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跟師,如何才能學到真本事?

中醫書友會第294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

導讀

:從作者分享的跟師訣竅中,已然隱約看得見他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地學習中醫的過程。像他這樣跟師,才真正沒有浪費跟診熊繼柏老先生等這樣難得的機會。我相信有過跟師經歷的同學對他的訣竅一定都深有體會,我們要向他學習。(編輯/王超)

跟師有訣竅

作者/尹周安

俗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習中醫也不例外。我求學於杏林學府已近七載,先後受我校趙國榮老師(我現在的導師)、彭堅老師、熊繼柏老師等前輩的指點。我能夠在短短几年順利邁進中醫的大門,一則得益於幾位恩師教導有方,二則得益於我的跟師有法。在此,我談談跟師的幾點體會。

01

跟師前的準備

首先是思想上必須做好吃苦的準備,有時候跟師半天,人就達40~50人次,加班是家常便飯;從病例書寫,到望、聞、問、切四診的完成,到最後處方的記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全心投入,如果沒有吃苦的精神是很難堅持下來的。因此,要“勤”字當頭。

其次是做好預習。古人云“溫故而知新”,跟師之前必須溫習一下方劑和中藥或是老師主攻方向的有關書籍,特別是常用的方藥必須爛熟於胸中。

用方如用將,用藥如用兵,方藥不熟,臨床之際別說自己單獨考慮用方用藥,就連老師的處方已經開出還不知是出的何招(某個主方),這樣就很難跟上老師的思維和看病的節奏,很難和老師達到“心有靈犀”的境界。

這就要求我們養兵千日(熟背方藥),方能用兵一時。彭堅老師熟記的方子達3000餘首,熊繼柏老師年過六旬還能熟背《醫宗金鑑》。

我在本科階段就啃下了1500餘首常見方劑,現在想起來真是受益匪淺。即便如此,每次門診之前我總要溫習一下方劑和中藥,這樣跟師上門診就沒有太多方劑障礙,跟師學習的興趣自然高漲,跟師的收效也會更快。

01

坐堂時的要領

一要勤於動手

。這裡強調的是中醫的動手能力,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鍊。

在望診上,彭堅老師常言:女性面色黧黑,色斑滿布,非婦科慢性炎症,便是內生腫塊(包括良性囊腫、結節、肌瘤,甚至癌塊),這確實是經驗之談,驗之臨床,八九不離十。

再如“治小兒外感熱病,看舌之後必察咽喉”,咽喉為“至陰之地”,對於鑑別寒熱虛實有重要意義,如咽喉紅腫,為有實火;紅而幹,為陰虛;不紅不腫,為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為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疼痛卻全身表現為寒證,則為真熱假寒等等。

至於脈診,在臨床上更要細心體會,最好在切脈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從浮、沉、數、遲、弦、細、洪脈等幾種常見的、簡單的脈象入手,重點掌握脈象特點。

如浮脈的特點是表淺,輕取即得,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其次,學習切脈好比打球,強調“手感”,必須持之以恆,經常有意識地訓練,久而久之,必有所悟。

我第一次跟著衡山縣中醫院胡新民老中醫上門診時,他指著一位高血壓的老人要我把脈,看是什麼脈象,書本上的20幾種脈象的特徵我都能脫口而出,《瀕湖脈訣》我也熟讀過,可是一旦上臨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難明”,硬著頭皮說“脈好硬,像繃緊的繩子一樣”,胡老笑著說“像繃緊的繩子不就是弦緊脈嗎?”

我才恍然大悟,弦脈不就是“端直以長,如按琴絃”嗎?從此以後對於弦脈就不陌生了,而且體會到見到中老年人弦脈,特別是左關脈弦勁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陽上亢,甚至肝風欲動的前兆,必須大劑量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之品方可防患於未然。

問診應講究技巧,跟師學習就要學會老師問診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初上臨床時往往按西醫詢問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細,可是問過之後頭腦中卻一片茫然,後來不斷地模仿老師問診才有所體會。

中醫問診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憑醫生的理論水平和臨床功底。問診主要是確診某病某證或排除某病某證。如外感咳嗽,首先問“咳了多久”是為了鑑別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外感咳嗽病程短,治在肺;內傷咳嗽病程長,其治重在脾腎。

問“是否咽癢、咽痛”是為了鑑別外感風寒咳嗽還是外感風熱咳嗽,問“是否有痰及痰的顏色”也是為了鑑別是風寒、風熱,還是痰溼、痰熱。證型不同,用方迥異。

二要勤於動筆。

記錄的原則是能詳則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後查閱。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於疑難病、罕見病則要詳細記錄。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收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溫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辦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思考老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後考慮這個病是什麼證型,該用什麼主方,怎樣加減。然後看和老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則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老師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則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裡,請老師指點迷津。

有時候老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則更要仔細揣摩。

最後,要大膽和老師交流。本科時,每當我對中醫信心不夠或是心浮氣躁時,我總是找老師談心。

趙國榮老師強調:“治療外感熱病,傷寒不能不學,溫病不能不看,旁參各家,只有這樣才能如魚得水。”

熊繼柏老師則告誡餘輩:“經典著作必須爛熟於胸中,臨證時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彭堅老師更是反覆強調年輕人要“用心讀書,用心看病,用心總結,用心做人”。這些讀書、臨證、做人的經驗之談是我在課堂以及書本上很難學到的。

03

侍診後的總結

跟師臨證後不等於學習的終結,而是學習的繼續和深入,要用心總結,這是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很好方式。

首先應整理當天的病案,或補充沒有來得及記錄完整的病案,或反覆推敲老師如何用方用藥。不懂之處,或在資料在書中求索,或登門拜訪求教於老師。

每天還要把老師的病案歸類,或按時間順序,或按頁碼,或按病種,總之就是便於以後查詢和溫習。其次是帶著問題和目的去讀書。我很贊成古人的那種讀書方法,“猛火攻,文火煮”,“白天臨床,晚上讀書”,當我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讀書時印象就更深刻。

跟師數載,感概頗多。我深深感到這幾年跟師學習對我中醫思維的形成、中醫專業思想的樹立,甚至在醫德的塑造等方面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TAG: 老師跟師中醫外感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