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傑教授:複雜冠脈造影病變的最佳化介入策略

長白山介入論壇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冠狀動脈鈣化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40-4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50%,60-69歲人群中的發生率為80%。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越高,通常伴有鈣化的機率也越大。高齡、脂質代謝異常、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慢性腎病、腎透析及高鈣血癥的患者是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高發人群,而且其病變的鈣化程度較嚴重。

北京安貞醫院周玉傑教授

以“

複雜冠脈造影病變的最佳化介入策略

”為題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管腔狹窄程度和鈣化發生、程度正相關,不同型別斑塊中鈣化形態和程度差異大。無創影像學(CT,Agatston)、腔內影像學(OCT,VUS)評價冠脈鈣化特點與冠脈斑塊型別和臨床結局有關。目前的治療除了常規的手動治療以外,冷鐳射也是重要的治療方式。

有研究結果顯示,"碎石"技術首次臨床研究結果滿意

。與其他消斑技術相比∶遠端栓塞、血管損傷風險小,對導絲操作要求較低。住院期間MACE發生率為5。8%。該研究表明血管內碎石治療冠脈嚴重鈣化病變手術成功率高,併發症少。碎石術產生的大塊鈣碎片留在原位。DISRUPT CAD Ⅱ研究中沒有觀察到結石成形術中出現慢血流/無複流的事件。

有研究顯示,軌道旋切術與冠脈旋磨術的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相似

,軌道旋切術具有較高的夾層和器械誘發穿孔的發生率。無複流為常見併發症,ORBIT-I研究以及真實世界中的無複流或慢血流普遍存在,鈣化積分值越高,越容易出現無複流現象。

PIE-2R組合模式-CHIP是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療新策略。OCT評估準分子鐳射冠脈斑塊消蝕術(ELCA)治療與支架周圍鈣化相關ISR的有效性顯示,由於支架周圍鈣化導致的支架膨脹不全的患者,使用ELCA治療ISR與短期預後更好相關(較大的管腔和支架面積);OCT發現使用ELCA處理的支架周圍鈣化出現斷裂更多,尤其是使用對比劑沖洗的ELCA。ELCA可能是急性和慢性支架膨脹不全的一種合理的預處理方法,然而,手術併發症並不罕見。

ELCA相較於球囊無法透過的CTO的優勢包括,鐳射導管透過性好,相比小球囊適合於複雜的解剖情況更好的控制推進的精確性;鐳射束的能量選擇與導管型號選擇可調節(小球囊無法調節相應引數)。

ELCA 應用於CTO-PC的技巧:

導絲透過CTO病變後應用ELCA ;推薦0。9 X 80 的鐳射導管;在銷蝕過程中緩慢推進鐳射導管(0。2-0。5 m/sec);緩慢推送注意穿孔、夾層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消蝕過程中注射生理鹽水;銷蝕過程中推注造影劑以增加銷蝕效果需謹慎使用。

剪輯精彩影片以饗讀者

周玉傑教授:複雜冠脈造影病變的最佳化介入策略

TAG: 鈣化ELCA冠脈支架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