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頸椎病已經成為當代十分常見的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頸椎病主要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發病率最高,疼痛最為嚴重。隨著脊柱微創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近日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八病房(脊柱外科、脊柱微創外科)主任王新濤教授帶領團隊已成功開展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鑰匙孔手術”治療頸椎病,在解除患者疼痛的同時,保留了手術節段的運動功能,具有切口小、恢復快等優點,為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八病房(脊柱外科、脊柱微創外科)主任王新濤教授(左)為患者實施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鑰匙孔手術”(keyhole)

今年45歲的王女士(化姓)一直從事餐飲行業,長時間的低頭工作導致王女士在五年前就患上了神經根型頸椎病。儘管長期的頸肩痛、右上肢疼痛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但是由於對開刀手術的恐懼,她一直選擇保守治療。在一個月前,疼痛症狀明顯加重,頸肩部和右上肢的劇烈疼痛令她苦不堪言,還出現了肌肉力量下降,頸部和右上肢無力的症狀。“白天得用兩隻手託著脖子才能坐起來,更別說走路了。晚上不吃藥的話連三個小時都睡不了,後來吃止疼藥也不好使了”。王女士自述道。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為了緩解疼痛,王女士只能用手託著下頜,維持頭向左側傾斜(健側)的代償性姿勢

她四處尋醫問藥,數位經治醫生都只給她兩個選擇:要麼開刀做手術,要麼回家保守治療。目前保守治療已無明顯效果,開刀手術王女士十分拒絕。幾經波折後,王女士慕名來到了哈醫大二院尋求微創手術解決病痛。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頸椎MRI示頸5-頸6椎間盤突出,壓迫相應硬膜囊和神經根(紅色箭頭表示突出的間盤)

入院后王女士進行了全面檢查,影像學結果顯示患者第5-第6頸椎間盤突出特別明顯,符合手術指徵。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和她對傳統開放手術的抗拒,王新濤教授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為王女士做個微創“鑰匙孔手術”——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頸椎管減壓髓核摘除射頻消融術。

王新濤教授表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常規治療方式包括保守治療和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時只能選擇手術治療。傳統的開放手術切口相對較大、恢復較慢,讓一些患者心生恐懼。而頸椎後路“鑰匙孔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採用局麻方式,透過術前精準定位,術中靶向穿刺,藉助工作通道可直達突出的間盤位置,在脊柱內鏡輔助下利用動力系統在頸椎椎板和關節突之間磨除少許骨質,形成一個直徑6毫米左右“鑰匙孔”大小的減壓窗,在這個“鑰匙孔”內完成突出髓核的摘除,手術切口僅有1釐米。手術全程患者始終保持意識清醒,無需氣管插管和插導尿管,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後患者不但創傷小、痛苦小、恢復快,經濟壓力也非常小,住院期間整體花費不高,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術中摘除的髓核組織

頸後部僅存在1釐米長手術切口

手術如期進行。王女士被區域性麻醉後,王新濤教授僅在頸椎上切一個小口,在脊柱內鏡下將突出的髓核順利摘出,使神經得到充分的減壓,壓迫被解除,術後僅留1釐米左右的切口。手術過程中王女士全程保持意識清醒,四肢都可以活動,還能與醫生進行對話並及時反饋手術效果。術中出血少許,手術十分順利。術後患者的疼痛症狀立即消失,胳膊不疼了,力量也恢復了。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術後,王女士恢復正常的頸椎姿勢,疼痛消失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術後複查頸椎三維CT和頸椎MRI,可見第5-6頸椎間開了個類似鑰匙孔大小的洞,並且神經壓迫得到完全解除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主任閆景龍教授介紹,頸椎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發病率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不乏中小學生患者。頸椎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長期慢性損傷、遺傳等。少低頭,適當進行頸肩部的功能鍛鍊,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是預防頸椎病的主要手段。一旦出現四肢麻木無力疼痛、雙手精細動作笨拙、行走時雙足踩棉花感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患者往往會有神經根性刺激症狀,表現為頸肩痛,短期內加重,並向上肢放射。在經過保守治療無效後,有很多患者需要手術,但患者往往對傳統的開放手術望而卻步,耽誤瞭解決疾病的最佳時間。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頸椎管減壓髓核摘除射頻消融術具有切口小、術中出血少、痛苦小、恢復快、費用低等優點,術後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在解除病痛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減少了手術帶來的副損傷,為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哈醫大二院完成多例頸椎後路脊柱內鏡下的“鑰匙孔手術”

王新濤教授(左一)在手術中

據瞭解,目前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八病房(脊柱外科、脊柱微創外科)主任王新濤教授的帶領下,已將脊柱內鏡微創技術發展成為科室的一項特色技術,在傳統開放手術基礎上每年完成數百臺頸胸腰椎脊柱微創手術,手術涉及十幾歲青少年至八九十歲老年人等各個年齡段的患者。脊柱內鏡微創手術具有術中、術後併發症少,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療效好等特點,廣泛適用於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胸椎管狹窄症等脊柱相關疾病。

TAG: 手術脊柱頸椎病頸椎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