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越來越高發,這是怎麼回事?

現代醫學無法解決此病,那麼,中醫有辦法嗎?本文細加分析。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通常3歲前起病,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其以社會交往和語言交流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覺障礙、情感異常和智力低下等症狀。

今時現代醫學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那麼,對於孩子們的康復與未來,現代醫學又將如何保障呢?就臨床所見,目前現代醫學並無明確的治療方法。雖然搞了一個兒童康復醫學,但針對兒童孤獨症的康復並沒有明顯的起色。那麼,中醫有辦法嗎?

自閉症越來越高發,這是怎麼回事?

一、兒童孤獨症越來越高發

全球範圍內孤獨症呈上升趨勢,2004年美國患病率為1/166,但2020年這一數字上升到1/54。國內沒有孤獨症的大規模流行病資料,但根據由賈美香主編,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與北大醫療腦健康聯合釋出的《2020年度兒童發展障礙康復行業報告》推測,國內孤獨症患病率約為0。7-1%。

為什麼兒童孤獨症越來越高發?我的理解是,當與今時社會過大的壓力、焦慮、緊張等因素必有相關性。這些都是負面心理,容易造成心主神明的功能受損。父母處於負面心理之中,在這樣的條件下懷孕,其孩子亦會遺傳同樣的負面心理,表現在心神上,就是心不主神明,君火不明,智慧不生。

另外,由於濫吃寒涼,或過用寒涼藥物,或其他因素導致家長的體質普遍偏於虛寒。虛寒體質者生出的孩子亦將偏於陽虛,表現在心陽上,則心陽不振,君火不明。

二、中醫對於兒童孤獨症的病因病機分析

中醫典籍中無“自閉症”病名,但可見於“呆病”“清狂”“無慧”“視無情”“五遲”“胎弱”等描述中。

自閉症越來越高發,這是怎麼回事?

學者普遍認為,兒童孤獨症的核心病機是:先天不足,腎精虧虛,導致心竅不通,神失所養,肝失條達,升發不利,其病位在腦,同心、肝、腎三髒有密切關係。

一則,病因分析

臨床所見,兒童孤獨症患者往往生長緩慢,身材矮小,囟門遲閉,骨骼痿軟,這與精虧髓少,骨骼失養有關。而智力遲鈍、動作遲緩,這與腦髓不充有關。

孤獨症兒童常見於母孕期間感受外邪,跌僕損傷,精神刺激,誤服藥物等損傷胎元;或父母健康欠佳,孕母素體虛弱,高齡妊娠導致胎兒稟賦不足。以上諸多因素都可以導致先天腎精不足,腦失所養。另外在分娩過程中,如果產程過長或胎吸、產鉗等工具使用不當,亦可直接損傷元神之府。

二則,病位在腦,腦通於腎

中醫認為,孤獨症病位在腦。腦居顱內,由髓彙集而成。《內經》明言:“諸髓者,皆屬於腦。”《內經》認為:“頭者,精明之府”。

明代大醫李時珍更是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並謂:“腦實則神全,神全則氣全,氣全則形全,形全則百關調於內,八邪消於外。”

清代大醫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也說:“靈機記憶不在心在腦。”

腦與腎相通。《醫方集解》:“人之精與志皆藏於腎,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於心,故迷惑善忘也。”若先天腎精不足,導致腎精虧虛不能化髓充腦,神明用之不足,元神不得滋養,而發為精神活動異常。

可見,古人早已經認識到腦與精神活動的密切關係。腦主宰生命活動,人的視、聽、言、動及思維感覺記憶等均與腦的功能有關。若腦失所養,則神機失用,就容易出現孤獨症。

三則,與心相關

中醫將兒童孤獨症歸屬為神病範疇。進一步說,兒童孤獨症與心有關,嚴格地講應是心神,或稱識神。

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以及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是“神”的具體表現。《內經》明言:“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這一切都強調了心在主管神志,思維活動方面的重要性。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表現為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考靈活,反應敏捷。心主神志功能不正常,表現為神志不寧,反應遲鈍,精神萎靡等。

心主神明,心主“任物”及“處物”。人之所以能產生智慧,源於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的心智慧成長,能認知,源於心中所含的君火明亮。而兒童孤獨症的根本病機即在於君火失明,導致心智不能成長,缺乏認知。

孤獨症兒童不認親疏,表情淡漠,不喜交際,聽而不聞,言語重複,語難理解,行為怪異,興趣狹窄,貌聰無慧等表現皆因心神失養所致。如氣鬱化火,火熱內擾心神,則失眠,甚則狂躁。如氣鬱生痰,痰濁上蒙心竅則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言語不清,喃喃自語、舉止失常。

另外,心開竅於舌,又稱“舌為心之苗”、“舌者,聲音之機也”。心氣通於舌,舌才能柔軟靈活,語言流利。若心神失養,經脈不通,則舌強語謇或失語等。在孤獨症兒童表現為少語、錯語、無語、發音不清等症狀。

四則,肝失疏洩

肝應於木,木主生髮。且肝的生理功能是主升、主動,主氣機的暢達,生髮對兒童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

顯然,兒童孤獨症患者的肝木生髮無力,表現出來的就是兒童生長髮育遲緩,內心及行為上的內向、孤獨,最終導致自我封閉的狀態。

肝主疏洩,具有條暢氣機和條暢情志的作用。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氣機條暢,心情開朗。肝失疏洩則肝氣鬱滯,心情抑鬱難解。反之,在反覆、持久的異常情志刺激下,亦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導致肝氣鬱滯。

