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投稿傳送至

DD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傳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文獻來源:

中華炎性腸病雜誌,2020年7月第4卷第4期

作者: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

通訊作者:

鍾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

引用本文: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 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J]。 中華炎性腸病雜誌(中英文), 2020,4(4):283-291。DOI:10。3760/cma。j。cn101480 20200914 00103

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摘要】

消化內鏡技術是炎症性腸病(IBD)診斷和治療的重要工具,目前國際上尚缺乏消化內鏡技術在IBD診治中的共識意見。國內IBD領域的專家、內鏡醫師參照並採納各類共識意見中的相關條款、臨床研究結果,並在結合國內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專家指導意見,以期為各IBD醫療中心的臨床工作提供指導。

消化內鏡技術是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診斷、鑑別診斷、療效評估、隨訪和治療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雖然各種內鏡技術在我國已開展得十分普遍,但IBD亞專科專業性強,對內鏡操作技術、結果解讀和應用規範有較高的要求。對於IBD,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診治過程中良好的質量控制和標準化管理是規範各中心醫療質量和技術行為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組織國內IBD和消化內鏡領域部分專家,針對IBD領域中內鏡相關的各種技術問題、意見和操作常規制定本指導意見,以供業內同道在臨床實踐和質控標準建設中參考。

一、消化內鏡技術在UC中的應用

(一)UC內鏡診斷

1. 內鏡檢查目的:

全結腸鏡檢查是診斷UC最重要的手段。透過內鏡下相對特異的表現建立臨床診斷;評估病變特徵、範圍、活動度及併發症;同時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併症。

2. 內鏡檢查相關問題:

(1)檢查適應證:

原因不明腹瀉、便血超過數週,對症處理無緩解,臨床疑診IBD者;IBD患者複查評估病情。

(2)檢查相對禁忌證:

存在心肺腦等重要臟器明顯功能障礙;存在電解質、血漿白蛋白、血紅蛋白和凝血功能等明顯異常;重症UC患者酌情避免全結腸鏡檢查,替代方案可選擇限制性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3)典型UC內鏡下主要表現:

病變呈瀰漫、連續性,表面糜爛和淺潰瘍,有合併症者潰瘍形態多樣。次要表現:病變以直腸最重、近端漸輕。少數患者治療後可表現為直腸或部分腸段病變較輕。同時應明確病變累及範圍、闌尾孔周圍和末端迴腸情況。操作者應從腸道炎症、血管紋理、潰瘍形態、出血程度,以及有無狹窄、腸腔擴張和異型增生等方面進行觀察和記錄。

(4)檢查範圍:

初次結腸鏡檢查範圍應包括全結腸和末端迴腸,但對於腸壁高度水腫、狹窄、深大潰瘍、出血明顯或重症UC者,視具體情況酌情選擇限制性結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5)活檢病理:

建議初次行診斷性結腸鏡檢查時,如條件允許,應在末段迴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分別取病理活檢組織≥2塊。複查結腸鏡檢查時,可在病變部位、病變部位與正常黏膜交界處、外觀正常部位分別取病理活檢。

3. 圍操作期注意事項:

(1)推薦使用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溶液作為導瀉用藥;重症UC患者若不宜服用導瀉藥物,可酌情區域性灌腸後行乙狀結腸鏡觀察和活檢。

(2)操作時動作宜輕柔,適度充氣和沖洗,有條件單位可選擇二氧化碳氣源;檢查後要密切觀察腹部症狀體徵和全身情況。

(3)推薦在內鏡報告中使用UC內鏡評分系統,如Mayo評分、潰瘍性結腸炎內鏡下嚴重程度指數(ulcerative colitis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UCEIS)評分。

(二)UC內鏡隨訪

1. 隨訪目的:

評估療效,指導後續治療和內鏡隨訪間期治療。

2. 隨訪時間節點:

建議誘導期第3、4個月行內鏡複查;維持早期第6~12個月行內鏡複查;長期維持穩定期每12~24個月內鏡複查。病程超過8~10年或有相關腸外併發症者,參照本節“(四)UC癌變內鏡監測”。

3. 複查前準備事項:

