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文/歐陽欣

在未正式進入社會的學生們看來,活著似乎是一件並不困難的事兒,真正困難的在於如何活著,或者說是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然而作為已經進入社會工作的人而言,活著是一個大課題,它甚至已經不再是學生時代認為那般容易,有時候活著就像一顆沉重的石頭壓在每一個人心尖上。

活著也可以被分割成小課題,小到孩子的奶粉錢哪裡來,早晨吃饅頭省錢還是包子營養。當你以自己獨立的形態活著,不依靠任何人的接濟時,你就會發現活著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有時候在微信群裡聊天,會碰上一些消極悲觀的人,他們時常會抱怨,活著真難,活著要背房貸,要養孩子,要養父母,整天忙忙碌碌,沒有一刻屬於自己。

在這些人眼中活著變成了累贅,彷彿死亡才是一切的終結。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你細細去留意那些抱怨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比誰的想要活著,比誰都頑強。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再沒有一本書比餘華的《活著》能夠詳細解釋這一現象的了。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我們先不說書,我們先來了解下作者餘華吧。餘華,從小生長在軍區醫院裡,小時候就經常出入於醫院的太平間,看慣了生死的他對生命有著別樣的體會。此外餘華還做過五年的牙科醫生,從醫的生活讓他對現實的認識更加理性客觀。

餘華的文字有其獨特的魅力,其荒誕小說是“先鋒文學”的典型代表,他用荒誕不羈的筆觸去描繪一個故事,在文字裡告訴讀者一個淺顯卻又寓意深刻的道理。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之一,它自然也延續了餘華的文字特色,但書裡更多的是對於現實的描述,餘華把自己和現實的緊張關係在書中透過福貴的一生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本書來源於作者聽過的一首美國民謠——《老黑奴》,講的是一個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坎坷,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認真地對待遇到的每一個人,坦然而豁達地過著自己孤獨的生活。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於是有了《活著》這本書裡福貴的形象。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作者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或許很多人看了這句話會有很多不解,活著不正是為了追尋一些理想中的東西而奮鬥不息嗎?

這個問題我想當你讀完《活著》這本書就會有明確的答案了。

書中的福貴經歷了一生的坎坷,到了老年,孤身一人,只留下一頭和自己一樣老態龍鍾的老牛相伴,但是當他談起年輕時候的過往,那種淡然和對生活的超脫卻讓人覺得這是一個不一般的老人,他看似孤獨,實則內心十分豐滿。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那“七十而不惑”說的就是福貴這樣的老人,耳清目明,記得自己一生的過往,那些坎坷和苦難都隨時光遠去,成就了他現在豐滿的內心。

從福貴身上我們能找到活著的意義,能對照著抓住自己活過的印記。正因為福貴對苦難的承受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成就了《活著》這本書的文學高度,它被選入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十部作品”。可見文學界對這部小說的認可,也足見這部小說有著雄厚的力量,引導我們普羅大眾對人生有更準確深切的理解。

餘華說:“生活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人的看法。”人只活一世,活過就不要讓自己後悔,哪怕活著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也要頑強地面對。把握自己的感受,像福貴一樣好好地活一場。

深入解讀餘華的《活著》,聊聊生活那些事兒

這本書大約有13萬字,在這13萬字裡承載了作者對福貴的認可,以及福貴對人生的感悟,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瞭解故事,更好地體會本書所要傳達的思想,根據書的內容,我們拆了以下四個主題,與大家一起閱讀這本書,感受福貴這個老人頑強的生命力。

一、 從雲端掉到泥土裡,有多少人可以好好活著(5-50頁)

二、 回家,是流浪在外的人活下去的信念(51-77頁)

三、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78-140頁)

四、 以孤獨終老的方式活著,其意義究竟在哪裡?(141-201頁)

接下來幾天我們將一起解讀這本《活著》,一起看福貴跌宕的一生,悟活著的意義。

我是歐陽欣,一個熱愛閱讀的妹子,歡迎關注我,一起閱讀,一起收穫,一起成長。

TAG: 活著餘華福貴本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