象是,經理請大家吃冰,那時已經好一陣子不太吃冰了,但是大家都吃,總不好拒絕,一碗吃下去後,額頭痛起來,這種情況也曾發生過,只能咬牙忍受,直到疼痛退去。這一次,不知怎地,突然腦中閃過理中湯,抓過科中的瓶子吃了3瓢(3g)? 說時遲,那時快,額頭的疼痛一分一分地散去。

雖然好了,卻十分不解,畢竟理中湯的主證是拉肚子,為何會治到吃冰的額頭痛? 前去問老師,心下想考考他,便先問說為何吃冰會額頭痛? 他答曰:「不知道耶! 那妳是吃什麼藥? 理中湯?」我難掩驚訝的神色,回曰:「是理中湯,但為什麼是理中湯呢?」答曰:「有好嗎? 既然好了,理論可以後設,先開對藥,之後自然會懂為什麼。」

然而事隔多年,仍是不知為什麼,吃冰額頭痛的情況也未再發生,興許是因為日常把理中湯當保養藥在吃。

什麼時候吃? 當然是有症狀的時候吃囉! 最明顯的主證是拉肚子,尤其是吃了冰(生冷食物)就拉肚子,差不多就能吃理中湯,當然最好是把脈確定一下,脈濡而弱,也就是說脈軟軟的、沒力沒力的,如果是脈急而促。那可能偏向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若是脈沉,手腳又冰冷,那就用理中湯加(炮)附子囉。到了「下利清谷」(大便還有食物的原形),那就是四逆湯的方向了。

說到吃冰,曹穎甫說:「《桂枝湯》實為夏日好冷飲者而得表證之第一效方」,他的醫案也是有拉肚子的情況,可是在臺灣看到的多半是理中湯證,想來想去,可能是因為臺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脾胃多半不是很好,而當時人的體質可能比較強健,因此同樣吃了冰,強健的人可能還有餘力頂出來,所以形成桂枝湯證。

總之,這種問題也不必糾結,經方是抓主證的,有表證用《桂枝湯》,偏太陰用《理中湯》,二者看起來都有,加上心下痞鞕那就用《桂枝人參湯》;或者簡單來說,以脈定方,脈浮用桂枝湯,脈濡而弱用理中湯。

題外話:原本我對桂枝加人參湯感到困擾,畢竟這樣的主證似乎不太會想到這個方: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更何況我們根本不會對有表證的人用下法。

後來有一回跟朋友聚餐,某位朋友恰巧感冒,仍點了一杯冷飲。突然意識到,這個證很可能被創造出來的,比如說,得了太陽病(有表證),又喝了冷飲(下之),那麼就可能有後面一串的故事。

一般的說法是理中湯證應該是肚子不太痛,然而實際遇到的情況也是可能肚子很痛。往往辨證半天,辨出個方子來,但直覺上就是理中湯,其實,看人的樣子,根本就是「理中臉」。「辨證優先」的信念在這一條上破了功。

思來想去,可能是因為臺灣人的脾胃多半不是很好,第一時間沒治,或沒治好,拖個一兩天,自然形成理中湯證了;或者說因為脾胃屬理中系,就算是因為吃壞肚子等原因,只要強化了脾胃的功能,自己好了也說不定。

有證當吃藥,日常生活沒病也是在吃,以臺灣人的日常來說,吃冰、呷涼,吃生菜、水果是家常便飯,用理中湯來保養那是自然而然的事。老師建議同學不要直接買整瓶的,炙甘草、乾薑、白朮、黨參,各買一瓶加在一起和一和,或者依個人需要加減比例。