操作者應詳細瞭解患者的基本病史、用藥史、既往內鏡檢查結果等資訊。

(三)UC內鏡治療

1. UC內鏡前準備:

UC內鏡檢查前,需要有效控制疾病活動,仔細全面評估病情,並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方法、預期結果、可能併發症和補救措施,簽署知情同意書。圍手術期酌情應用抗生素。

2. UC伴結腸狹窄:

(1)內鏡治療指徵:

運用區域性活檢、腸道超聲、增強CT或增強MRI等方法充分排除惡性疾病並評估狹窄部位、數量和特徵,對於單發或3處以下狹窄、不伴成角、狹窄周圍無潰瘍者,可行內鏡下擴張治療;無症狀狹窄不建議積極處理。

(2)內鏡治療方法:

包括探條擴張法和水囊擴張法。探條擴張法適用於肛管、直腸或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結腸狹窄的擴張,需內鏡結合X 線下進行。水囊擴張法可直接在內鏡下或與X 線結合進行,適用於結腸任何部位狹窄的擴張。擴張應採用逐級遞增方式,單次最大擴張直徑不超過20 mm。

(3)併發症:

內鏡下擴張治療後若出現併發症,建議首先嚐試內鏡下治療,必要時考慮外科手術。遲發性穿孔發生時,需外科手術干預。

3. UC伴異型增生:

(1)單發息肉樣異型增生病變:

可首先考慮內鏡下完整切除,3 ~ 6個月複查結腸鏡,1年後每年行染色內鏡監測。

(2)非息肉樣散發性異型增生病變:

可首先嚐試內鏡下切除;若內鏡下無法完整切除或為多灶性病變,建議手術切除結腸。

(3)隨機活檢發現異型增生病變:

應明確病變特徵和數量,根據相關共識意見處理,可採取隨訪、內鏡或手術治療等方式。

4. UC伴消化道出血:

對於UC腸道炎症病變部位出血,首先以針對原發病治療為主,必要時根據病變情況酌情考慮內鏡下止血治療,如氬等離子電凝術(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金屬夾止血術、黏膜表面藥物噴灑術、黏膜內藥物注射術等。若內科藥物或內鏡下治療效果欠佳,必要時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四)UC癌變內鏡監測

1. 內鏡監測在UC長期管理中的作用:

UC相關性結直腸癌(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UC CRC)是長病程UC最嚴重的併發症。大部分UC CRC由異型增生髮展而來。識別高危人群,早期規律性內鏡監測聯合活檢病理,對檢出異型增生和癌變有重要價值。

2. 內鏡監測的目標人群:

內鏡監測的目標人群包括藥物療效欠佳的持續活動性腸道炎症、UC病變範圍廣泛、病程遷延(≥8 年)、合併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具有多種腸外表現、多次復發或依從性不良者等。

3. 內鏡監測時間節點:

病變累及廣泛結腸者(E3型、部分E2型),應在發病8年後即開始接受規律性結腸鏡監測,每1~2年1次。左半結腸炎者(E2型)可在發病10年後開始監測。連續2次結腸鏡監測無異常者,可將監測間隔延長至2~3年。如合併PSC,在PSC確診後每年均需行結腸鏡監測。

4. 內鏡監測方法:

(1)內鏡監測內容:

包括息肉樣病灶、扁平或鋸齒狀病灶、增殖性病灶和腸腔狹窄。

(2)使用內鏡:

推薦採用高解析度放大電子內鏡,伴或不伴電子染色功能。

(3)活檢原則:

對電子放大內鏡或染色內鏡下上皮微腺管或微血管結構異常病灶進行靶向活檢。

(4)內鏡新技術:

包括色素內鏡、各種電子染色內鏡、共聚焦內鏡等。採用內鏡新技術可更清晰觀察黏膜內上皮細胞超微結構及血管形態變化,初步判斷病變性質,提高靶向活檢準確性。目前部分臨床單位已在常規監測和科研工作中應用以上新技術。