孤獨症兒童由於其特殊的行為方式,在生活中會不可避免地被動接受大量批評和指責,給心理乃至身體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種不良的精神因素刺激,造成患兒肝氣鬱滯,進一步影響肝失疏洩的功能,肝失疏洩日久,還會影響後天脾胃的生理功能。

臨床上肝失疏洩往往見於得病初起,表現為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悶悶不樂,病情隨情緒變化而波動;病程日久,情志不遂,肝鬱化火,則性情急躁易怒,肝火上攻頭面而見面紅目赤,熱盛耗津則便秘尿黃。

再者,肝開竅於目,肝的經脈上繫於目系。因此肝的功能也可以反應於眼睛的活動狀態。孤獨症兒童目不視人,缺少目光對視,主動迴避眼神的表現,也都可以認為是肝失疏洩、升發不利的表現。

五則,脾虛生痰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氣健則化源充足,氣血盛實,臟腑安和,九竅通利,故神智清晰、反應敏捷。若脾胃虧損則運化津液功能失調,聚而成痰,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痰濁上泛則矇蔽清竅,清陽不升,腦失所養;痰濁入於心則心神失養,神明擾亂,故而出現行為怪異等諸多異常表現。

兒童孤獨症患者多有行為怪異、動作笨拙、反應遲鈍、智力障礙等症狀。正所謂“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病人的症狀表現紛繁雜亂,當責之於“痰”。

此外,亦有研究發現大多數孤獨症患兒後天脾胃虛弱,普遍存在長期便秘或腹瀉、食道反流、腹痛、偏食、挑食等腸胃問題。

三、兒童孤獨症的中醫治療

現代醫學搞兒童康復教育,這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涉及醫療、康復、教育等多個學科。我的觀點是,這些都是外求,都是治標,而並沒有改善病人的病機以治其本。如何治本呢?

當然是透過醫療手段來調暢病人的心、肝、脾、腎、腦的功能,使之氣機通暢,恢復正常生理功能。

一則,養心補脾

我的理念是,重視應用歸脾湯和養心湯。因為兒童孤獨症的病機以虛為主,重點在於腦虛、腎虛、心虛、脾虛。

心為君主之官,脾為後天之本,用歸脾湯合養心湯為基本方,可以補益心脾。

二則,化痰開竅

孤獨症患兒證候複雜,病情易反覆,多與痰邪膠著難化有關,故治療當以豁痰開竅為要務。

我常應用滌痰湯,並重視用石菖蒲與鬱金。石菖蒲、鬱金合用,方取菖蒲鬱金湯之意。原方主治溼熱痰濁、矇蔽心包、身熱不甚、神昏譫語等症。取其意而師其法,治療兒童孤獨症亦有良效。

三則,補腎益智

兒童孤獨症總不離腎精虧虛、腦髓失充,治宜補腎充髓、健腦益智。

有學者喜用黃精、山藥、鹿角霜、益智仁等藥。黃精、山藥均味甘、性平,功善滋腎填精,符合兒童稚陰稚陽的生理特點。《本草綱目》言黃精可“補諸虛……填精髓”。鹿角霜實乃補腎第一要藥,《本草綱目》言其“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益智仁為補腎良藥,顧名思義,此藥具提高智力之功。

自閉症越來越高發,這是怎麼回事?

四則,平抑肝陽

兒童孤獨症患者病程日久易致性情乖張孤僻,此多因肝鬱氣滯、肝陽亢逆導致,故當疏肝解鬱、平抑肝陽。

我的建議是,可考慮用桑菊飲去杏仁、桔梗、蘆根為基本方,根據病情適當加味。症情輕者可合以鉤藤、決明子等甘涼或微寒之品,清熱而不傷陽。重者則合用夏枯草、丹皮、梔子等寒涼之品。肝鬱化火者則合用石決明等鎮肝降逆,《醫學衷中參西錄》曰:“石決明味微鹹,性微涼,為涼肝鎮肝之要藥。”此外,生地甘寒質潤,歸肝經,既善清熱,又養陰生津,尤其符合兒童“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

此外,兒童孤獨症實為情志異常性疾病,多有心神失守的病機特點,需考慮重鎮安神,可在辨證方中合用磁石、龍骨、珍珠母等礦石類藥,以加強養血寧心之效。

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兒童孤獨症不好治,家長不能急於求效;其二,建議病兒配合必要的康復指導訓練;其三,因病程較長,故臨床用藥宜選平和之劑,以防戕伐正氣;其四,家長要對孩子多些安慰、支援、鼓勵、獎勵、關愛,儘量少訓斥,少施壓,少處罰,讓孩子心情舒暢,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助於康復;其五,建議家長們一定要讀《思考文化醫學》以及《文化處方》二書。其中有關於兒童孤獨症康復的訣竅,讀後自知。

另外,現有臨床試驗表明,針刺能改善自閉症患者的嚴重程度。有研究發現,針灸可以改善兒童孤獨症的症狀。比如,能顯著提高感覺、交往、軀體、自理能力、社會適應性,對極度孤獨、視線接觸障礙、語言重複、強迫性一致、感情淡漠等在3個月治療期間就有顯著改善,患者代詞用錯、理解障礙完全解除。

按以上分析,在孤獨症的針刺治療中,選取的穴位均當與調理心、肝、脾、腎四種臟器與腦的功能關係相關。

我的理念是,建議各取以上四經的原穴,比如,心經取神門;肝經取太沖;脾經取太白;腎經取太溪。配合百會、印堂、素髎、風池、風府、大椎以治腦(後項諸穴可針入稍提插捻轉即出針,不必留針)。再合內關,加強開心竅之功。(董洪濤)

TAG: 孤獨症兒童疏洩康復肝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