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這首“經方”,4劑藥治療面癱耳聾!

面癱是常見疾病,患者不僅外貌、語言、飲食等方面會受很大影響,很多人還會伴有耳鳴、耳聾等長期難愈的症狀,十分影響正常生活。中醫對於面癱的治療有“牽正散”之類的經典方劑,但是在今天的文章中,僅用了4劑小柴胡湯的加減方,就治癒了面癱合併耳聾的患者。是如何做到的?要如何活用小柴胡湯這把“萬能鑰匙”?讓我們進入文中一同學習!

閻某,男,52歲。

2010年4月9日初診。

患者因出差勞累後又吹空調,於1天前突發左側面癱,左耳疼痛、聽力減退。

診見:

左側面癱,口向右歪,左眼不能完全閉合,左耳疼痛、蒙堵感,左耳聽力減退,口舌乾燥,咽乾咽痛,口苦口乾。

伸舌居中,舌苔白膩,脈弦細。

辨六經屬少陽、陽明合病,辨方證屬小柴胡加生石膏、桔梗湯證。

處方:柴胡24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黨參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桔梗10克,生薑15克,大棗4枚。1劑,水煎服。

上方服1劑,次日見病情平穩,咽痛尚明顯。

治療加重清瀉陽明力量,上方加生薏苡仁18克、敗醬草18克,連服8劑,面癱完全恢復,咽痛已,無口乾口苦,唯餘左耳聽力減退、蒙堵感,耳微痛。

藥後想就診醫生不在,無法診治,遂就診耳鼻喉專科醫生,診為“左耳感音神經性聾”,告知聽力恢復難度較大,需治療3個月至半年以觀察療效。給予中藥治療,處方為龍膽瀉肝湯加減,其中用到了牛黃、麝香等。不料服藥後腹痛較甚,當晚去醫院急診,查尿常規中潛血陽性,但其餘相關檢查未見異常,肌注“阿托品”後腹痛止。

遂停服上方,於2010年4月20日再次診治。

診見:

面癱恢復,尚有左耳微痛,耳堵,聽力欠佳,微咳,口不幹,大便先幹後溏,舌苔白膩,脈弦細。

辨六經屬少陽、陽明、太陰合病,辨方證屬小柴胡加生石膏、桔梗、薏苡仁、敗醬草、細辛、夏枯草方證。

處方:柴胡15克,黃芩10克,清半夏15克,黨參1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細辛10克,夏枯草10克,生薏苡仁18克,敗醬草18克,生薑15克,大棗4枚。3劑,水煎服。

上方服3劑,諸症俱失,左耳聽力恢復,痊癒。

活用這首“經方”,4劑藥治療面癱耳聾!

傳統認為,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經腑受邪、樞機不利的主方,是體現“和法”的代表方劑。臨床廣泛用於外感、內傷諸病證,廣泛用於多種發熱性病證、消化系統病證、精神情志類病證,以及呼吸系統病證、婦科病證等。如此認識、解讀、使用小柴胡湯似乎也符合臨床。但從方證對應角度來看,則有掌握較難、療效不確之弊。

所有病變都有病情反應的病位,根據病位辨出表證、裡證或半表半里證。所有病變都有正邪相爭,根據這種相爭中正氣所表現的太過與不及而辨出陽證或陰證。

根據病位與陰、陽的組合即可辨出太陽、陽明、少陽、少陰、太陰、厥陰六經。

再根據寒、熱、虛、實及相應症狀,進一步可辨出方證。

小柴胡湯適用於小柴胡湯方證,小柴胡湯方證屬於少陽病方證,臨證當首辨少陽病。少陽病即半表半里陽證,對其辨識,馮世綸在《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中提出兩個要點:一是“熱鬱於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裡,勢必上迫頭腦,則口苦、咽乾、目眩,乃是自然的反應,故凡病見有口苦、咽乾、目眩者,即可判定為少陽病”。二是“故少陽病之辨,與其求之於正面,還不如求之於側面,更較正確。即要輔以排除法,因為表裡易知,陰陽易判,凡陽性證除外表裡者,當然即寓半表半里陽證,也即少陽病”。而對小柴胡湯方證,

指出其辨證要點:

“半表半里熱證或見口苦、咽乾、目眩、胸肋苦滿、納差者。”

活用這首“經方”,4劑藥治療面癱耳聾!

本案中,口苦、咽乾、耳痛、耳聾,顯為熱鬱於半表半里而上迫所致,結合脈象弦細,辨為少陽病小柴胡湯方證無疑。同時,患者又有明顯口乾、咽痛,考慮有陽明內熱,故進一步辨為少陽、陽明合病之小柴胡加生石膏、桔梗湯方證。柴胡用24克,乃從“方中柴胡用半斤,分三服,每服相當於八錢”(《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而來。次日加生薏苡仁、敗醬草,為增強清瀉陽明之力。末次處方加細辛意在“振鬱滯之氣”以化裡飲開清竅。方證相合,而收全效。

一般見到面神經麻痺,大多要用全蠍、白殭蠶、牽正散類,本案未用此而很快治癒,值得深思。

經方“治人”不“治病”。

沒有疾病、病人,也就不存在醫藥、醫生、醫事。於是,醫生所用的藥物、技術都是為治病而設的,這一認識似乎也是必然正確。西醫常用的抗生素、手術,確實都是針對疾病使用的。在臨證中反覆強調,

中醫是一門“治人”醫學,經方重在“治人”而不是“治病”,經方治療的是“患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

TAG: 方證小柴胡少陽10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