二、消化內鏡技術在CD中的應用

(一)CD內鏡診斷

內鏡在CD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內鏡下診斷、鑑別診斷、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評估CD的活動性、有無併發症、內鏡下評分,指導治療和隨訪方案。對於疑診CD患者,建議完善全消化道評估。結腸鏡檢查(包括全結腸、末端迴腸)發現病變者,可透過小腸影像學檢查(CTE/MRE)或氣囊輔助式小腸鏡瞭解小腸其他部位受累情況。結腸鏡檢查陰性且影像學明確排除小腸梗阻者,可考慮氣囊輔助式小腸鏡或膠囊內鏡檢查,詳見本節“(四)CD 膠囊內鏡診斷與隨訪”,以瞭解是否存在黏膜病變。對已確診或疑似CD患者,尤其是合併上消化道症狀者,建議常規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疑診CD患者內鏡檢查流程見圖1。

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1. 全結腸鏡:

(1)臨床應用:

結腸型CD和回結腸型CD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2)觀察內容:

全結腸鏡檢查範圍應包括整個結腸、直腸和末端迴腸20 cm。但有30%~50%小腸型CD,其病變在迴盲瓣30 cm以上的小腸,全結腸鏡無法診斷。CD內鏡下典型特徵包括病變呈跳躍式偏側受累、縱行深潰瘍、鋪路石樣、迴盲瓣受累變形狹窄、肛周病變等。

2. 氣囊輔助小腸鏡:

(1)臨床應用:

疑診小腸型CD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2)觀察內容:

病變位於近端小腸者,選擇經口小腸內鏡;病變位於遠端小腸者,選擇經肛小腸內鏡;如無影像檢查提示病變位於近端小腸,首選經肛小腸鏡。小腸型CD內鏡下表現為病變呈偏側跳躍、縱行潰瘍,可連續累及數個皺襞、炎性肉芽增生;早期CD可為偏側且相鄰阿弗他潰瘍或星狀潰瘍,後漸融合為縱行潰瘍;腸腔可因肉芽增生、扭曲而狹窄。小腸內鏡檢出典型病灶後,進行病變部位和正常部位活檢,應避免在潰瘍底部活檢。對於腸腔狹窄、扭曲明顯、繼續進鏡有穿孔風險者,由操作醫師決定是否中止檢查。

3. 上消化道內鏡:

(1)臨床應用:

建議初診CD患者,尤其是存在上消化道症狀的患者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建議確診CD上消化道受累者,進行上消化道內鏡評估。

(2)觀察內容:

檢查方式和範圍同常規上消化道內鏡。CD累及上消化道時可有各種非特異性表現,包括胃內或十二指腸球部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不規則淺潰瘍等;部分存在相對特異性表現,包括形態不規則潰瘍伴周邊炎性息肉樣增生、胃底部及十二指腸球降部條狀竹節樣改變、十二指腸球部狹窄等。操作時應在病變部位和正常部位分別取樣活檢。

(3)注意事項:

操作前詢問病史,排除幽門梗阻。擬行小腸置管術患者,可在完成內鏡觀察後進行。

(二)CD內鏡隨訪

1. 內鏡隨訪價值:

與間接的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相比較,內鏡作為一種直觀的檢查方法,在判斷炎症改善、評估療效方面具有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優勢。

2. 內鏡隨訪時間節點:

對於合併上消化道病變者,建議3~6個月後複查胃鏡,或由臨床醫生根據情況決定。採用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者,12個月後複查全結腸鏡或小腸內鏡。採用生物製劑治療者,6~9個月後複查內鏡。根據複查結果判斷療效,並決定後續內鏡複查時間。由於CD的治療是一個動態和相對長期的過程,且IBD患者存在一定異質性,故推薦上述內鏡複查時間節點供參考,具體可根據各個中心和患者個體化情況決定。

3. 內鏡隨訪內容:

全面瞭解既往內鏡檢查結果,需與既往內鏡進行仔細對比觀察。重點觀察病變區域整體炎症情況,對比潰瘍深淺、大小、息肉樣增生程度、腸腔狹窄及原因,內鏡檢查範圍應覆蓋既往檢查區域。詳細記錄比較結果和新出現的相關表現。建議採用量化評分系統進行內鏡評分。

(三)CD內鏡治療

1. CD伴狹窄:

(1)內鏡治療方法:

柱狀球囊擴張術或針狀刀切開術。

(2)適應證與療效:

