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開啟搜狗搜尋APP,檢視更多精彩資訊

每年一入夏,各位媽媽們碰到一起,就像地下黨接頭一樣神秘,一見面就打暗號:你們報了哪些?

繼而媽媽們開始討論給孩子報了“某某思維”課,相互吐槽課後作業有多難,邏輯思維的題連家長都做不出來,更別提孩子了。

我,作為一個純理科生,出於“盲目智商自信”和好奇便把題目要來看了看。看完後的感受是:呵,妖題,我輸了還不行。為什麼要讓一年級的小豆包們經歷這些?!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然後我隨手搜尋了一下相關關鍵詞,某度出現的前三條結(廣)果(告)如下: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3歲,累了。

因此我決定,今天來聊聊

邏輯思維

那點(說不清的)事兒。

1

什麼是邏輯思維

我問了問媽媽們:你們既然給孩子報了這個課,那你們覺得什麼

是邏輯思維

呢?

她們給我蹦出了一些詞:emmm……有條理、不混亂、推理、判斷、語言組織能力強。。。。。

另外一名資深“娃爸”的回答是:

邏輯思維

就是有套路的思維,跟聰明有很大關係,balabala。。。(我看您是挺有套路)。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其實我也說不清,所以就去瘋狂查閱了一波文獻資料,只能簡要梳理出來這點東西,對不對的嘛……反正是別人發表出來的,我只是CtrlC+CtrlV了幾下。

錢學森教授在《在北京地區第四次思維科學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到,

人的思維有三種:一種是抽象或邏輯思維,一種是形象或直覺思維,還有一種是特異思維(創造性思維)。

對於邏輯思維的定義,研究者們從哲學、邏輯學、數學等等角度都給出過結論,綜合起來,基本可以達成共識的是:

邏輯思維是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嚴格遵守思維的邏輯規則與規律,逐層有序地推匯出結論的思維。

可以看到三個關鍵詞:概念、判斷和推理。

概念

是人對事物的一般特徵和本質特徵的反映,是透過抽象概括得到的。比如,上面對

邏輯思維

的定義內容就是概念;又比如,“由平板、腿和其它支撐物固定起來的傢俱就是桌子”,這也是概念。

判斷

是人對物體或事件的現狀、相互聯絡等,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推斷。

推理

是人們綜合分析一些已有的判斷,從而得到新的判斷,即結論的過程。我們平時說的演繹推理(由一般推論到特殊)、歸納推理(由特殊歸納出一般)、類比推理等等都屬於這一過程。

最終推理出的結論,就是

邏輯思維

過程的結果,這是可以被看到、被評價的。像前面提到的“某某思維”的邏輯題,就是在考察孩子能不能獨立完成這一過程,從而得到正確的結果。

好了,看不懂的理論趴到此結束,以此證明這篇文章是科學且專業的。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2

學前兒童有邏輯思維麼

先說結論:

還真有。

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提出的

認知發展理論

被公認為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

簡單來說就是:

人的思維是隨年齡增長逐漸發展的。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認知發展理論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6歲)、具體運算階段(7—12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2歲以後)。

皮亞傑認為,學前兒童正處在前運算階段

,此階段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性為其特徵的,要讓兒童掌握和理解問題, 往往要依靠具體實物、插圖或表象及形象化語言才能理解,此時的兒童不能進行邏輯推理。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出現,研究者們普遍發現,

皮亞傑低估了兒童的發展速度。

由於知識經驗的積累, 特別是語言的發展, 到了

幼兒晚期, 在其經驗所及的事物的範圍內, 也開始能初步地進行邏輯思維。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3

學前兒童邏輯思維發展過程相關研究

20世紀80年代

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員以3—7歲的兒童為研究物件,用“玩具得獎遊戲”考查了兒童歸納和演繹推理的發展規律。

玩具得獎遊戲:先逐個將玩具放在儀器的圓盤上,然後按電鈕,轉動圓盤,凡鐵製玩具轉到某個一定的地方(盤下藏著吸鐵石)就突然停住,這時圓盤停止轉動,儀器上出現訊號:鈴響、燈亮、跳出一個玻璃球。這就表示玩具得了獎。

結果發現:

3歲兒童基本上不能進行推理活動;

4歲的兒童已經有了推理的意識;

5—7歲的兒童已經可以進行不同水平的推理活動。

3—6歲這一年齡階段是推理過程迅速發展的時期,如果採取有效措施促進兒童推理的發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20世紀90年代

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人員以2。5—6歲的兒童為研究物件,用“推理木棍長短”考查了兒童傳遞性關係推理(A>B,B>C→A>C)的發展規律。

推理木棍長短:彩色木棍9根:黑、白、灰、紅、黃、蘭、綠、紫、橙。在實驗桌上將紅黃蘭3根彩色木棍的一端對齊,間隔5釐米擺好,不齊的一端用白紙板蓋住。告訴兒童:“你看這些木棍,它們不一樣長,因為我蓋住了一頭,所以看不出長短。下面我告訴你。”邊說邊指著木棍說:“紅木棍比黃木棍長,黃木棍比蘭木棍長,我問你,紅木棍和蘭木棍,哪個長,哪個短?”,變換顏色,重複測12次。

結果發現:

3歲兒童開始出現推理意識;

3—5歲是推理能力的發展加速期;

5歲以上的幼兒基本上具備了這種能力。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21世紀

深圳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院院長李紅教授總結了近些年在兒童推理能力方面的相關研究結論,發現在傳遞性推理、因果推理、類比推理和歸納推理方面:(我懶得解釋這些都是啥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查一下,嘻嘻)

兒童在4歲前已經可以推理,但是不穩定,容易出錯;

4歲後的推理能力趨於穩定,但是難以清楚地表達推理過程;

5歲左右兒童已經可以保持高水平穩定推理,並且能夠較好地表達推理依據。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由此可見,中國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從學前期已經開始發展了,

在此階段對兒童進行科學適當的引導和培養是有意義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支援大家去追捧市面上的各類相關輔導課,因為課程內容和難度設定是否合理我們也不清楚,只能奉勸各位家長,不要盲目把孩子扔進去,

多方瞭解,理智分析後再消費才是。

培養學前兒童的邏輯思維有用麼?

參考文獻:

[1] 孟文靜。 論邏輯思維[D]。 內蒙古師範大學, 2005。

[2] 喬燕。 基於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D]。 山西師範大學, 2015。

[3] 朱智賢。 兒童思維的發生與發展[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6(1):1-9。

[4] 楊玉英。 3—7歲兒童推理過程發展的初步研究[J]。 心理科學, 1983(1):30-38。

[5] 李紅。 2。5-6歲兒童的傳遞性關係推理研究[J]。 心理科學, 1997(5):471-472。

[6] 李紅。 中國兒童推理能力發展的初步研究[J]。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 13(5):637-647。

TAG: 推理兒童邏輯思維木棍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