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看完這篇文章,讓你全方面掌握頭顱CT掃描的角度!

之前看到有老師們討論關於頭顱CT掃描基線的問題,有些科室成年人可能使用聽眥線,有些可能使用聽眶線,當然在兒童掃描時還可以使用聽眉線等等,那麼在頭顱掃描時到底該如何選擇基線?首先了解下頭顱方面的基線有哪些?

聽眶線:

外耳孔中點與眶下緣的連線。

聽眥線:

外耳孔中點與眼外眥的連線。

聽眉線:

外耳孔中點與眉弓的連線。

聽鼻線:

外耳孔中點與鼻翼下緣的連線。

聽口線:

外耳孔中點與口角的連線。

當然還有其他比如瞳間線、上眶耳線等等,在CT掃描時,定位用的最多的就是聽眉線、聽眥線和聽眶線這三條基線,那麼這三條基線對影象分別有什麼影響,在實際工作中應如何定位?

由於CT對於軟組織的分辨比較差,為了直觀觀察組織結構,找了一張

MR矢狀點陣圖: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什麼樣的掃描角度較好?

無論是MR還是CT,尤其MR多方位掃描時對病灶或者組織器官的顯示,角度的大小非常重要,一般要求一個原則就是

平行或者垂直於病灶、組織器官,這樣對於病灶以及組織器官的顯示非常好

,包括病灶的邊界或者器官的形態等等,否則容易引起器官的變形。

掌握這個原則以後對於頭顱CT掃描也是一樣,不同的基線,在頭顱CT掃描時各有優勢,主要由於顱內各器官形態走形複雜,比如這條線平行或者垂直於某個器官,但是又和另外一個器官不一定平行或者垂直,所以就導致了頭顱CT掃描時,有些科室使用這條基線有些科室使用另外一條基線。

聽眉線(EML)

透過聽眉線三個顱凹最低處都可以兼顧上,對於顯示第四腦室比較好

,而且相對聽眶線而言,聽眉線更加平行或者垂直於尾狀核頭部、尾狀核尾部,殼核,杏仁核以及丘腦等結構,所以有利於基底節顯示,而且在兒童掃描時,聽眉線相對其他兩條基線可以避開晶狀體,有利於防護。

對於基底節顯示: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對於第四腦室顯示: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聽眶線(RBL)

透過聽眶線是三條基線中唯一

可以完整的透過整個眼眶

,但是聽眥線定位平行於視神經,所以對於視神經的話可能要比聽眶線好、中顱凹和後顱凹的上部,相對於其他兩條基線

更平行或垂直於腦橋、腦幹、延髓、中腦導水管以及鞍區等結構。

對於腦橋、腦幹、延髓和鞍區顯示: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對於眼眶顯示: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聽眥線(OML)

聽眥線是介於

聽眶線和聽眉線之間的一天基線

,向上跟聽眉線構成10°夾角,向下跟聽眶線構成構成12-15°夾角,聽眥線對於胼胝體結構以及側腦室結構可能都比其他兩條基線要好,而且對於基底節的顯示也比較好,但是對於中腦導水管、腦橋,腦幹,延髓等結構顯示不如聽眶線,對於第四腦室顯示不如聽眉線。

因此在實際掃描中,聽眥線由於介於兩條基線之間,所以可以兼顧其他兩條基線所顯示的結構,所以在實際掃描時,很多科室以聽眥線為頭顱掃描基線。

對於側腦室、胼胝體的顯示:

頭顱CT掃描時,如何打角度才能看得更多更清晰?

小結

所以在掃描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儘量瀏覽申請單,

根據患者重點觀察部位給角度或者以聽眥線為主,聽眥線可以中和其他兩條基線。

當然有些高階裝置比如西門子雙源,不能進行打角度,所以在擺位置時避免將患者頭顱過仰或者過低,否則會引起解剖結構的嚴重變形;在兒童掃描時儘量以聽眉線為主,這樣有利於眼晶狀體的防護。

作者丨任小軍MR技術

【版權宣告】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資訊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絡刪除

TAG: 基線掃描聽眥線聽眉線聽眶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