主要適用於纖維性狹窄、狹窄長度<4 cm、狹窄數量1~3處、狹窄附近(5 cm以內)無瘻管開口、排除惡變等,對原發性狹窄或外科術後吻合口狹窄均適用。柱狀球囊擴張術通常為一線選擇方案,成功率可達45%~97%,中遠期有效率達43%~62%,可反覆治療。針狀刀切開術常為二線治療方案,適用於柱狀球囊擴張術後復發等難治性狹窄或短纖維化狹窄,療效確切,安全性良好,但對操作者技術要求更高。術前超聲內鏡檢查有助於提高操作安全性。

(3)併發症:

發生率為2。0%~6。4%,主要是穿孔、出血;針狀刀切開術出血風險相對增高,而穿孔風險較低,術後應嚴密觀察。

(4)其他內鏡治療方法:

覆膜金屬支架置入術、狹窄區域性藥物注射(如糖皮質激素、英夫利西單克隆抗體等),但療效均未經證實。

2. CD伴消化道出血:

(1)內鏡治療方法:

電凝止血、鈦夾止血、區域性注射藥物、區域性噴灑藥物等。

(2)發生率:

多為間歇性黑便和隱血試驗陽性,嚴重消化道出血發生率0。6%~5。0%,複發率高達19%~41%,屬於臨床重症。臨床處理難點在於確定出血部位困難。以檢查結合治療為目的的內鏡操作,在迴圈相對穩定情況下仍為處理首選。酌情決定腸道準備方案。出血部位通常表現為新鮮血痂、附著血凝塊病變、潰瘍處裸露血管、瀰漫性滲血等。

(3)療效:

藥物治療優於內鏡治療,文獻報道抗腫瘤壞死因子單克隆抗體治療CD消化道出血成功率相對較高,可達70%~85%;內鏡治療近期止血成功率30%~60%,其中單病灶出血時金屬鈦夾夾閉者療效相對確切。若藥物和內鏡止血不成功,必要時可考慮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栓塞止血或手術治療。

3. CD伴瘻管:

(1)內鏡治療方法:

瘻管切開術、瘻管灌注術和瘻管閉合術。

(2)適應證與療效:

對於2~3 cm單道瘻管,如淺表迴腸盲腸瘻、肛周瘻或儲袋瘻,可行內鏡下瘻管切開術。對於複雜性肛瘻,可嘗試內鏡下引流線置入術,伴腹內膿腫時可行內鏡下瘻口切開引流及塑膠支架置入術。瘻管灌注術適用於肛周瘻管,灌注藥物包括纖維蛋白膠、抗腫瘤壞死因子單克隆抗體、幹細胞等。對於部分難治性肛瘻,可嘗試瘻管閉合術治療,短期效果尚好。

4. CD內鏡下置管/造瘻術:

(1)腸內營養管飼方法:

主要包括鼻胃管、鼻空腸管、經皮內鏡下胃/空腸造瘻(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jejunostomy,PEG/PEJ)和手術胃造口等。

(2)適應證:

CD營養治療優先採用腸內營養。對於無法耐受口服、胃動力良好、無幽門梗阻者可採用鼻胃管滴注,但對於有幽門管狹窄者,需在內鏡下透過輔助方法將營養管超越狹窄段進入降段後才能管飼。對預估插管時間4周以上者,可考慮行內鏡下胃造瘻 空腸置管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with jejunal extension,PEG J)。CD行PEG J術並不增加胃瘻和其他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四)CD膠囊內鏡診斷與隨訪

對於疑診CD且胃腸鏡和影像學評估無明確陽性發現者,可考慮膠囊內鏡檢查。膠囊內鏡檢查前應透過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充分評估,排除消化道梗阻,以降低膠囊滯留的風險。緩解期CD患者亦需警惕膠囊滯留風險。

1. 適應證:

疑診CD,但胃腸鏡和影像學檢查呈陰性。確診CD,但結腸鏡及影像學檢查無法判斷病變數量、範圍和特徵。評估小腸病變的療效,監測術後小腸吻合口復發。

2. CD內鏡下表現和鑑別診斷:

(1)CD膠囊內鏡下表現:主要包括小腸絨毛缺失、黏膜充血水腫、黏膜糜爛、阿弗他潰瘍、縱行或其他形態潰瘍、多發假性息肉、腸管狹窄、淋巴管擴張等,病變呈節段性或跳躍性分佈。

