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一、“千年盡露波濤聲,萬古猶存斧鑿痕”

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灣中有一個海島叫蛇蟠島,很多年前就想去那裡看看,一直沒有機會。一直對蛇蟠島這一名稱好奇,這島上有蛇盤踞嗎?有蛇盤踞的洞窟不也太恐怖嗎?有人說

因為島上山勢“相顧盤屈如兩蛇”,所以被叫做“蛇蟠島”。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蛇蟠島是一個被“鏤空”的島嶼,有1300多個洞穴環繞貫穿著整個海島,也叫“千洞島”。這些洞穴入口處多在山頂,入口很窄,洞體越往下後會逐漸變大,相互之間有小洞相連,洞中有洞,洞洞相連,錯綜複雜,形成一個龐大的地下迷宮群。

這個神奇的“迷宮”不像瑤琳仙境一樣是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巧奪天工的採石匠一錘一釺開鑿出來的。古人採用豎井方式開採石頭,上小下大,形成穹窿頂(甕形)洞窟,千年不塌,體現了匠人高超的採石技巧和智慧。

一錘一釺,叮叮噹噹的敲擊聲響了一千年,成就了壯美的“千洞島”洞窟群奇觀。記得采石場,大多是用炸藥把山石炸開,然後石匠再把石頭錘敲成需要的樣子,

但是觸控蛇盤島洞窟石壁,堅硬粗糙,石塊似被一隻神奇的手一頁一頁撕去,彷彿進入時空隧道,聆聽到那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採石文化傳萬古。

採石風險大,開工前,須選擇吉日,舉行拜山神、土地神的

祭拜儀式

,祈求採石大吉大利:一拜石頭求福祿;二拜石頭求財富;三拜石頭求長壽。

開採石板,有一套嚴格的程式。鋼楔子俗稱“麻雀”,採石流程

第一步鑿麻雀孔

,孔的深度決定了石板的厚度。

第二步打麻雀

,將麻雀一個個嵌進孔裡,用鐵錘敲擊。

第三步起石板

,以磅錘輪番敲打麻雀,使巖體四周均勻受力,透過麻雀的擠壓力,使石板像千層糕一樣從巖體上水平剝離。

第四步割石板

,根據建築物件不同需求,將採出來的石板按照規格大小進行分割。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最後是運石,架在洞壁上的木柱和梯子 叫做雲梯或天梯,匠人背扛肩抬石板,沿雲梯向外搬運。

這是工匠將石板從洞內搬到洞外的通道,也是工匠們的生命通道。

出了洞窟的石板,就進入石行(石材貿易業),蛇蟠島上的蛇蟠石,乃江南名石,俗稱“紅石板”。這種石頭堅韌、細膩、容易雕琢,是建築石材的上上之選。藉助當時發達的海運,源源不斷的運往全國各大沿海城市乃至日本、越南、朝鮮等國。

蛇蟠島野人洞有各式石窗展出,三門石窗俗稱石漏窗,是中國藝術石窗的鼻祖,

歷史悠久,造型多樣,雕琢精美,圖案豐富,寓意深遠,福字窗、幾何步步錦窗、文人八寶窗、雙龍戲珠窗、一根藤團壽窗、如意卷草窗等等,可謂"一窗一世界”。

三門石窗是蛇蟠石雕的代表,有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最大的石窗——君子窗,高3。13米,寬2。55米,厚0。28米,採用蛇蟠石,經採板、打磨、畫樣、上樣、雕刻、鏤空、修光等技藝製作,以“梅蘭竹菊”、銅錢以及具有“福”字諧音的蝙“蝠”等圖案組成,詮釋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一扇扇石窗讓我們走進歷史,閱讀人類和石頭的故事,看到傳統的文化內涵與現代製作工藝高度融合,領略一幅幅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的詩意畫卷。

採石遺留的石窟,洞口狹小,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千洞相連,易於藏身更易於逃脫,這樣理想的戰爭堡壘,被海上漂泊的海盜們選中,成為中國少見的“海盜窩”。

二、刀頭舔血瓊波巨浪,花天酒地蛇蟠老營

記得那天蛇蟠島午餐後,我們開著車把整個島先逛一遍,問別人島上好玩的地方,門票如何,說是有三個地方必看,滑泥公園、海盜村、野人洞。滑泥公園,可在泥塗上抓海鮮,但是一身的泥巴,應該是夏季的首選專案,只能留待以後有緣再來了,不過,滑泥公園洞口巖壁上爬著的那些個舉著大鉗子的招潮蟹,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真是吸引人啊。

