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摔一跤」這件小事,對於年輕人可能不算什麼,但對老年人來說,可能關係到生活質量甚至是生命。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全球每年有30餘萬人死於跌倒,其中一半是60歲以上老年人。

在我國,跌倒已成為65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且年齡越大,因跌倒而傷亡的風險越高。

跌倒後,老人可能出現軟組織損傷、脫臼、髖關節骨折,導致生活質量大大降低,還會增加家庭負擔。

《生命時報》

(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

採訪專家,分析老人跌倒後的健康風險,並示範一套專為老人設計的防摔動作。

受訪專家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康復系教授 王琳

美國運動科學院院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終身教授 朱為模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老年病科主任醫師 李海聰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

老人跌倒常被稱為“最後一摔”,因為老人跌倒後易骨折,主要部位為髖關節、脊椎骨、手腕部等處。

髖關節骨折最為嚴重,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達20%~30%,且致殘率高,42%患者不能恢復傷前活動力,35%不能獨立行走。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若頭部著地,還會導致腦外傷出血,大多需要臥床靜養,身體活動減少容易誘發下肢靜脈血栓、肌肉無力、食慾下降、消化道疾病等;老人傷口癒合相對慢,容易引發感染,造成二次傷害。

在我國65歲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發生過跌倒。美國資料顯示,20%~30%的跌倒老人會遭遇中重度損傷,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死亡。

兩大因素增加跌倒可能

導致老人跌倒的原因很多,影響最大的是以下兩個因素。

!

環境因素

老年人由於身體虛弱、老年病發病率高,識別和避免環境危害的能力降低。

比如,樓層設計不合理,老人極易在樓梯拐角處或上下臺階時意外跌倒;照明不良和扶手不合適,會使老人不能及時察覺跌倒危險。

!

生理因素

老人步態穩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損是主要原因。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易引起眩暈,讓平衡能力下降。突發腦梗塞、冠心病、胸痛、早搏等也是常見原因。視力模糊、聽力受損會直接影響老人對障礙物的判斷。

此外,不當使用鎮靜藥物、精神類藥物、心血管藥物等,或同時使用多種藥物,也會增加老人跌倒的風險。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是老人易摔倒的幾個“高峰時段”:

起床:此時血壓、血糖等指標可能不穩定,易頭暈、頭痛、眼花、胸悶等。

洗澡:浴室溼滑,且溫度升高導致血管收縮、出汗增多,造成缺氧、頭暈、目眩等。

起夜:老人起夜次數增多,視力變差再加上腿腳不利索,身體較難保持平衡。

接電話:有的老人聽到電話鈴響會條件反射地急著接聽,忽略了肢體動作的協調性。

乘扶梯:老人的平衡能力差,即使扶著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穩。儘量選擇乘直梯,乘扶梯應保持雙腳等肩、分開站立的姿勢。

萬一跌倒,怎麼減少傷害

跌倒這件事不能完全避免,記住幾件事,可以減少跌倒後帶來的傷害。

跌倒時

跌倒瞬間記住兩個動作,能有效降低傷害:拉或扶住身邊的固定物;跌倒瞬間用手撐地。

臀部著地會造成髖部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後期可能需長期臥床,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用手撐地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頂多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傷害以及治療護理的難度要小得多,基本不會發生致命併發症。

跌倒後

不要貿然起身,先評估受傷情況,具體做法:緩慢移動身體,感受是否疼痛,活動是否受限。在沒受傷的情況下,感到自己有足夠力量時,才應考慮站起來。

未受傷可緩慢爬起: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從頭部開始轉動,自上而下,直到轉為爬行姿勢(圖1);手部發力,膝蓋撐地,爬向堅固的椅子或傢俱;手放椅子上,一次一隻手(圖2、3);

◎用椅子支撐自己,小腿抬起垂直於地面,另一條腿保持跪姿;雙臂和雙腿發力,慢慢起身站立,轉身(圖4、5);坐在椅子上,休息幾分鐘(圖6)。

受傷後要冷靜求助:

試著找出身體受傷部位,並使用緊急醫療警報裝置,或給120以及家人打電話求助。

若無求助裝置,可大聲呼救,也可抓住附近的東西,敲打地板或傢俱,產生聲響引起注意。

當跌倒者出現以下3類情況時,不應該立即扶起,需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幫助:

1、

跌倒者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情況,可能是腦出血、腦梗塞。

2、

若跌倒老人有頸腰背部疼痛、頸腰手腳活動異常,或出現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等情形,多表明傷者有頸腰椎損傷。

3、

跌倒者肢體有疼痛、畸形、關節異常、位置改變等情形,提示有肢體骨折發生,盲目扶起或搬動會引發骨折錯位。

老人防跌,常做7個動作

以下7種鍛鍊方法能增加肌肉力量,避免跌倒的發生,建議老年人每週做2~3次,練習時最好確保周圍有人在場。

牆角站立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背對牆,雙腿與肩同寬站立,維持1分鐘;慢慢縮小雙腳分開的距離,閉眼,保持1分鐘。平衡力不好者需要扶椅子。

串聯站立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一隻腳徑直放在另一隻腳前(腳尖腳跟相碰),如感覺難度大,雙腳的距離可稍大些。保持30秒,然後重複3~4次。練習過程中可用手觸控牆面或固定物體保持平衡。

若想增大難度,可進行串聯行走,即把一隻腳放另一隻腳前,腳跟緊貼腳尖。

坐站訓練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坐在牢固的椅子上,雙腳自然平放。臀部坐在椅子的前2/3,利用雙腿力量,站起身來;站穩後再慢慢坐下。重複做5次,過程中不要藉助雙手的力量。

平衡不好的老人可面對固定物體,例如站在桌子前或有家人在前面保護。

仰臥舉腿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仰臥,直腿向上抬至儘量與地面垂直,暫停片刻慢慢放低,還原。每條腿重複做10次為一組,共完成3組,組間休息30秒,每天練習3~4次。

橋式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雙膝彎曲,雙腳平放與肩同寬;用力收縮臀部肌肉的同時將身體抬起,在動作最頂端暫停片刻,返回起始姿勢。10次為一組,共完成3組,組間休息30秒鐘,每天練習3~4次。

站姿抬腳後跟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站立,雙手放在臺面上,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腳尖用力蹬地,將兩隻腳的腳後跟抬離地面。連續做10次為一組,完成3組,每天練習3~4次。

蹬臺階

老人跌倒可能是“最後一摔”,真人示範7個“防摔動作”

先把右腳放在臺階上,左腳上下臺階,一直保持右腳踩在臺階上。鍛鍊過程中保持身體穩定。右腳重複10次,然後換左腳做同樣動作。

此外,子女及照護者要規避家中導致跌倒的風險,減少隱患:

應根據老人的行為習慣設定扶手和欄杆,尤其是淋浴區和馬桶附近;

在門口增設高度適合、帶有扶手的換鞋凳;

消除門檻及地面高度差;

將廚房、衛生間等易溼滑房間的地面更換成防滑材料;

選用安全穩定的洗澡椅,並採用坐姿沐浴;

在臥室通往衛生間等常用過道新增感應燈;

選擇高度適宜的床,並在床邊設定易伸手摸到的檯燈等。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老人每年應定期做視力和全身檢查;合理規劃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適當吃些雞蛋、瘦肉等食物。▲

本期編輯:王曉晴 動作示範:田雨汀

TAG: 跌倒老人骨折10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