(2)鑑別診斷:包括腸白塞病、腸結核、藥物相關性腸病、放射性腸炎等。

3. CD膠囊內鏡下評分標準與價值:

國外推薦採用膠囊內鏡下Lewis評分和膠囊內鏡下克羅恩病活動指數(capsule endoscopy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ECDAI)來評估小腸黏膜炎症活動情況。

4. 膠囊內鏡檢查併發症與處理:

膠囊內鏡檢查併發症主要為膠囊滯留,一般指≥2周膠囊未排出體外。對有腸梗阻風險者,建議先行影像學檢查評估,推薦CTE或MRE或探路膠囊檢查。對於已發生膠囊滯留者,無症狀可予以觀察隨訪;對於誘發急性小腸梗阻或腸穿孔者,應考慮急診手術治療。膠囊取出術包括內鏡和手術2種方法。

5. CD治療後隨訪中的應用:

(1)目的:

對於非梗阻型且以黏膜病變為主的CD患者,膠囊內鏡可作為評估黏膜癒合的手段,且具有敏感性高、評估範圍廣等優勢。

(2)隨訪時間節點:

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標準,主要與基線病情嚴重程度、不同治療方案和患者的治療反應等因素有關,多數建議治療後9~12個月複查。

(3)隨訪的注意事項:

複查膠囊內鏡前應複習既往膠囊內鏡圖片、報告及其他檢查結果,前後對比觀察,給出相應診斷意見。

三、內鏡報告和評分系統

(一)IBD內鏡報告系統

IBD患者的內鏡(主要是全結腸鏡和小腸內鏡)操作報告應有別於普通的內鏡報告,其觀察內容、相關定義、表述用詞均有特殊性;全面完善的觀察和相對精確的描述,對疾病活動性和轉歸的判斷,以及對未來治療方案的制定均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各個IBD中心儲存完整資料、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基礎。

1. 內鏡檢查報告內容:

包括一般內容和特殊內容兩部分。一般內容包含患者的基本資訊、簡要病史、操作目的、腸道準備方式、腸道準備評分等。特殊部分包括UC和CD分別觀察記錄的內容。

2. UC結腸鏡報告:

UC結腸鏡報告應按不同節段來描述內鏡下特徵,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含脾曲)、橫結腸(含肝曲)、升結腸、盲腸和末端迴腸。

(1)每段觀察內容基本相同,包括炎症程度(充血、水腫和紅斑、黏液等)、上皮形態、血管紋理、潰瘍特徵(大小、深淺、形態、底部、邊緣等)、出血及其程度;包括狹窄(部位、程度、原因)、增生(上皮增生、炎性、息肉樣、腫瘤性等)等併發症情況;還應包括進鏡檢查範圍、結腸袋結構、闌尾孔、病變範圍(邊界線位置)。

(2)使用放大或染色內鏡檢查需包括染色方法(化學、電子)、表面微結構、微血管結構。

(3)腺瘤性增生灶的Kudo分型。

(4)詳細記錄活檢部位和數量。

(5)內鏡診斷:完整的疾病名稱、初發或復發、型別、活動性、併發症等。

(6)內鏡評分系統:推薦採用Mayo 評分或UCEIS 評分,詳見表1和2。

(7)圖片採集:建議每個結腸段至少拍攝2張圖片,特殊病灶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或錄影。

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3. CD結腸鏡報告:

包括一般內容和特殊內容兩部分。構架參照UC結腸鏡報告。

(1)特殊內容同樣按節段分別描述: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含脾曲)、橫結腸(含肝曲)、升結腸、盲腸(含迴盲瓣)和末端迴腸。

(2)觀察內容包括:炎症情況(充血、水腫、糜爛等)、病變為連續性或跳躍性、潰瘍特徵(形態、走向、深淺、數量、範圍)、息肉樣增生情況(結節樣、團簇樣、腸壁增厚、鋪路石樣等)、息肉增生(炎性、腺瘤性)、腸腔狹窄、疤痕形態、瘻管開口、肛周情況、吻合口周圍情況等。

(3)內鏡評分系統:推薦採用克羅恩病內鏡下嚴重程度指數(Crohn′s disease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CDEIS)或克羅恩病簡化內鏡評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 CD);有手術史者可採用Rutgeert評分,見表3 ~ 5。

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指南 共識|中國消化內鏡技術診斷與治療炎症性腸病的專家指導意見

