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幹饃:好好一烤餅子,為何叫“饃”?

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魅力,這都基於它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而在沁縣,從街邊的一個熱氣騰騰的幹饃,就能窺見此地歷史深處的一段繁華。

到沁縣半日遊,純屬偶然。武飛開車載著我們沿水城的環湖路一直開到了對面的二郎山上。原本,他是要帶著我們去參觀山上的南涅水石刻館的,據說,這兒號稱我國目前最大的民間石刻館。然而,時機不對,只能在門口原路折返。

沁縣幹饃:好好一烤餅子,為何叫“饃”?

沁縣幹饃

無奈,只好下山。“大老遠的,不能讓你們白跑一趟啊,走,我帶你們嚐嚐此地的幹饃,現烤的,最香了。”說著,他便將車子駛進縣城中。幾分鐘後,他將車子停在一個路口處,對面就是一個正在做“沁縣幹饃”的小攤。

小攤很簡單,只一爐、一案、一箱、一盆、一烤饃師傅,足矣。我們走近時,剛好趕上師傅從爐內往出取饃。我上前一看,不由地說道:“這不就是烤餅子嗎?怎麼叫饃呢?”

師傅抬頭一看,笑著說:“外地來的吧!”

武飛說:“她們是外地來的,我就隔壁縣的。趕得巧,給我們包幾個剛出爐的吧。”

師傅一邊扯塑膠袋包餅,一邊說:“你們可別小看這個其貌不揚的幹饃,之所以它叫“饃”,而非“餅”,就有說道。單憑這一點,就可證實它的歷史之久遠呢!”

老師傅故作神秘的說辭,提起我的好奇心,一個烤餅子,名不副實還有理了?

我邊啃著外皮酥脆,面香味十足的餅子,邊聽做饃師傅講著其中的緣由。他說,沁縣是一個有歷史的小城,春秋戰國時期,這兒是晉國貴族羊舌氏的封地。而此地,作為當時王公貴族的居住地,生活水準相應要高一些。比如小麥,在當時是一種珍稀的糧食,種植並不廣泛,但是,由於此地住著貴族,有資格種植並享用。因此,這兒很早就有了一些麵食。

如何證明呢?這“饃”便可作證。如今,我們將烤、烙、煎等方式做的麵食稱為“餅”,蒸的麵食稱為“饃”。但是,在古代,並非如此。在古代,餅和饅頭都被稱為“饃”。儘管,晉國和此地的王公貴族最後沒落了,但是,他們將小麥的種植和小麥的加工食用方法流傳了下來。後來,在先祖們一輩輩的傳承中,這種古老的稱呼,也流傳至今。

沁縣幹饃:好好一烤餅子,為何叫“饃”?

即將出爐的沁縣幹饃

說話間,又一爐外皮金黃,酥脆噴香的幹饃出爐了。做饃的師傅在一個盆中取了一大塊麵糰,放在案板上繼續揉搓著,開始了下一爐幹饃的準備工作。看著一個大盆中剩餘的多半塊巨型麵糰,不由地想起自己平時在家和三五個人的面都很吃力,而且不是太軟,就是太硬。這麼一大盆,豈不更不容易。

可老師傅卻說:“我們早已習慣了,對於面的軟硬,全憑多年練習的經驗。而且,要學習做沁縣幹饃,都是從擀饃學起的,光這一步,就得練好幾個月。不過這步很有必要,不僅是練習擀的速度和形狀是否能圓,也是熟悉面軟硬的過程。等手對面的感知已經非常熟悉後,再去學和麵,就很快了。”

說話間,一個幹饃已經下肚了。準備打包幾個帶走。老師傅又說:“你們要喜歡吃肉,可以拿著幹饃去旁邊的店裡買一些豬肉頭夾進去,也是非常美味的。”

沁縣幹饃:好好一烤餅子,為何叫“饃”?

夾了豬頭肉的沁縣幹饃

但是,這幹饃好吃又實惠,一個吃完,已經飽了。對於老師傅推薦的吃法,只好作罷。

這趟旅程,雖然沒有看到當地所儲存的歷史文物,但卻從一個路邊的幹饃瞭解到此地文化之深厚,也不虛此行了。

TAG: 沁縣幹饃此地師傅老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