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腸綜合徵患者輔助受孕後在上海九院產下龍鳳胎,十年前腸壞死曾多次手術

短腸綜合徵患者輔助受孕後在上海九院產下龍鳳胎,十年前腸壞死曾多次手術

“我的雙胞胎寶寶馬上要滿100天了,發來照片是為了謝謝九院團隊!”今天(12月2日),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幼生、婦產科主任趙棟、產科戴志遠主任醫師、輔助生殖科王瑤主任醫師等同時收到他們曾治療過的莀女士發來的照片和簡訊。

原來,十年前,莀女士因“腸繫膜囊腫”進行腸繫膜囊腫切除術,術後發生腸扭轉導致腸壞死,在外院行腸切除術,術後被診斷為“短腸綜合徵”。

2012年,莀女士又因“小腸吻合口狹窄”於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接受了小腸切除吻合術。兩年間,莀女士經歷了3次腸道手術,不幸成為了一名需要依靠腸內聯合腸外營養維持的短腸綜合徵患者。

多方打聽下,她找到了國內外在小腸領域頗有建樹的李幼生主任。在李主任團隊的精心治療下,莀女士終於擺脫了腸內、腸外營養,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

短腸綜合徵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廣泛小腸切除或曠置後,腸道有效吸收面積不足,殘存的功能性腸管不能維持患者的營養或兒童生長需求,並出現以腹瀉、酸鹼/水/電解質紊亂、以及各種營養物質吸收及代謝障礙為主的症候群。

2016年,莀女士結婚兩年,一直無法成功受孕。遍訪名醫,吃了很多中藥、西藥調理身體,但始終未能懷孕。由於經歷過多次外科手術,盆腹腔嚴重粘連,當時多家醫院都拒絕了她做試管嬰兒的請求。

2017年,得知李幼生主任已調崗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莀女士就追隨李主任來到上海九院求醫。在李主任的推薦下,她找到了九院輔助生殖科王瑤醫生,在詳細瞭解莀女士的複雜病情後,王瑤醫生與莀女士夫婦商定了治療方案。

2018年8月,王瑤醫生為莀女士成功取出6顆卵子,並全部體外受精成功,凍存了下來。雖然有了凍胚,但莀女士身體病灶依然存在,腹腔包裹性積液、腸粘連、膽囊結石、卵巢畸胎瘤、輸卵管積水……一系列問題都是懷孕道路上的攔路虎,莀女士覺得進退兩難!

在王瑤醫生的推薦下,她又來到九院婦產科主任趙棟醫生的專家門診就診。2019年3月,李幼生主任和趙棟主任聯合為莀女士進行了“膽囊切除+腹腔鏡切除畸胎瘤、輸卵管結紮術”,術後恢復順利。

今年年初,在調整一年多後,莀女士成功移植了兩枚胚胎,但喜憂參半。自身短腸多年,懷孕對營養的需求更高,以及雙胎要面臨的各種併發症和生產等各種難題,讓她焦慮萬分,甚至想到減胎。在諮詢李主任和趙主任後,莀女士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不做減胎手術,繼續妊娠。

孕後期的每一天都是煎熬的,莀女士經歷了妊娠期肝功能異常、低蛋白血癥、低鉀等狀況,在當地住院治療1個月後,於孕30週轉到九院北部院區繼續保胎待產。

今年9月3日,孕32+6周,早飯後,莀女士突發頻繁宮縮,得知訊息,戴志遠主任醫師和趙棟主任醫師立即從位於黃浦區的九院南部院區(黃浦區製造局路639號)緊急趕往位於寶山區的北部院區,李幼生主任得知訊息時正在趕往機場出行會議途中,也立即掉頭緊急趕往。

當天上午10:22分,戴志遠主任、趙棟主任聯合為莀女士進行急診腹膜外破宮產手術,李幼生主任在旁為這位特殊短腸患者保駕護航。手術很順利,兩個寶寶在新生兒科的精心護理下發育良好,20天后安全回家。

李幼生團隊治療的患者中,迄今已有5位短腸綜合徵媽媽成功懷孕產子。李幼生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黎介壽,從事短腸綜合徵的臨床及基礎研究30餘年,牽頭制定了國內第一個短腸綜合徵專家共識《中國短腸綜合徵診療共識》;2020年編譯並出版了《短腸綜合徵實用處理流程》,由李幼生主任主編的《當代短腸綜合徵治療學》將於2021年年底出版。

作者:唐聞佳 徐英 徐佳文

編輯:唐聞佳

圖源:受訪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女士短腸李幼生主任綜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