4. CD小腸內鏡報告:

觀察內容和報告參照CD結腸鏡檢查報告。

(1)基本內容與CD相同;增加部分內容包括進鏡方式(經口、經肛)、小腸內鏡檢查範圍、息肉增生(假息肉、炎性、腺瘤性等)、疤痕及形態、狹窄及程度(不可透過、勉強透過、無法透過)、手術吻合口情況、腸管是否扭曲及對進鏡影響、活檢部位與數量等。

(2)圖片採集以不同解剖區域的典型、特徵性表現為主。

(3)內鏡診斷:完整的疾病名稱、臨床型別與病變特徵、併發症等。

(二)UC內鏡評分系統

UC內鏡評分系統雖有多種,但臨床應用成熟和相對廣泛的主要是Mayo內鏡評分系統和UCEIS評分。

1. Mayo內鏡評分系統:

引數相對簡單粗略,臨床上簡便實用,但部分定義不夠精確,有一定主觀性,可作為日常臨床診治中病情活動度分級。黏膜癒合定義為Mayo評分0 ~ 1分,見表1。

2. UCEIS評分系統:

觀察內容較為明確,且按不同程度評分,定義清晰,能較準確地反映病情程度。內鏡評分與疾病活動度之間的相關性得到驗證,不同觀察者間變異度較小,推薦用於各種臨床研究,並可用於療效監測和中遠期預後評估,見表2。

(三)CD內鏡評分系統

目前獲得認可和推薦的CD內鏡評分系統包括CDEIS、SES CD和Rutgeert評分系統,其中Rutgeert評分系統用於CD術後復發的評估。

1. CDEIS和SES CD評分系統:

依據全結腸鏡檢查結果,對結腸各節段和迴腸部位的潰瘍(大小、深淺)、炎症和潰瘍佔據面積的比例、有無管腔狹窄及程度進行評價。總體而言,SES CD的臨床操作性略優於CDEIS,但均存在判斷的主觀性問題,且計算過程均相對繁瑣。疾病嚴重性與部分重要特徵無法在評分系統中得到真實反映,如瘻管、出血、空腸和上消化道病變等。黏膜癒合作為治療目標,無法與內鏡評分系統間建立起應有的關聯性。因此,這2個評分系統臨床實用性和推廣價值有限,適合作為臨床研究的觀察指標。

2. Rutgeert評分系統:

引數包括潰瘍大小、數量、吻合口狹窄程度等。評分基點是術後6個月的結腸鏡檢查結果。臨床實用性良好,內鏡評分程度與復發之間關聯性得到驗證,對調整臨床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本評分系統僅將吻合口病情變化作為復發指標,並不能完全代表術後整個腸道的炎症活動度。

四、內鏡應用的其他相關問題

(一)IBD內鏡檢查的腸道準備

1. 全結腸鏡或氣囊輔助式小腸鏡:

內鏡檢查前1~2 d建議無渣半流質及流質飲食。腸道清潔劑首選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同時服用西甲矽油祛泡劑。避免使用可能會引起黏膜炎症或潰瘍的鹽類清腸劑。經肛小腸鏡檢查推薦聚乙二醇3L法;經口小腸鏡檢查可採用禁食12 h或口服聚乙二醇1 2L法。鑑於IBD患者的特殊性,尤其伴有消化道出血、不全性幽門或腸梗阻、低蛋白血癥、嚴重貧血、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或老年患者時,應酌情調整腸道準備用藥。評價腸道準備質量可採用波士頓量表或渥太華量表。

2. 小腸膠囊內鏡:

膠囊內鏡檢查的腸道準備,參照經肛小腸內鏡檢查法。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評估量表評價小腸準備質量,比較常用的有Park 量表和Brotz 量表。

(二)內鏡操作醫師

IBD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亞專科,普通內鏡醫師在診斷和隨訪IBD患者時,其相關的專業知識、內鏡觀察的重點和相關描述、活檢技能以及對各種評分標準的理解和應用,與IBD亞專科臨床要求存在一定差距。IBD初診時的內鏡操作多數由普通內鏡醫師完成,IBD專科醫師在診斷時應參考影象清晰的內鏡報告原件或錄影資料。IBD患者內鏡複查、隨訪應儘量由IBD專科醫師(或經治醫師)親自完成,或者由熟悉或瞭解IBD內鏡操作要求的專職內鏡醫師完成。對於IBD患者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的內鏡中心,建議由相對固定的內鏡醫師負責IBD患者的內鏡操作。IBD內鏡醫師應是IBD MDT的成員,並主動參與各種IBD臨床和學術活動。

