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Takotsubo綜合徵以左室短暫的區域性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徵,類似心梗,無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或斑塊急性破裂的血管造影證據。在大多數患者中,區域性室壁運動異常可超出單個心外膜冠脈灌注的範圍。Takotsubo綜合徵常表現為心電圖的ST段抬高。本病例介紹了一例Takotsubo綜合徵患者,其心電圖呈現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三角形QRS-ST-T樣或 λ樣改變,是一種罕見的心電圖異常,目前已發現其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期的不良預後相關。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病例簡介

67歲女性,無既往病史。在近親葬禮上過度悲傷,4天后,因“突發胸痛和呼吸急促”到當地衛生中心就診。

表1 患者症狀時間軸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在當地衛生中心,其血流動力學狀態在幾分鐘內惡化,血壓降至60/30 mmHg,胸痛加劇,肌鈣蛋白T升高。心電圖顯示,前壁及下壁導聯廣泛的ST段抬高,缺血3級。無心臟雜音,但肺部有細小的捻發音,懷疑心臟水腫。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圖1 健康中心及入院時的心電圖

該採取怎樣的治療策略?

給予替格瑞洛、依諾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療,並立即送往醫院進行直接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在到達醫院時,患者發生劇烈胸痛,血壓為60/30 mmHg。心電圖顯示所有心前導聯和下壁導聯均出現了廣泛的ST段抬高。在II、III、aVF及V3–V6導聯ST段抬高呈三角形或λ形改變。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為75%,超聲心動圖顯示射血分數為20%。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圖2 左冠狀動脈造影

患者反覆出現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率為165 bpm。在室速發作期間,患者意識喪失,不需要進行電覆律。

在進行緊急冠脈造影的過程中,由於懷疑左主幹閉塞,立即將7-Fr的引導導管放入左冠狀動脈。

令人驚訝的是,患者並未出現冠心病跡象。冠脈血流輕微減少(TIMI II),這很可能是因為嚴重的低血壓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除外左主幹或左前降支的斑塊破裂或血栓形成。結果顯示冠脈完全正常。因此,停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療。

因懷疑Takotsubo綜合徵,患者被轉入重症監護室。使用無創呼吸機,靜脈滴注左西孟旦及靜脈注射速尿進行心源性休克的治療。口服300mg胺碘酮,靜脈注射利多卡因1200mg/24h,並口服30mg利多卡因治療反覆的室性心動過速。

肌鈣蛋白T升高的最大值為500 ng/L(

患者的心電圖呈三角形QRS-ST-T(TW)心電圖改變,血流動力學紊亂,仍有反覆的非持續性室速。

超聲心動圖顯示,患者呈典型的心尖球樣改變,射血分數為20%,左室心尖部有血栓形成,如圖4。以100 mg*2 s。c進行低分子肝素治療。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圖3 左主幹和左前降支的OCT掃描結果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圖4 患者在重症監護室的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

注:左室心尖部有血栓

考慮讓患者進行左心室機械輔助支援治療,但患者所在醫院並沒有這類裝置,然而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紊亂,轉診至最近的可行醫院並不安全。若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則考慮使用LUCAS胸外按壓系統進行轉運。

值得慶幸的是,在幾天內患者的病情穩步好轉,一週後出院,射血分數已升高至35%。由於患者存在血栓,因此在最初入院期間便應用華法林。在住院的第6天,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達到2。0時,停用低分子肝素。

一週內,心電圖顯示的ST段改變幾乎完全消失,V3-V4導聯出現輕微的T波倒置。QRS波較窄,下壁和前壁導聯出現Q波。

隨訪1個月顯示,患者無症狀,射血分數幾乎正常(50%),無心尖血栓跡象。心電圖顯示ST段完全消失,Q波消失,I、aVL和V2-V6導聯的T波倒置,如圖5所示。

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樣改變,你可能沒見過!

圖5 隨訪1個月後的心電圖

2個月後,心臟磁共振成像檢查顯示,血栓已溶解,僅發現輕度的心尖運動功能障礙和晚期增加,與Takotsubo相符。停止華法林應用。

9個月後,患者症狀完全消失,但心電圖仍顯示V2-V6導聯T波倒置。兩年後,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完全正常,患者僅應用β受體阻滯劑。

病例討論

在疑似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患者中,Takotsubo綜合徵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發現。既往研究表明,Takotsubo綜合徵的住院死亡率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似。20%的患者入院時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15%的患者需要進行藥物或機械迴圈支援治療。心電圖顯示ST段抬高、ST段壓低和/或T波倒置。如果出現ST段抬高,則推薦進行急診冠脈造影,以除外急性冠脈閉塞。

STEMI患者的嚴重缺血(3級)可使QRS波末端變形,S波消失或J點/R波比值≥50%,且與預後不良相關。截至目前,在6例Takotsubo綜合徵患者中報道了ST段下斜型或λ形抬高的形態。在5例有這類心電圖表現的患者中,患者的平均射血分數為32%,所有患者均有院內併發症,包括心源性休克,且2例患者因難治性心源性休克在院內死亡。有趣的是,入院後6h,患者的ST段抬高幅度最大。在本病例中,患者在達到醫院時的ST段抬高同樣較在衛生中心時的更為嚴重。

這種心電圖模式並非僅出現在STEMI和Takotsubo綜合徵患者中。在一例年輕的無缺血的非典型Brugada綜合徵男性患者中,下側壁導聯同樣出現過類似的心電圖模式。這種心電圖模式與多形性室速、室顫和心源性猝死相關。

在STEMI患者中,3b級缺血常用來描述這種現象,其通常被認為是嚴重心肌缺血的標誌。Aizawa等報道了一種類似的心電圖模式(下斜型ST段抬高伴T波負向),其為急性心梗期間室顫的預測因子。

結語

在Takotsubo綜合徵中,罕見的三角形QRS-ST-T或λ樣的心電圖改變與心源性休克和室性心律失常相關。

醫脈通編譯自:Tuukka Joki, Kjell Nikus,Jari Laukkanen。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triangular QRS-ST-T waveform’ pattern: a marker of severe haemodynamic compromise in Takotsubo syndrome—a case report。European Heart Journal - Case Reports。 2020; 4(3): 1-6。

TAG: ST患者心電圖takotsubo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