的確,直接吃成方,會覺得藥性hold在胸胃的那附近,過一陣子才散去,聽說這是紅參,而且不是好紅參的效果;單方配藥吃起來就不會,畢竟是嘴刁之人,當然是自己配。

其他三味藥用科中沒有問題,但是白朮,會用生藥打粉,或者加蒼朮,變成平胃散(舌苔白)的結構。說也奇怪,仲景爺爺說是湯的,原則上就用湯,而幾乎所有的用方一開始會先用煎劑,確定療效後,之後圖方便才用科中,但是理中湯卻不曾用過煎劑,也可能因為如此,脾(腸)胃藥比較會用生藥打粉或科中,只是吃過的方子中,唯獨《旋覆代赭石湯》例外,科中跟煎劑簡直像是兩個不同的方子。

吃著吃著,感覺自己的腸胃是好很多,以前動輒拉肚子的情況少矣,同時也體會到,吃藥可以改善脾胃的狀況,但是不能讓脾胃強健起來的,無論如何,椅子是脾胃(消化)功能的大殺手,平時還是得多動一動。

話說,理中湯雖然好得不得了,但也感覺這不是「補」的藥,可能是自己平時少吃生冷,這藥吃久了會有點燥(熱),小胡說可以加半夏,那就成了補藥。

那為什麼加半夏? 可能是如同《黃耆建中湯》「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這個半夏是除痰,讓藥進得去,取其開路之意。那麼,之前加了砂仁以幫助消化,等於加二味藥,問題是,藥(粉)吃下去會感到進到胃中,這不是好現象。後來呢,心想自己有心悸的問題,那就再加茯苓,怪了,吃起來很舒服呢! 問題是,為什麼呢? 小胡的想法是,那可能我的問題是偏水而不是偏痰。

這樣的調整,日常吃起來相當保養,標準的理中湯證,還是不要加減為宜,感覺上力道會減弱。

平日標準版理中湯是隨身攜帶,到了寒冷地區,冷起來也權充保暖藥用。(禦寒小物)。

此外,還有一種療效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以前吃了小建中湯後,小腿的正前方,大約是胃經上,面板龜裂並奇癢,吃理中湯可以止癢。(請見此文)。

另外有一個應用或說加減,可能很常見–《理中加黃耆湯》:

十(23)太陰病。不吐不滿。但遺矢無度者。虛故也。理中加黃耆湯主之。

原本是把這一條歸在微微地拉肚子,但是有一陣子老是每天上大號不只一兩次,問題是又硬又不順,有一天坐在馬桶上,靈光一動,這不正是「遺矢無度」? 自己原屬於「理中系」,便來吃吃看,沒想到一試成主顧,從此,蔬菜水果就不再是人生必需品了(蔬菜水果是人生的必需品?)

吃蔬菜水果和吃理中湯有什麼差別呢? 身體感覺的畫面是:當河流被土石淤積、卡住需要疏通時,工人努力工作,累得很,動不了,此時有兩個作法,一個是鞭打他們,讓他們加緊趕工,另一種方法是讓工人吃飽、睡好再上工。蔬菜水果是鞭打法,而理中湯(或再加黃耆)是後者,賢明的人就曉得,鞭打一次兩次會有效,打久了反而更動不了。

此外,介紹一個龍老師的醫案,小胡說這是打死也開不出來的方子,那我更是別想了:

某日,小胡拔完罐後過兩天,喝到朋友請的冷飲(奶茶),喝下去之後就開始胃痛,而且是從胃牽引到後背,再牽引到兩脅。是一種抽痛悶痛感。因為是喝冷飲造成的,就用理中湯解決。但理中湯吃了兩次之後(中間有加過茯苓生薑),胃的悶痛是好多了,牽引到背和脅下的背沒有好。索性就用小柴胡加理中湯,一併處裡,吃了兩劑,脅下悶痛抽痛依舊,牽引到背依舊。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有心煩感,吃了一些黃芩黃連解掉。

隔天發現右脅的悶痛感較明顯,就用拔罐拔痛點,並改用柴龍牡,右脅的悶痛明顯好轉,吃了兩劑之後,開始拉肚子,可能大黃的量太重,拉了一天,便水且臭。

脅痛基本沒有了,拉肚子也停了,胃的悶痛剩下一點點,但是變成胃的正後方到脊椎那邊有悶痛抽痛感。對了一下位置,大概是這次拔罐的下兩節脊椎的地方。這個抽痛感有點難解掉,而且也較胸痛徹背的位置(注)為低,有點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注:膻中正對到後背的位置。