(三)IBD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1. CD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CD以累及迴腸下段和結腸為主,但上消化道內鏡及相關病理檢查提示異常者約佔30%以上。相對特異的內鏡改變包括:胃十二指腸球降部結節樣增生、部分呈竹節樣改變;球部可有團簇樣肉芽增生,伴凹陷性潰瘍和不規則小潰瘍;幽門管和球部狹窄或伴不全梗阻等。非特異改變可有斑片樣充血、水腫和糜爛,散在不規則潰瘍等。目前尚無上消化道CD的診斷標準。對於已確診或疑似CD患者,尤其是合併上消化道症狀者,建議常規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並多處活檢行病理檢查。關於上消化道克羅恩病內鏡評分系統(UGI SESCD)的實用性和價值尚待臨床驗證。

2. UC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UC患者可有上消化道症狀,內鏡檢查可發現部分患者胃記憶體在炎症改變(充血、糜爛和淺小潰瘍等),但多數病理上不具特異性,臨床價值尚待評估。

(四)儲袋內鏡檢查

儲袋內鏡是指在全結腸直腸切除及迴腸儲袋手術後患者中進行的肛管-直腸(若有)-儲袋-末段迴腸的內鏡檢查。儲袋目前以J型和W型最常見。內鏡檢查時需看清儲袋結構和型別。

1. 內鏡選擇:

由於儲袋內鏡檢查範圍和長度相對受限,但構造相對特異,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操作內鏡,包括普通全結腸鏡、乙狀結腸鏡、兒童結腸鏡、儲袋專用的上消化道內鏡等。

2. 觀察內容:

肛管、黏膜封套、儲袋、黏膜分隔、儲袋大小型別、盲襻及長度、輸入襻及近段腸管、各種開口大小、吻合口等基本結構,同時應觀察並記錄不同部位的炎症、潰瘍、增生或增殖、狹窄及性質、有無竇道和瘻管及其走向、分泌物等。

3. 內鏡操作醫師:

儲袋內鏡診治專業性更強,建議由IBD專科醫師或有豐富經驗的內鏡醫師操作。操作前需學習和了解相關知識,如儲袋手術原理、儲袋結構、觀察內容、專業術語、操作技能與活檢原則、操作併發症處理、內鏡處理原則等。

(五)造口內鏡檢查

對於IBD造口患者,可根據造口位置酌情服用導瀉藥物行腸道準備,推薦使用上消化道內鏡或兒童結腸鏡,經造口行內鏡檢查。

(六)特殊內鏡檢查

1. 內鏡選擇:

包括各種白光放大或高分辨內鏡、電子或化學染色內鏡,以及其他特殊內鏡(共聚焦內鏡、細胞內鏡、全光譜內鏡和熒光內鏡等)。

2. 觀察內容:

透過放大和染色內鏡,能夠直接觀察黏膜表面腺管開口、上皮細胞特徵和血管結構形態變化,初步判斷病變特徵,並能行靶向活檢,最終提高病變診斷的準確性。目前放大和染色內鏡已在臨床開展應用,其價值及優勢尚待確認,操作流程有待規範後推廣。

3. 侷限性:

儘管各種特殊內鏡在放大倍數、觀察視野、顯像技術方面做了很大改進,在臨床對比和前期研究中亦取得較好效果,但在臨床實用性、其與病理結果一致性等方面尚待驗證。

(七)IBD內鏡的鑑別診斷

熟悉並識別內鏡下各種腸道疾病的特徵對診斷及鑑別診斷至關重要。熟悉或瞭解IBD及相關疾病的基本內鏡特徵,如感染性、血管性、炎症性、藥物性、上皮增殖性、結構異常性、黏膜下來源等,是鑑別診斷的基礎。

CD需要鑑別的疾病包括腸結核、腸道淋巴瘤、腸白塞病、缺血性腸病、隱源性多灶性潰瘍狹窄性小腸炎、Meckel憩室潰瘍、末端迴腸孤立性潰瘍、藥物性消化道損傷、自身免疫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血管炎、各種腸道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少見疾病等。

