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釋義

“五果為助”

果類食物是人類賴以維繫膳食營養的重要物質。

早在唐代的《孔穎達疏》裡即有“木實為果,草實為蓏”的記載。

在中華民族“尚五”文化和五行學說的影響下,成書於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已明確了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這一較合理的飲食結構理念。

“五果”包括李、杏、桃、慄、棗。

被譽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的《本草綱目》載藥豐富,內容詳實,其中收錄了“集草木之實號為果蓏者為果部”,包括上述五果在內的五果類12 種、山果類34 種、夷果類31種、味 類13 種、蓏類 9 種及水果類 6 種,共計105 種果物。

五果不僅能夠提供營養物質,而且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有云“果蓏之土產常異,性味涼毒,豈可縱嗜慾而不知物理乎?”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五果的性味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食物的效能是食物基礎理論的核心部分。而中醫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是食療,食療的理論指導則是食物性味學。

前述內容已較多地說明了五果與五味的關係,整體而言,五果與四性的關係尤為重要。

《綱目》所載的李之實“微 溫”,杏之實“熱”,大棗“溫( 熱) ”,桃之實“熱”,慄 之實“溫”,按照“寒涼屬陰,溫熱屬陽”的原則,

五果之性均屬陽,與五果之味的陰陽歸屬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即人體食用五果後能夠提升活力,溫煦臟腑,興奮機能。這一結論與“五果為助”相符。

同時,結合食物五味的理論

,“酸”李具收澀、生津之功,“苦”杏可降洩、通洩,“甘”棗能夠補虛、緩 急,“辛”桃有發散、行氣血的作用,而“鹹”慄則具有 軟堅、趨下的功能。這與五果在食養、食療應用中 發揮的功用相吻合。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李子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杏子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大棗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桃子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栗子

五果與五臟的聯絡

《綱目》雖然沒有明確五果各自的歸經,但透過對五果相應的五行、五味進行歸屬和分類,並進一步推演至五臟。

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述 : “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人腎。”

《素問·五藏生成篇》所云 :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五果之中,李 “酸入肝”,“肝病宜食之”。杏“苦入心”,“心之果,心病宜食之”,歸肺、心經。

大棗“甘入脾”,“脾之果,脾病宜食之”,歸心、脾、胃經。

桃“辛入肺”,“肺之果,肺病宜食之”,歸肺、大腸經。慄“鹹入腎”,歸 脾、腎經。

五果之過食與禁忌列表

為了降低或避免五果食用不當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根據前人的總結和實踐,需辯證地掌握《綱目》述及的五果過食與禁忌常識,以便科學應用。

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養生與健康意識亦逐步增強,飲食安全與膳食營養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熱點。“五果為助”帶給人們的是色香味沁人心肺的感知,時珍有云 : “熟則可食,幹則可脯。豐儉可以濟時,疾苦可以備藥。輔助粒食,以養民生。”

五果僅是果類食物的代表,今後仍然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本草文化,不斷髮掘其他果物的科學本質,為科學知果、科學食果、科學用果提供重要的借鑑與指導。

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什麼?五果為助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TAG: 五果為助果類宜食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