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相較於史書,文學作品以更為生動的方式,表現著每個時代的面貌;而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又不可避免地打上各個時代的烙印。漢朝大一統的帝國統治下,產生了華彩萬千的漢大賦;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下,產生氣象萬千的盛唐詩;宋室南渡之後,詞人墨客的作品,無不帶有家國之悲。

我們從文學作品裡,不僅能夠清晰地看到文人所處時代的風情,更能切身體會作者當時所懷的情感。這大概是文學最大的魅力,透過一首詩,一首詞,跨越時空的人,共一片情。李白的風流飄逸,蘇東坡的豁達,李後主的悲涼、無奈……在一片片流淌千年的翰墨香裡,擷一片相同的相思,悲同一片老去的春光。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古詩十九首》,出自於漢代文人之手,卻沒有留下作者的具體姓名。收錄於《文選》卷二十九,代表了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成就。創作者有很強的文字駕馭能力,明白曉暢的語言,卻準確地表達了作者心中最深的感情。鍾嶗在《詩品》中稱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古詩十九首》,只有十九首,沒有具體創作年代,沒有留下詩人姓名,卻始終在中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不是沒有原因的。作品無論是從內容上,藝術魅力上,詩人以景抒情的方式上,還是從詩歌五言的形式上,都給後世的文人詩,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劉勰:“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一。 尋找心靈的慰藉,保持心態上的平衡

《毛詩序》有言:“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文學作品往往是文人內心情感的一種宣洩,東漢末年,朝廷控制不了地方,各地的地方豪強擁有自己的財力、人力,形成自己的力量,成為後來的諸侯,如劉備、曹操。而具體到每個小地方,又都有自己的地方領導,形成各自的地方勢力,比如荊州的劉表,北海的孔融等。

當時天下大亂,於普通百姓來說,就是過今天沒明天;對於有野心的人來說,就是募集財物,聚一幫人,然後進行兼併戰爭,形成自己的熱力圈;而對於諸多文人來說,就是投靠一個明主,然後給明主出謀劃策。這樣就產生了宦遊子弟,他們為了建功立業,為了步入仕途,就自己去找明主。

然而遊宦並不太容易成功,畢竟不是每個讀書人都有臥龍鳳雛的名聲在外。大多數士子東奔西走,也找不到可以供職的地方。就算萬幸之中找到了可以供職的地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更強大的勢力所吞併了。

因此,當時這些宦遊的文人生存條件並不好,大多數的他們既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成功入仕,還要面臨隨時到來的危險。於是在這種挫敗和飄零裡,他們需要在其它方面尋求慰藉,來保持心態的平衡。

這些文人開始用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志,表達自己的灑脫和不在意,比如《驅車上東門》裡寫道:“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坦率地表達出,詩人要用美酒華有來消遣人生。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二. 遊子思婦的情感

《古詩十九首》不僅寫了離家在外的遊的思鄉之情,還細膩地描寫了留守在家的思婦的相思之情。思婦莫不盼著遠行的人早早歸來,有人一片痴情守候,對遠方捎回的書信,她回時時置於懷裡;也有思婦覺得遊子可能不會再回來,只能安慰自己:努力加餐飯;而有的思婦似乎難以經受寂寞,感嘆“空床難獨守”。

無論是遊子從立功揚名到美酒華服的轉變,還是思婦守候時的埋怨,都在禮教和殘酷現實間徘徊。在社會大動亂的背景下,無論是外出求前程的遊子,還是守在家裡的婦人,都要面對沉重的現實。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三。 嚴酷生存條件下,是對生命存在意義的叩問和哲思

史鐵生: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的建立。那意義本非與生俱來,生理的人無緣與之相遇。那意義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實現,那便是神性對人性的要求。

在朝不保夕的生存條件下,在對理想執著的追求中,在與命運的抗爭中,遊子開始思考生命的真諦,開始啊問關於生的哲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1。 生命的短暫和世界的永恆。比如《回車駕言邁》裡寫道:“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以金石的永恆,反襯人生的短暫。由物及人,作者的情感從金石的長久,來寫人生的有限,讓讀者產生人生苦短的感嘆。

2。 將人的感情和青春相聯絡。《行行重行行》裡:“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女主人公因為遊子長年在外不歸,而產生的思念之情,讓她感覺芳華早逝,產生青春遲暮之感。

3。 得樂且樂,化憂為樂。生命的盡頭,都是死亡,因此“生年不滿百,常懷知歲憂”,在生命終止之前,我們都要面對無休止的煩惱,每天都要面對憂愁。既然活著就意味著無限的憂愁,又何不及時行樂呢。《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詩人從精神層面看透人生和煩惱之間的關係,提出要及時行樂。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四. 遊子詩的獨有特徵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數都是羈旅途中的遊子,他們的生活大多漂泊不定,不僅生活條件艱苦,風餐露宿是常態。而且要謀得職位,還要看盡世人臉色。他們的所有經歷,都在詩中有所體現。

明顯的季節變化

東漢的物質條件還相對比較落後,加之當時的戰亂時局,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三餐不繼,宿於荒郊野外,都是常事。

因此《古詩十九首》的作品或明確表明了季節,或透過不同的物象顯示了當時的季節。與此同時,詩人還透過不同的氣象和不同季節的風物,來寄託自己的愁思:在“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的時節,卻伴著“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的寂寞;在“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的時節,卻有著“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的憂傷。

空間方位的多維變化

《古詩十九首》的詩人,想象力比較發散,往往將自己置於多維的空間方位裡,讓讀者的思緒也跟著詩人變化,產生微妙的感覺。比如“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空間上既給人天地的縱向方位感,又有遠行的橫向方位感;比如“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讓人產生一種相望不相親,咫尺天涯的感覺。

飽嘗世味涼薄的滄桑感

漂泊在外的遊子,不僅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需要別人幫助,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在求職的過程中,更是會遇到各種踩低爬高的人,會看遍世態炎涼。

在大多數的意境裡,詩人總會將自己置於失意之人的立場上,比如《西北有高樓》裡:“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詩人聽到有人唱歌,自命為歌者的知音,慨嘆知音難遇。

古詩十九首:於亂世漂泊情感裡,叩問生命意義的哲思

總結

《古詩十九首》是對當時文人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是抒情詩的典範。詩人在現實中遇到的物象,如春草、芙蓉、秋風,或眼的明月,聽到的蟲鳴,都能引發詩人無盡的思緒和悲憫。由自然的風物,轉入抒情。

無論是《古詩十九首》的藝形式,還是其抒情的內容,借景抒情的創作手法,都讓許多古代作家自覺學習。它表達的鄉思、鄉愁和相思情感,同樣讓無數現代人產生感情共鳴。

TAG: 遊子十九首古詩詩人思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