把這情況跟龍老師說,他看了一下舌頭,前方齒印較多,對了一下脈象(右寸弱,右關濡,右尺正常),開出的方我打死也想不出:補中益氣湯+乾薑+枳殼。

補中益氣湯加乾薑就等於是跟理中湯的合方,理中湯的暖會從胃到背後還有兩脅走。這藥的走法,從胃開始,往整個側邊、後面走,那感覺的意象,是喝了冰水之後,胃有一個藍藍的球形寒氣,中間是一坨,然後旁邊蔓延長很多樹枝狀的分支,喝了理中湯就把中間那坨慢慢的變成紅色的,但是旁邊蔓延的藍色分支還是很讓人不舒服,喝了補中益氣湯加理中,那個暖就會散開來,把這些藍色分支慢慢消滅。

03

理中湯專治陽氣不足

仲景創立的“理中湯”,應該算是中藥方劑中的“男人”了,因為它的藥物組成全是純陽的熱藥:人參、乾薑、白朮、甘草。

這個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現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什麼?《本草正義》裡形容說:

“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裡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髒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

附子顯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現在說的“純爺們兒”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療物件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帶來的問題,這種人的典型症狀就是極端地怕冷,特別是腹部。

寒邪最容易擊中最柔軟的地方

《易經》裡的乾、坤、坎、離分別對應天、(土)地、水、火。“坤”是對應“土”的,所以中醫裡和“土”相對應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麼?“坤者,至柔也”,這就是說,“脾土”是人身的至陰,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軟的地方,哪裡呢?就是腹部,一點骨頭都沒有的地方。

我們看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像很薄,內臟都膨出著,逐漸長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為什麼?小孩子的“後天之本”——脾土還沒長成呢。因為脾虛所以收斂不住,肚子裡的內臟就鼓了出來。

一個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後,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醫學上稱為“舟狀腹”。

這個時候一般都傷了元氣,很難恢復了,因為它的“後天之本”——脾土已經不足到不能支撐腹部這個所轄之地了。

脾土是至陰的,所以它主管的這個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為陽氣不足導致虛寒的。它的虛寒程度也要比其他部位嚴重,否則不會用上附子這個“溫藥中的溫藥”、“男人中的男人”來溫補脾胃的陽氣了。

脾土虛寒,腹瀉、怕冷、未老先衰

這種脾土虛寒的表現首先是腹瀉,常年大便不成形,瀉出來的東西經常是吃進去的原形,中醫叫“完谷不化”,就是糧食原樣排出了,好像胃腸一點消化作用都沒起,怎麼進來的就怎麼出去。

而且肚子怕冷,即便是個胖子,一邊出著汗,一邊還得護著肚子,即使是夏天,進了有空調的房間一會兒,可能就要去瀉肚。

這就是因為中焦、下焦虛寒了。“虛”就是功能的萎縮,“寒”就是能量的不足,好比一個灶臺,底下的火力不足或者沒有火了,鍋裡的米飯怎麼可能煮熟呢?

他們如果做腸鏡檢查的話,一般是慢性腸炎,或者是潰瘍性結腸炎,或者乾脆查不出問題,就是個“胃腸激惹綜合徵”,也叫“胃腸神經官能症”,是一種神經調節失調帶來的問題,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對這種病,目前沒有特效藥,服用附子理中丸卻可以達到改變虛寒怕冷體質、減緩發作的目的。

中焦、下焦虛寒的人也是容易未老先衰的,從消化系統的問題影響到生殖功能,出現性慾減退、性功能障礙的問題。

所以雖然附子理中丸溫補的主要是中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腎陽的溫煦,照顧到下焦,起到壯陽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也是減肥藥