UC需要鑑別的疾病包括各種感染性結腸炎、缺血性腸病、腸道淋巴瘤、結腸型CD、靜脈硬化性結腸炎、結腸憩室炎、孤立性直腸潰瘍,以及其他少見疾病等。

充分清潔腸道,拍攝能反映病變特徵的優質內鏡照片或動態錄影。當內鏡下缺乏特徵性表現時,應在不同病灶處多點取活檢。內鏡表現需與臨床、實驗室、影像及病理相結合,綜合分析可提高診斷準確性和可靠性。對診斷無法確定者,提倡多學科聯合會診,討論病情和提出診治意見。定期回顧、比較分析診斷明確者的內鏡與影像學特徵,提高內鏡辨別分析能力。

(八)內鏡下活檢與標本處理、送檢

1. IBD活檢部位與數量:

(1)疑診UC:

推薦在病變與正常黏膜交界處和外觀正常黏膜處活檢,每個病變節段取≥2塊活檢。UC監測時建議每個節段2塊及可疑部位取活檢。對於各種增生性病灶,推薦放大或染色內鏡觀察,對可疑病灶進行靶向活檢。

(2)疑診CD

推薦在典型潰瘍邊緣、肉芽增生處、炎症改變明顯、腸腔狹窄和外觀正常黏膜處取活檢,每處2塊,必要時適當增加。

(3)需要與IBD鑑別的疾病:

以多部位多塊活檢為原則,並在正常部位取對照活檢。

(4)操作前後注意事項:

檢查前瞭解患者血漿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和用藥史;選擇瓣口大小合適的活檢鉗,活檢時切忌過多充氣和深壓活檢鉗,以免穿孔。活檢後應觀察活檢處出血情況,必要時對症處理。

2. 活檢標本處理與送檢:

不同部位的活檢標本按臨床常規分別放置和標註。相關特殊檢查應事先做好準備,如各種微生物培養、特殊染色、電鏡檢查等,按相應要求裝瓶送檢。

病理申請單中應填寫基本病史、治療經過與用藥、內鏡所見、活檢部位、臨床診斷和內鏡下傾向意見、特殊染色與觀察要求、送檢者與聯絡方式等資訊。

(九)IBD內鏡與影像學檢查的安排和協調

1. 內鏡聯合影像學檢查的意義:

IBD是累及黏膜和腸壁的疾病,尤其是CD可能存在小腸和腸壁外、腹腔內病變,影像學檢查(主要是CTE 和MRE)可清晰反映這些病變的特徵、範圍和嚴重度。影像學與內鏡檢查相結合能更全面、準確地反映疾病特徵,對治療方案選擇有指導性意義。

2. 內鏡聯合影像學檢查的適應證:

UC患者出現腸壁水腫、腸腔狹窄內鏡無法透過、中毒性巨結腸、癌變、穿孔等情況時,腹部CT檢查對判斷病情很有幫助;CD患者CTE或MRE可清晰顯示有無小腸受累、腸腔狹窄、瘻管形成、腹腔感染及炎症程度;尤其是存在腸腔狹窄、內鏡無法瞭解狹窄段口側情況時,影像學檢查不可或缺。

3. CD疾病不同階段的檢查選擇:

診斷CD時,尤其是對小腸型和小腸-結腸型患者,推薦同時行內鏡和影像學檢查,以全面評估疾病特徵和嚴重程度,並可作為未來隨訪對比的基礎。對CD緩解期患者,可採用內鏡、影像學檢查隔年交替的方式隨訪。

指導意見撰寫者(排序不分先後):

鍾捷、顧於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張寧、陳旻湖(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梁樹輝、吳開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譚蓓、楊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溫忠慧、王玉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張冰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參與本專家指導意見討論與制定單位及人員(按姓名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陳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何瑤(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學良(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玉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楊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葉梅(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張紅傑(江蘇省人民醫院),鄭長青(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鍾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志謝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葉梅、北京協和醫院譚蓓在本指導意見的文字修飾方面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在此深表感謝

利益衝突

所有作者均宣告不存在利益衝突

參考文獻略

TAG: 內鏡CD檢查IBD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