在飛豬裡買好門票,一刷商家發過來的二維碼就可以進入景區,又快又省錢。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海盜村。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蛇蟠島的海盜村是國內唯一的海盜主題的歷史景區,

進入海盜村,迎面是一組五人石雕群,名之曰

“東海梟雄”

,聽得有導遊在介紹,說是五位海上霸主——石雕前面是孫恩與盧循,後排中間是方國珍,右為王直,左邊戴尖帽子的是鄭芝龍,他是民族英雄,以武力收復臺灣,結束了荷蘭38年殖民統治的鄭成功的父親。

小時候常聽得村人罵人“綠殼強盜”,現在才知道是因為海盜船形似蚱蜢,船殼塗綠色,濱海民眾呼為“綠殼”。

洞窟前環繞著一汪碧水,養著一群群的金魚,走過棧道,我們先去拍流金瀑,瀑水似珠子灑落,然後坐一坐

海王寶座

,那寶座巨石雕鑿而成,背靠大山,穩如泰山。往右進入鯊魚灣,有獨眼海盜將你凝視。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印象裡,那些兇猛的海盜都是獨眼的,似乎不獨眼就做不了海盜王,既然連眼睛都被毀,那還有什麼狠事幹不出來,奪人錢財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其實,海盜帶上眼罩並不是因為一隻眼睛瞎了,而是為了保證一隻眼睛始終適應黑暗。在甲板底無光的黑暗中,只需把眼罩換到另一邊,就可以馬上在黑暗中恢復視力。

鱷魚島上,爬著一條條石雕鱷魚,似乎堅硬的盔甲下那柔軟的身軀在蠕動著,在它們仰起的頭頂,一隻猛虎張著血盆大口如離弦之箭縱下山來。我以為這就是

山海會盟

雕像的含義,其實,真正的

山海會盟

,是指海盜的誘發多與海禁及統治者的暴政有關,走投無路的百姓入海為盜,在山海間會盟,充當二政府,上演出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話劇。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進入洞穴,有火焰門,有

水牢房

,好些遊客走入水牢,想要體驗被囚禁在黑暗陰溼狹窄的水牢生活,有浙東海上起義孫恩盧循行軍路線圖,有

聚義廳

,石窟空曠,紅光打在一面光滑的石壁上,白色圓形底上寫著紅色的“忠”字,還有一個石窟上寫的是“義”字,兩旁石壁排列著熊熊燃燒的火炬,仔細看去,原來那火焰是紅布綢呢。有王直館,有海精方國珍像,有

盜亦有道

的幫規戒律,那是殘暴的海盜人性化的一面。

因為政府沒有能力管理大海,只能海禁,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海盜則是在夾縫中從事海上貿易,是海洋開發和海洋經營的先驅。

你看,那隻大鯊魚張開有著鋒利牙齒的大嘴,想把那章魚的爪子吞入,章魚那麼多的爪子貼著石壁,與那鯊魚作著鬥爭,還有海豚池,

那些個海洋生物,在這一個個的石窟中定格。蛇盤島石雕是雕刻藝術家根據留下的洞窟形狀,因地制宜,自出心裁,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雕刻而成的。

走出洞口,有飛虹臺、禿鷲劍龍、靈獸魚山等洞外景觀。然後進入另外一個洞窟,經過一個玲瓏的象鼻門,別有天地,是

北歐海盜

石雕。維京海盜(Viking)就是

北歐海盜

,他們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足跡遍及歐洲大陸乃至北極的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海盜是黑暗中世紀裡最自由、激情、活力的存在。他們與大海搏鬥,在滔天巨浪中沉沒,勇敢頑強、冒險探索、自由征服,他們貪婪、邪惡甚至濫殺無辜,但他們具有現代人渴望的活力、自由和冒險精神,有極強的人格魅力。

經過玲瓏飛渡,說是海盜們外出,這山外就是大海,他們拉繩索於玲瓏山,沿繩索飛渡而下出海。站在山上,遠眺三門灣,水天一色,島嶼隱隱,“海山仙子國”景象盡收眼底。

而蛇蟠島內神秘莫測,機關重重,是海盜穴居和藏寶之地,至今還無人破解藏寶地點呢。

繞著山路繼續走了一段路,又進入一個洞窟,那兒有攀巖運動場,說攀巖是“巖壁芭蕾”,給人以優美、流暢、刺激、力量的感受。還有洞窟音樂演藝廳,洞窟有天然的迴音效果,遠近都可聽到同頻自然立體聲。