“瘦人多陰虛,胖人多陽虛”,胖本身就是陽虛的結果。

人發胖,肯定是脂肪代謝不出去了,停留在體內。什麼時候脂肪代謝不出去?肯定是功能降低的時候。人們在年輕時代謝是旺盛的,脂肪、水液都能正常地吸收和消耗,但到了老年,火力就弱了。

好比一個灶臺下面的火不足了,一鍋水總是燒不開,不能蒸化為水蒸氣,也不能消耗脂肪,這個人就要變胖了。這個“火”就相當於中醫說的腎陽,是全身功能和能量的基礎。

因此,我們看人發胖主要在兩個階段。一個是小孩子的嬰兒肥時期,這時候他們的器官功能還很稚嫩,中醫說的“腎陽”還在萌芽階段,還處於腎陽不足時期,脾陽也因此很弱,火力不旺,自然會胖,但這個胖不結實,含水很多,所以孩子是“胖嘟嘟”的。

還有就是人到了四五十歲,中年發福,肌肉變得鬆軟了,這正是“腎陽”開始衰敗的年齡,脾陽也趨弱,所謂“人過四十,陽氣自半”,腎陽和脾陽衰弱的直接後果就是代謝能力下降,脂肪消耗不出去了,自然就開始發胖了。

能稱得上胖子的人,都是脂肪過盛的,即便不到中年,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中年的腎陽虛狀況。

而胖只是其未老先衰的症狀之一,除此以外,還會出現不同臟腑的陽虛問題,比如脾陽虛,這種人遇冷就瀉,大便溏稀,肚子最怕冷。

有的人手腳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涼的,到了冬天,穿多厚的褲子膝蓋以下也總是冷的,這種情況在年輕女子中更常見,她們往往面板偏白,舌頭顏色也淡,天生就是這種體質。

這種人吃附子理中丸可以達到兩個效果,一個是溫陽止瀉,人會慢慢地交得不那麼怕冷,肚子也不那麼嬌氣;

另一個作用就是減肥,因為附子理中丸具備的熱性,可以加快脂肪代謝,把肥肉消耗掉,人自然就變瘦了或者說變得結實了。

這種溫陽補腎、補脾的減肥法,才真的符合醫理。因為它是透過增加脂肪的消耗去減肥,類似煥發起人的青春活力,從根本上啟用身體;而節食減肥和瀉肚減肥屬於惡治,會因為影響營養吸收而危害健康。

你的唾液是甜的嗎?

很容易瀉肚的人,還會有個現象,就是總覺得自己唾液很多,而且質地很稀,嘴裡沒味兒,也不想喝水,特別是涼水,稍微喝多一點就一直汪在胃裡。

這一點也同樣是因為脾腎陽虛,屬於附子理中丸的管轄範圍。

在自然界,雲雨均勻的地方,肯定生態環境好,植物茂盛,因為天地之氣交會得好。

春夏兩季雨水多,秋冬降雨少,所以春夏時欣欣向榮,到了秋冬就萬物凋零。雲雨就是天地之氣交會得好的結果,是自然的生機。

人體也類似於自然,所謂“天人合一”嘛。“太陰所至化為雲雨”,就是說,太陰脾土是主管氣血的生化的,最終要將吃進去的水谷精微,化成人體的“雲雨”。

什麼是人體的雲雨?這就是唾液,也叫涎,也是我們說的口水。中醫講,心之液為汗,肺之液為涕,肝之液為淚,脾之液為涎。涎的狀況很能反映身體的狀況。

張仲景在《傷寒論》裡說,“理中丸”還能治療嘔吐,這個嘔吐往往是沒有內容物的,僅僅是嘔清水,這種清水就是脾陽虛不能蒸化掉的水液,張仲景說“寒多而嘔”。這種人,他的唾液會很多,而且質地清稀,嘴裡總是覺得很寡淡。

