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鋪灸療法治療胃腸病症,艾灸的方法有哪些?專家為您支招!

鋪灸療法

治療胃腸病症

鋪灸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的一種,施灸部位多

選督脈、 足太陽膀胱經第一、二側線以及腹部任脈和足陽明胃經之穴。

鋪灸具有艾灸量大、施術面積廣、時間長、火力足等特點,具有溫陽健脾、

和胃止痛、行氣活血、澀腸止瀉、通便止痛

等功效,且對慢性虛損性疾病有獨特的治療效果,故而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

【健康】鋪灸療法治療胃腸病症,艾灸的方法有哪些?專家為您支招!

施灸部位以督脈、膀胱經、任脈、足陽明胃經之穴為主。

首先蘸取鮮薑汁擦拭施灸部位,然後根據病症的不同選擇。相應的鋪灸藥粉鋪置於施灸部位,再將事先準備好的姜泥放置於鋪灸藥粉之上,姜泥的厚度要適中,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約為0。5~2cm,選擇精緻艾絨,搓捻成三稜柱狀放置於姜泥之上,注意艾炷的寬度不可超過姜泥的寬度,最後分別點燃艾炷的頭、身、尾3處使其均勻燃燒,直至燃畢後更換新艾炷,一般以3炷為宜。

【健康】鋪灸療法治療胃腸病症,艾灸的方法有哪些?專家為您支招!

艾草植物

鋪灸療法治療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縮性病變,我國慢性胃炎的發病率較高,而且具有治療週期長、易復發、難治癒的特點,是消化系統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

目前,西醫治療慢性胃炎主要透過使用胃黏膜保護劑、胃酸抑制劑等方法,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臨床症狀,但療效欠佳。

本病屬中醫“胃脘痛”“腹脹”“痞滿”等範疇,脾胃虛弱、氣機失調、胃失和降是其主要病機,治療以調暢氣機為原則。

中醫治療以中藥內服、針刺、艾灸、穴位貼敷等方法為主。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採用鋪灸法(藥物為黨參、黃芪、山藥、炙甘草、補骨脂、白朮、砂仁、乾薑、炙附片、人工麝香、冰片)在足陽明經穴區(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處的腧穴連線)、中脘經穴區(以中脘、下脘、神闕、氣海連成的任脈線為中心)、背俞穴區 L11~T2(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等處腧穴的連線)鋪灸

,兩組均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連續治療3個療程。

鋪灸療法在治療慢性胃炎過程中相較於單純使用西藥、針刺有更好的臨床療效。現代研究表明,艾灸可刺激胃黏膜內源性保護因子,促進胃黏膜修復和癒合,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健康】鋪灸療法治療胃腸病症,艾灸的方法有哪些?專家為您支招!

鋪灸

鋪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徵

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非器質性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以腹部不適、腹痛以及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症狀,雖不屬於致命性疾病,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上主要使用解痙劑、止瀉劑、促動力劑、通便劑、抗抑鬱劑、胃腸微生態制 劑等藥物治療。

本病屬中醫“洩瀉”“便秘”“腹痛”範疇,肝鬱脾虛是本病的主要病機,故治療以疏肝健脾為原則。中醫治療本病以中藥內服、針灸、穴位埋線、按摩等方法為主。

用鋪灸法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徵,

鋪灸法(藥物為陳皮、廣木香、白芍、炒白朮、防風、黃連)在腹部腧穴(從中脘到關元向左右各延伸4~5cm)和背部腧穴(以肝俞到大腸俞為中心向左右各延伸4~5cm) 進行施灸,每次3壯,灸畢後留灸,待熱感消失後除去膠布及鋪灸材料。

單純針刺組使用平補平瀉手法,選取天樞、氣海、脾俞、胃俞、大腸俞、上巨虛、中脘、關元、肝俞,每次治療30min。以上兩組均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共治療2個療程。

艾灸可從多環節、多靶點調節機體生理平衡,在改善腸易激綜合徵各項症狀,尤其是內臟高敏感性腹痛方面優勢顯著,其作用機制之一可能是艾絨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溫熱刺激和光輻射發揮主要治療作用。

【健康】鋪灸療法治療胃腸病症,艾灸的方法有哪些?專家為您支招!

艾灸

TAG: 治療胃炎施灸慢性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