再次走出洞窟,走一段石板臺階,有一家四口,丈夫牽著大孩子,妻子抱著小孩子,中國百姓節假日出行早已成為常態。來到

霸王烽火

,此地扼山海之險,曾發生過大小激戰數十次。蛇蟠島易守難攻,成為歷代海盜亡命嘯聚之地,海盜們據守天險,呼嘯山水,蹈海踏浪,刀頭舔血,因此被稱為中國海盜的“老巢”。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最後進入

蛇蟠老營

,那是海盜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醉生夢死生活的地方,裡面有天然洞窟酒窖。那是海盜們用來貯存酒的地方,酒窖恆溫、恆溼、通風、避光、避震,完全滿足酒水特殊的儲藏條件,並且讓酒逐漸的趨於成熟,保持在顛峰狀態,讓美酒的生命更長久。

我與苗姐兩人組合,出遊比較自由,她鍾情於拍照,我則漫無目的的東遊西逛。當我把那形似巨鱷的霸王山海盜村各個角落逛遍回到洞窟廣場時,她卻還在不知哪裡流連拍照。我就那看石碑上刻著東海梟雄的風采介紹。

三、海洋世界我主沉浮,東海梟雄傳奇人生

1、中國海盜 “祖師 ”孫恩

東晉末年,孫恩和盧循領導的海上大起義,從公元398 年至411 年,前後歷時長達13 年,有近百萬人的海盜大軍,轉戰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縱橫東海、南海兩大海洋。如此波瀾壯闊的海上武裝起義,是中國海盜史上所罕見的。

孫恩起家靠的是宣揚“五斗米教”,宣揚相信長生不老,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相信水仙。公元402 年,孫恩作戰失敗投海自殺,餘部由盧循接管。

盧循,“ 神彩清秀,雅有才藝” ,善草隸、弈棋,是個文雅之士,是孫恩妹夫和義軍別帥。孫恩、盧循海上反亂被稱為“ 中原海寇之始” ,後人常稱海盜為孫恩,孫恩是中國海盜的祖師。

2、浙東“海精”方國珍

方國珍是浙東臺州黃岩人,出身貧苦,高大魁梧,堅毅沉勇,力逐奔馬 ,浙東民謠稱其為海精。元朝末年,方國珍被官府逼迫,逃亡到了海上,公元1348 年方國珍海上起兵,轉戰浙蘇,二十年間分居浙東三郡,威行海上,靠劫奪元朝海運皇糧為生,開始了刀口上舔血的海盜生涯,蛇蟠島就成為了他起家的一個根據地。

方國珍在推翻元王朝的武裝鬥爭中起了重大作用,他的勢力曾強大得能與朱元璋爭奪天下。方國珍後歸順朱元璋,降後又反,反後又降,最終被明帝國收服。方國珍投降後,被押到南京軟禁,鬱鬱而終。朱元璋親自設祭,稱為威行海上的英雄豪傑。

3、東南私商領袖—— 淨海王王直

王直,徽州歙縣人,少任俠,多智謀。他本姓汪,因為在海上搞走私貿易風險大,為了避免連累家屬,隱去真姓,改名為王直。明王朝閉關鎖國,實行海禁。王直長期從事海外走私貿易,開闢寧波雙嶼港,他既是海商集團首領,又是海盜魁首。那時江浙海上海盜猖獗,派系多形勢複雜。王直依仗沉著機敏及強大實力,攻滅多股海盜,千里海疆悉歸王直控制。

王直靖海有功,多次上疏請求朝廷開放海上通商貿易,被拒絕,反遭官府水師圍攻。王直突圍逃到日本,重振旗鼓,嘉靖三十一年,即公元1552 年,率龐大的武裝船隊進犯東南沿海,攻城掠地,江浙為之動搖,官軍望風披靡。王直佔據定海,自稱“ 淨海王” ,後稱“ 徽王”。

后王直被誘捕入獄,斬殺於杭州官巷口,至死不屈。王直臨死前預言:“ 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王直是明嘉靖時期徽州商人和東南海商代表人物,東海梟雄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4、明末“ 海上大王”鄭芝龍

明末著名海盜兼大海商鄭芝龍,俊秀奇偉,智勇雙全,音律歌舞,雅有文才。在海上拼搏幾十年,一身商、盜、官三種名份與經歷的人,中國歷史上實不多見。

鄭芝龍通葡萄牙、荷蘭等五國語言,經商海陸中外,壟斷浙閩粵海洋貿易,商行遍佈是本及南洋,富可故國。當海盜時,擁有千艘艦船與十萬部眾,入仕明王朝後控制各種海船萬艘,能號集大海船三千艘,可稱之為世界史上第一個船王。

蛇蟠島採石與海盜文化:來自洞窟的千年迴音|東海梟雄的傳奇故事

TAG: 海盜蛇蟠王直洞窟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