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毒五月,是指

農曆5月;

6月21號(夏至)正式進入農曆五月,也正式進入最熱最溼的毒5月。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農曆五月百病氾濫,故有“毒月”之說。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講得明白“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意思是:

夏季,陽氣向上向外散發,天氣燥熱,而地下的陽熱反而虛少,因此顯得相當陰冷(比如井水)。人也一樣,陽氣浮在體表,臟腑虛寒,表現的心煩口渴,飲食起居稍不注意就會生病。

特別是進入五月之後,氣溫回升較快,雨水多,溼熱之邪較盛。

內因:

一旦溼熱阻滯氣血經絡,就會出現人體代謝受阻、氣血欠暢、濁邪停滯而百病生的窘況。

外因:

而這時氣候溼熱,容易滋生各種病菌(長江中下游的去已經入梅雨季節),進一步加重疾病的傳播。

因此,

民間有“毒五月”,“端午九毒日”之說。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毒五月的原由,

是這個月:

最 熱

最 溼

最 虛

病 菌 多

端午九毒日又是怎麼回事?

是說在毒五月裡,有9天最毒的日子,以端午為最。

《奉天通志》上說:「二午相屬為火旺之相,

過旺

則為毒。」

中醫講究“和諧中道”,認為“太大,太過,或者過旺。。。。”都是對身體有損傷的,是應該回避的。包括白酒:“味苦甘辛,大熱,有毒。”

2020年九毒日:

農曆五月初五(6月25日)端午

初六(6月26日)、初七(6月27日)、

十五(7月5日)、十六(7月6日)、

十七(7月7日)廿五(7月15日)、

廿六(7月16日)廿七(7月17日)

九毒日實際上就是位理學上的“虛”日,這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適合修身養性,

切記做耗洩性的活動:

寒涼食物、流大汗、房事……

我們怎麼安然度過“毒5月”呢?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1、一杯茶

溫中養胃,祛虛寒

對於身體虛寒的人來說,在溼熱的毒五月裡,最好的飲品還是姜棗茶(或者艾草茶),喝薑茶可以宣發肺氣,幫助我們把病邪驅趕出去,同時兼有溫中養胃,充實下焦的作用,腎水不虛寒,上焦的虛火也就下去了。

溼熱的毒五月保護好脾胃,就是保護好了國土,保護好了根本;經過了整個夏天,身體再虛,也會馬上回復。

夏季健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回避“冰鎮寒涼食物”,早上吃醋泡姜或者喝姜棗茶,大多數的小姑娘身體偏陽虛,特別是在空調房間,喝姜棗茶最好!

酸梅湯最適合身體虛或者陰虛火旺盜汗的人喝;夏天喝姜棗茶和酸梅湯不矛盾。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2、一碗粥

健脾補氣,固表止汗

溼熱的毒五月,流汗多,消耗大,加上中焦脾胃虛,消化弱,也不思飲食,所以身體虛。

這時我們可以煮碗

黃芪粥

,給自己補氣補虛,健脾胃,增加身體抵抗力。

把20克(一人份)黃芪洗淨,

用清水浸泡40分鐘,然後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煮40分鐘,然後過濾出藥水;還可以加水再煮一次,把所得藥水混合在一起,再用這個藥水煮粥。

我們煮

艾葉雞蛋

吃也很好;雞蛋也是很好的補虛食物,和艾葉一起煮還起到溫中祛溼的作用。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3、一盆湯

驅寒又祛毒

艾葉泡澡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溼逐寒、消腫散結的保健之功效。

找一個休息日的白天,先喝一杯姜棗茶;再用50克艾葉煮水,兌入溫水中,泡個澡,出點汗,擦乾身體,再迷糊一覺,這是端午9毒日養生之大美!

水溫以40度為好,水溫太高,出汗多適得其反。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4,一個窩

排寒,祛溼熱,睡得安

每天拍打膕窩2次,每次左右各5-10分鐘。

我們的艾友都知道拍打膕窩排寒祛溼熱好,很多艾友拍打幾次後說,怎麼腿腳更寒了,堅持拍打一段時間五心煩熱的情況也好轉了。但是怎麼會睡得安呢?

拍打膕窩不僅調理腎臟,關鍵可以促進膀胱經及三焦的代謝能力,溼熱去了,寧心安神,就可以安然入睡。

毒五月將至,5個小方法,讓你安全渡過全年最熱、最溼、最虛的日子!

5,一根條

先天后天同補

艾灸:中脘穴、關元穴

每次每穴各20分鐘,艾灸2天休息1天;用2個單孔竹製艾灸盒扣在穴位上施灸,簡單有效。也可以隔姜灸這2個穴位各7壯。

中脘穴為八會穴之腑會,也就是艾灸中脘穴補六腑,同時它也是胃的募穴,補後天脾胃的功力極大!那些脾胃虛寒或者溼熱的都可以灸中脘穴。

關元穴藏著人體的真陰真陽!關元穴也是小腸的募穴,所以也是一個強心的大穴,在溼熱的毒五月里人的心臟負擔也大,灸關元穴很好。

點個

在看,

一起安全渡過毒五月!

TAG: 五月溼熱棗茶端午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