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兩儀陰陽說

《陰陽》是我國古代先哲們,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對立的事物和現象最基本的概括,是最樸實的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學說的原始意義是指太陽的向背,把向著太陽的一面叫《陽》,揹著太陽的一面叫《陰》,後來隋著哲學思想的逐步成熟,才形成抽象的陰陽學說。《類經》中說:“陰陽者,一分為二者。”

《黃帝內經》又說:“陽者,天之氣也,主外;陰者,地之氣也,主內。”指的是對立雙方的,例如男女可為陰陽,男具陽剛之氣,屬陽;女具陰柔之氣,主陰。從本質上講他們是對立的。但獨陽不生,純陰不長,沒有屬陽的男人,也就沒有屬陰的女人,他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這就是陰陽的對立和統一。

易經兩儀陰陽說

那麼,以什麼來確定陰陽的範圍?這個範圍也就是指自然界中相互關聯,又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且雙方具有截然相反的兩種屬性,這兩種屬性,才能稱為陰陽,從這一規範出發,我們規定陰陽的標準是:具有積極、剛健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屬陽,具有消極退守、柔弱、下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屬陰,為了便於記憶,我們把陰陽特性列表如下:

屬性

空間

時間

季節

溫度

亮度

狀態

情緒

陽 上外 晝 春夏 燥熱 明亮 上升動 興奮

陰 下內 夜 秋冬 溼寒 晦暗 下降靜 抑制

陰陽這個概念,除了有他們自己的屬性外,還具有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四種內容。

陰陽對立

陰陽對立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著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對立,如我們日常所見的天地、男女、晝夜、寒熱、雌雄、動靜、上下、左右、剛柔、遲速等都屬於陰陽對立的範疇,它們之間的關係,既相互矛盾又彼此不可分割。《周易繫辭》雲:“一陰一陽謂之道。”由此可見陰陽普遍存在自然界當中,其作用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易經兩儀陰陽說

陰陽互根

陰陽互根是指陰陽兩個方面,不僅相互對立、矛盾,而且相互依存,彼此為用,雙方必須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這種彼此的關係被稱為“陰陽互根”。

我們從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中可知,沒有天,也就無所謂地;沒有上,也就沒有與之比較的下;沒有晝,夜也不能存在。《黃帝內經》雲:“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所以,如果失去了陰陽之間的相互依存(即陰陽互根),一切生命將不復存在,即謂:“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指的是陰陽互根,陰陽對立,並不是處在靜止不動的狀態,而是處在於消長的運動變化之中,即“陰消陽長”和“陽消陰長”。陰陽之間的這種彼此消長的運動變化,稱為“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保持相對的動態平衡,維持事物不斷的發展變化,例如:從冬天到夏天,寒氣漸減,溫熱日增,即是“陰消陽長”的變化過程,從夏至冬,溫熱之氣漸消,寒溼之氣日增,即是“陽消陰長”的過程。

氣候變化固然如此,人體生理也不例外,當人們從事某種運動或勞動時,增長了能量(即陽氣)的為生,必然導致營養物質(陰氣)的消耗,這就是陰消陽長的變化過程。當人們攝取某種營養物(陰氣),也必定會消耗一定的能量(陽氣),這就是陽消陰長的過程。總之,整個宇宙之中萬事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消長”的變化過程。

易經兩儀陰陽說

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是指陰陽對立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陰可能轉化為陽,陽可能轉化為陰,這種事物的轉化,由陰陽消長的量變,到陰陽轉化的質變。《黃帝內經》雲:“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指的就是陰陽轉化。

春夏秋冬四季,週而復始,不停地執行變化,就具體反映了陰陽轉化。寒冷的冬天結束,逐步進入了炎熱的夏季,便是陰轉化為陽,反之即陽轉化為陰。

人體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也充分體現了陰陽轉化過程,營養物質屬陰轉化成功能運動屬陽,功能運動屬陽又轉化為營養物質屬陰。

上述陰陽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的關係是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我們在學習預測和實際操作時,不能片面機械地看待陰陽要素,而要在生活中隨機領會,因為知識也來源於生活。

閱讀提示:本文涉及觀點,不作為投資推薦,據此操作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TAG: 陰陽對立轉化消長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