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社會化的人,我們能做些什麼:底線不危害人,常態能共情人

作為社會化的人,我們能做些什麼:底線不危害人,常態能共情人

人是社會的產物,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化讓我們由自然人變作社會人,途徑是學習技能(生存)和規範(文明),獲得社會角色和發展空間。

那麼作為社會人,我們能做些什麼?

首要的就是做人,更具體地說就是做個心理健康的人,做個人際互動良好的人。

如何做人成為人人面對思考題,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這個做人是心理活動,看不見摸不著,卻時刻影響人際互動,決定幸福指數,反映心理健康水平。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遇到祥林嫂,你認為會有怎樣的人際互動,又會有何感受與反映呢?

首先是同情。

初次聽到祥林嫂的悲慘述說,命運多難,生活悽苦,孩子被狼叼走,人性“同情弱者”意識油然而生。

這種感受在精神分析中被稱為“移情”,如果是在諮詢室面對來訪者,被稱為“反移情”,由於和來訪者感受一致,準確說屬於“一致性反移情”。

由於我們這種感受基於本能產生,可以稱之為“同情”。當然,同情者,意味著感受較為淺層。

其次是無情。

隨著不斷聽到祥林嫂重複敘說,我們會因其嘮叨而產生厭煩,甚至憤怒,這時同情感變作不同情感受,也就是無情。

這是需要重視的感受,我們為什麼會出現負性感受?

看似很正常,但絕對不是好的人際互動模式。實際上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別人的嘮叨是誘因,激發我們出現各種負性情緒。

具體說,這反映了我們習以為常的人際互動模式,注意是模式,不是偶然,試問自己是否遇事就如此應對?!

這種不良人際互動模式來自幾個方面,一是人格不良,被誘因啟用,二是移情模式導致,我們生活中都有重要他人,過去與這些他人的互動,慢慢形成今天人際關係模式。

其實,

我們當下關係模式就是先天與後天綜合作用的結果。凡是我們自己的不良關係模式,用移情與人格解讀好了。

我們這種感受也是“移情”或者“反移情”,由於和來訪者感受不一致,而是與來訪者生活中重要他人感受一致,因此屬於“互補性反移情”。

由於我們這種感受基於習性產生,是常見的反應,可以稱之為“無情”。

最後是共情。

意識到“我對自己情緒負責”,對方只是誘因,可減少對別人的負性感受,深入思考本質所在,比如祥林嫂為何如此反覆敘說?

再次體會她使人心煩的嘮叨,把以自我為中心變作以對方為中心,感同身受對方的感受。這是她的防禦在自我保護,這是她表達痛苦所能做的事情,她的心理能力只能做到如此,不這樣就會心理崩潰發瘋,網路詞語是“蚌埠住了”。

當然,我們可以說祥林嫂心理健康指數非常低,人格不良,移情模式糟糕,人際互動不良,但是這些評價最好對著自我說,如同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不是批判別人的。

對待別人,我們要用人文情懷理解糟糕言行情緒,這就是共情。

如,表現強勢、攻擊、指責我們的人,是在表達受到挫折“很受傷”(挫折——侵犯理論);愛打岔愛抱怨的人,是渴望“被看見”;討好的人希望被認可;超級理性(太理性)是脆弱害怕(恐懼情緒);易激惹易激動(太感性)是渴望平等尊重幫助(理性需求)。

我們的這種“移情”或者“反移情”,由於和來訪者感受一致,因此又屬於“一致性反移情”。由於我們這種感受基於刻意訓練產生,類似意志行為,需要克服困難,可以稱之為“共情”。

簡單小結,人際互動模式包括移情模式與人格特性,外界不過是我們情緒誘因,根子在自己。由此

情緒反應會是同情——無情——共情,對應的是一致性反移情——互補性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用精神分析術語解釋,這都是我們的移情,轉移過去到現在,轉移他人到對方。

再舉例,假如有人走路踩了我們腳,不道歉還罵人,我們先是憤怒(負性的無情),再是共情。

首先用移情理論解釋憤怒,反應了人際互動模式,把對方作為情緒根源,要求對方負責我的情緒。

其次用反移情理論解釋共情,互補性反移情讓我們憤怒無情,中了對方全套,成為那個他人,一致性反移情讓我們共情,他是人格不良、缺失教養與移情模式導致,真正表達的是“我很受傷”“我很脆弱”“我很害怕”“我知道這很不好,可是我不敢改變,因為不這樣好似沒有柺杖活不下去,我也不能改變,因為沒有人真正幫到我”。

這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重要的不是給出負性評價,而是我們自己能做到什麼水平,我們能否幫助別人一些什麼。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TAG: 移情人際我們感受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