正常情況下,唾液應該是帶一絲絲甘甜、清香的氣味,而且自己不應該感到它的存在。

但理中丸適應證的人,除了水便清長之外,唾液也偏多,而且質地也偏稀,舌頭顏色很淡,甚至上面有水滑的舌苔,這就是寒的表現,是水液代謝不出去的表現,也是衰老的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口中的甜味也應該是隱隱的,並不真甜。如果感到嘴裡發甜,甚至唾液很黏,則是脾胃溼熱的表現,這個時候舌苔也會膩,胃口會隨之變壞,這時就絕對不能吃理中丸了,而是需要吃二陳丸、平胃散之類清理脾胃溼熱的藥物。

我們吃饅頭或者是全麥麵包,或者喝有點苦味的茶,最後會越嚼越甜,喝出點甜頭兒來。首先說明你的脾胃功能比較正常;其次也說明,這些逐漸出現甜味的食物是符合你的脾胃習性的。糧食是養脾胃的,茶可以清熱利溼,使脾胃保持清利。

腹瀉和便秘都可以源於陽虛

有的人是早晨起來就要瀉,嚴重的是清晨五點剛醒來就得去廁所。這在中醫裡叫“五更瀉”,是脾腎陽虛導致的,和附子理中丸的治療範圍很接近。

清晨正是陽氣最虛的時候,本來就虛的腎陽此時更收斂不住了,所以必須早早爬起來瀉出去。

如果這個人還有腰痠,比別人怕冷的表現,那就更確定有腎陽虛的問題了。

這種情況在老年人更常見,因為腎陽隨著年齡的增長是要逐漸衰微的,也是衰老的表現之一。如果才四五十歲,這個過程就出現得太早了,還是要找原因。

一種是先天不足,一直體質差,是明顯的陽虛體質;

一種是生病之後,對元氣的打擊太大,遺留下了這個問題;

還有一種是生活不規律、不節制,導致了對腎精腎氣的過度消耗,比如一直被人忌諱的性慾過度。

但真的屬於這種情況的人還是少數,而且腎虛也絕對不是全都由性慾過度造成的,因為一治療性功能出現的問題,就要用中醫補腎的藥,食療時也是羊腰子、海狗腎,使得人們誤把中醫的“腎虛”狹隘地理解為僅僅代表性功能了。

其實,任何巨大的消耗,包括體力的過度勞累、腦力的過度勞累,或者疾病的消耗都可以引起腎虛,也就都可以引起“五更瀉”。

中醫治療“五更瀉”有個方子叫四神丸,現在也有中成藥,成分是補骨脂、大棗、肉豆蔻、吳茱萸、五味子,基本是溫腎收斂的藥物,主要是針對腎陽虛的。

事實上,這種清晨就瀉的人,往往是脾和腎雙虛的,其中脾的問題可能更嚴重,所以最好是附子理中丸和四神丸配合著吃,可以增加溫補的力量,特別是病情已經遷延很長時間的時候。

附子理中丸服用方法

附子理中丸一般是蜜丸,常規是一天吃兩次,一次吃一到兩丸。如果是春夏,天氣炎熱或者乾燥,一天吃一次,也可以兩天吃三次,把之間的時間均勻就可以。

因為附子理中丸的燥熱,在服用過程中難免有上火的問題,但在上火的同時肚子仍舊怕冷,這就意味著寒並沒有徹底驅散出去。

這個時候有兩個辦法可以減輕藥物的熱性,一個是用冷水送服附子理中丸,也可以用開水把蜜丸溶化成藥湯,放涼之後吃;還有一個辦法是用黃連1~2克,或用苦丁茶1根泡水,用這個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黃連和苦丁茶都是寒性的,一起服用可以減輕服用熱藥帶來的上焦的火,使附子理中丸能堅持吃下去。

因為改善這種虛寒體質是需要時間的,上火不過是服用過程中的“刮蹭”,並不是虛寒改善的依據,所以要克服這個不良反應就要堅持服用,至少要到肚子怕冷、大便不成形的問題得到改善。

TAG: 理中附子理中丸脾胃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