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1917年11月,一支3000餘人的北洋軍殺氣騰騰,闖入長沙南郊猴子石駐紮下來,在附近強徵糧米,吃飽喝足之後,又把目光盯向了幾里外的長沙城!

這一年7月初,張勳擁溥儀復辟,沒折騰幾天就結束了,重新掌握政權的段祺瑞卻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孫中山發起了“護法戰爭”。

段祺瑞派手下干將傅良佐前往湖南鎮壓護法運動,未料桂系譚浩明部戰力彪悍,傅良佐大敗逃離長沙前往湖北,譚浩明部尚在衡山一帶,長沙突然變成一座空城。

傅良佐敗得如此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一支前來馳援傅部的北洋混成旅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他們沿鐵路向北潰敗,逃到了長沙南郊猴子石一帶。

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自古潰兵猛如虎,北洋兵軍紀敗壞、打到哪搶到哪。長沙作為湖南首府,猶如一塊肥肉,讓這群北洋兵垂涎三尺,如果能夠進城搶一把,豈不妙哉?但是,他們摸不清城內虛實,就派了探子入城偵察……

城外炮聲隆隆,城內一片恐慌,清末軍閥混戰,長沙多次易主,數次遭受兵災,百姓早已是驚弓之鳥,人們收拾金銀細軟,準備逃奔親戚,甚至躲到山裡面,想逃過這一劫。

此時,湖南長沙第一師範也處在恐慌當中,

潰兵入城,首當其衝的就是南郊的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一群學生哪裡敵得過如狼似虎的北洋兵。校長慌亂之下,決定全體師生棄校躲避,就在此時,一個青年學生找到校長。

這個青年學生說:城外戰事混亂,貿然外出凶多吉少,學校一旦空虛,潰兵入校,學校不保。一師學校牆高宅深、利於防守,又有學生軍,離校不如護校。

校長看著這個青年,深受震動,他把護校的重任交給了這個年僅24歲的學生。

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學生在校內威望極高、一呼百應,他將學生軍組織起來,用桌椅板凳堵住校門,在院內構築工事,並將竹片削成鋒利的竹籤插在圍牆上,把學生軍部署在各個要道上,嚴密守衛、來回巡邏。

學校為什麼會有學生軍呢?一師屢次遭受兵匪,學校一怒之下組織了“學生志願軍”,每日組織訓練、學習軍事,學生們熱情極高。

北洋軍的探子進入了長沙城,路過一師時,發現壁壘森嚴,學生軍手持木棍、木槍,森嚴有度,也沒敢輕舉妄動。

為了進一步摸清這批潰兵情況,這個青年喬裝成民夫到猴子石一帶偵察,發現這近4000潰兵,軍紀鬆弛、四處搶劫。

他判斷,這批斷了給養的潰兵還不知道長沙是一座空城,一旦瞭解了城內情況後,必然窮兇極惡地闖進城內燒殺擄掠、為所欲為。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與其聽天由命,不如主動出擊,趁這股潰兵驚魂未定時將他們拿下,確保長沙平安。

這個想法實在是異想天開,長沙是一座沒有軍隊的“空城”,學生軍只有幾根棍棒,怎麼可能打得過這近4000的軍隊,萬一惹火了他們,一師和長沙將迎來滅頂之災。

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離奇的是,全校師生選擇了相信這個青年學生。他挑選了100餘名身體健壯、操練成績優秀的學生軍,換上日常操練的軍裝。隨後,他請校長寫了一封公函,去警察局借人。

警察局長看到公函嚇了一大跳,他正在琢磨著跑路呢,這個膽大包天的學生找他借人“剿匪”……離奇的是,警察局長跟這個學生聊了一會,慷慨地借給他20多個警察。

此時,這支潰軍已經把周邊搶了個精光,再不走就要餓死了,當晚,他們沿著粵漢鐵路向北撤退,正在這時,夜空中響起了三聲清脆的槍聲,早就成了驚弓之鳥的潰兵立刻找地方隱蔽,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陷入了絕望……

只見漫山遍野都是燈籠和火把

,燈籠上寫著“桂”“湘”“粵“的字樣,黑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嚴陣以待。

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完了,中計了!可這支軍隊白天藏在哪裡呢?據說長沙城內不是沒有軍隊了嗎?就在這時,這個青年又讓警察朝天鳴槍,又把白天買來的大爆竹扔到洋油桶裡,只聽見到處是槍響,好不熱鬧!

而在更遠的山頭上,軍號也吹了起來,鑼鼓震響,人聲鼎沸,四面殺聲震天……

這群潰兵肝膽俱裂、魂飛天外,沒想到護法軍人數如此之多,看到今天凶多吉少了。突然間,槍聲和鑼鼓聲停了,山頭上傳來了熟悉的桂林方言……

那個青年學生讓幾個桂林同學喊話:“傅良佐已逃,桂軍已經進城了!你們被包圍了,只要你們放下武器,就放你們回家!”

桂系潰兵被這大陣勢嚇住了,青年學生趁機派代表前去交涉,最後這幫潰兵挑出白旗,願意繳械投降。

趁著夜色,這批潰兵被分批引到一師前坪,交出武器後住進了宿舍,青年學生還給他們弄來了食物。

赤手空拳的潰兵早已經沒有了鬥志,又摸不清虛實,老老實實地服從安排。青年學生則安排師生們把繳獲的武器運到了禮堂,並迅速把學生軍武裝起來。

第二天一大早,這個青年學生又來到長沙商會“借錢”,為潰兵籌集回家經費,眼看長沙城免遭兵災,商會十分高興地捐了一大筆錢。

100學生軍兵不血刃3000多北洋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於是,這批潰兵每人領了五塊大洋,在學生軍的“陪同”下坐上了開往武漢的火車。一支近4000人的軍隊就這樣兵不血刃地被繳了械!

長沙城保住了,大家稱這個青年學生“一身是膽”“腹有奇謀”。譚浩明趕到長沙後,聽說一個秀才居然將數十倍的敵人擊退,引以為奇。

他斷定,這個青年學生將來必能大放異彩。然而,這個青年學生日後所取得的成就,在軍事上的建樹,卻遠遠地超出了他的想象。

這個學生,他的追隨者尊稱他為“教員”。

TAG: 學生潰兵長沙青年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