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興寧人係釀滿耕田嘅?原來“三茭七”竟然是一項高精尖技術

東漢·楊孚《異物志》載:“稻交趾冬又熟,農者一歲再種”。交趾,即五嶺以南地區,轄境相當於今日廣東、廣西大部,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據此而知,在漢代廣東已出現雙季連作稻一年二熟制。但由於社會經濟原因,當時並沒有對這一地區的氣候資源廣泛開發利用,因此雙季稻的種植技術並未廣泛推廣。

直至到了明代,水稻的多熟種植才又重新在閩浙地區發展起來,並創造了間作、混作種植技術。間作是大家所熟知,但具體發源記載卻不得而知。混作就是將早稻和晚稻按一定比例同時播種,共同生長,等早稻成熟,將早晚稻一起收割,收割後晚稻重發再長,等其成熟,再進行第二次收割。

明朝時興寧人係釀滿耕田嘅?原來“三茭七”竟然是一項高精尖技術

《嘉靖興寧縣誌》

中國農業博物館退休研究員閔宗殿2003年發表於《中國農史》的《明清時期中國南方稻田多熟種植的發展》論文提及混作這一技術,最初記載見於明·嘉靖三十年《興寧縣誌》卷三:“早枯(音佔)稻(白米穀)一石,必先以襯子(赤米穀)二斗染以黑煤,交和於早枯稻中,必使黑白調勻,襯子率五分之一,刈之時留其根二三雨,襯子在其中,生意久鬱,以發矣,旋刈旋生,一夜驟長二三寸。”這種技術也就是興寧人常說的“三茭七”了。

“三茭七,七茭八”這一句打趣語言,相信很多興寧人都曾經說過,但其來龍去脈卻是知者寥寥,包括我在以前也是不懂的。縣誌中記載的襯子(赤米穀)到了現在也是讓人一頭霧水,不知所言何物。

明朝時興寧人係釀滿耕田嘅?原來“三茭七”竟然是一項高精尖技術

《嘉靖興寧縣誌》

透過問詢親身嘗過其味的家中老父,得知:襯子米(個人猜測應該是兩種米的混合),半白半紅,又粗又香。這種禾只蒔(播)一次即可,割了以後,它會自行再生,產量很低。一般來說,平原地區較少見,山坑田適宜。這種禾,農村中也叫“三茭七“。

所謂的“三茭七”就是將晚早稻種子按3:7的比例混合播種,等到早稻成熟時,將晚早稻一起收割,然後晚稻重新生髮,待得晚稻成熟後再次收割。這應該說是混作+再生稻技術的結合了。

諸位老鄉,《嘉靖興寧縣誌》可是明朝時候的縣誌呀,也就是說,興寧先輩在明朝就已掌握了這種複雜卻先進的技術了。而興寧農村中普遍存在的某人花名叫“赤米古”,應該也就是脫胎於這種赤米了。

那麼,赤米又是什麼品種的水稻呢?

赤米,也稱桃花米。一種劣質米。宋 程大昌《演繁露·赤米》雲:“赤米,今有之,俗稱紅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種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農功》則道:“地屬高亢,則宜多種赤米,赤米即紅霞米, 松江 謂之金城稻。”

明朝時興寧人係釀滿耕田嘅?原來“三茭七”竟然是一項高精尖技術

《嘉靖興寧縣誌》

據《農業考古1999年01期》刊登的黃桂《潮州金城稻考》:占城稻源於占城(今屬越南),金城稻因潮州金城米而得名。

《太平寰宇記》談到潮州有曰:稻得再熟。但並未明言為再生稻。《三陽志》亦曰:州居東南而暖,其熟於夏至五六月者亦早禾,冬十者曰晚禾,曰穩禾。所謂穩禾就是說其收穫是有保障的,而潮州也至今還保留穩禾的說法。

《吳郡志》中對江、浙、泉州等地再生稻的描述:向日青草牛引犢,經秋田熟稻生孫,今田間豐歲已刈而稻根復蒸,苗極易長,旋覆成實,可掠取,謂之再生稻。對福州的再生稻則描述道:號再有秋,其實甚薄,不如一獲。

由此可見,潮州當時並無再生稻的種植習慣,而江浙等地則是純粹的再生稻,均與興寧的早晚稻混作+再生稻技術有所不同。而且潮州金城稻在潮州本地原稱糙赤米,雖不擇土壤,適合山坑田種植,但其米質較下,米粒細長,卻與家中老父所描述的“又粗又香”不相符合。

排除掉潮州金城稻,剩下就只有與興寧相距不遠的井岡山紅米了。井岡紅米沒有早稻,只有中稻或一季晚稻,適合在山坑田種植。因山泉水冬暖夏涼,加上山區日照時間短,氣溫、水溫相對較低,所以興寧人就創造了早晚稻混作+再生稻技術,既保證了早稻的收穫,又增加了晚稻的日照時間,充分利用了山坑田,最大限度地擴大複種指數,千方百計提高單位產量。由於再生稻是由山泉水滋潤,而且延長了生長期,接受了更多的陽光,因此其米質相對也是較好的,吃起來就是香噴噴的感覺。

後來詢問了大坪的水稻世家、絲苗米種植專業戶、潤豐農業公司的羅新輝老闆,他也肯定了興寧“三茭七”是井岡山紅米品系。

TAG: 再生稻赤米晚稻興寧早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