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侗年”

侗年在侗語裡稱“凝甘”。對於侗族人來說,侗年就是“冬節”。作為農耕民族的侗族,非常注意時令,“冬節”是侗族地區一年一度的冬季節日。“侗年”是後來的叫法,在部分地區,侗族冬節和漢族春節過得一樣熱鬧。有些地區把“吃冬”稱為過小年,春節則是大年。

尋找“侗年”

黎平地青的“魚凍節”,為祭祀石氏先祖

每年“冬至”前後,是慶祝豐收,吃冬祭祖的節日,也稱過“侗年”。侗族的“冬節”從“吃凍”演變而來,因此也叫“吃冬節”。“吃凍”就是以吃“魚凍”為主,這道菜只有在氣溫變冷的冬天才能做。

侗族先祖以漁獵為生,對魚情有獨鍾。侗族人過任何節日都離不開魚。每年冬節前後,侗民們都會在自家的魚塘裡抓來肥壯的鯉魚,用酸湯水把魚煮熟,第二天待湯汁冷卻凝凍,變成味道鮮美的“魚凍”。節日當天便以凍魚祭祀祖先並宴請賓客,故叫“吃凍”。魚凍雖帶著冰冰的涼意,但它的軟滑爽口是侗族人喜歡的口味。

不同地區的侗族人過冬節的時間先後不一,一般在農曆十月下旬到十一月下旬這段時間。即使同一地區,各個寨子吃冬的時間也不同。比如榕江的樂裡七十二寨,就把過侗年的寨子分成好幾個片區,按順序來過,因此整個月都在陸續過侗年。

侗年的活動內容與儀式,各地大體相同。過節當天主人家都得準備好幾桌飯菜,邀請親朋好友來聚餐。因此都要殺雞宰鴨、開田捉魚、祭祖祭神、要蒸糯米飯、打糯米餈粑、釀米酒來招待親友,所謂“今年吃完冬,來年好輕鬆”。

尋找“侗年”

醃魚和糯米飯事侗族過節必不可少的食物

如果進行比較,顯然侗族的冬節受過漢族冬至這個節氣的影響。我國曆史上,冬至這個節令由來已久,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早在周,秦時期,就以冬至為歲首。冬至到了宋朝時已極興盛重要,成為祭祖之節日。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在廣東潮汕地區,冬至就叫“冬節”,外出的人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來祭拜祖先。

侗族的冬節產生於何時,史無可考,因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1980年代初,經各地侗族代表和專家學者在貴陽聚會談論《侗族簡史》時商定,以“冬節”為基礎,把農曆十一月初一定為“侗年”,於是才有了“侗年”這個節日。

1984年,貴州、廣西等地侗民先後舉行侗年或冬節的慶祝活動,後來各地互相仿效,一些地區逐漸過起了“侗年”。2011年,“侗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一種命名比較晚的傳統節日,外界對侗年的瞭解沒有苗年那麼多。苗年就是苗族人過新年,是苗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侗年則由過去的冬節演變而來,並不算侗族人過年的節日,大部分侗族人都是和漢族人一樣過農曆春節的,因此沒有苗年過得那麼熱鬧和隆重。

應該說侗年是一個包涵有諸多意義的複合型節日。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對於不同地區的村寨,侗年有著相對不同的習俗和意義。除了前文提到的,包含紀念冬至這個節令的意義以外,還有祭祀祖宗,慶祝豐收,走親訪友,提早過年等各種說法,每一說法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比如在有些村寨,“吃冬”主要是祭祖之日。在從江的慶雲一帶,每年農曆的十月十二,是當地一年一度的“凍魚節”,這一天主要是紀念石氏先祖遷徙到此定居的日子。節日那天,家家戶戶都不僅備好凍魚,而且還有燒魚、醃魚、煎魚等,全部以魚為主。飯前還須將魚、酒、糯米飯擺到神龕上,舉行祭祖儀式,保佑子孫後代人丁興旺,來年風調雨順。

冬節在另一些地方,則主要是為了慶祝豐收。每年進入秋後,天氣漸漸變得寒冷,這時稻穀已經收割完畢、各家各戶都穀物滿倉,侗族人民認為在這一切農耕事務完畢的農閒時節,便是勞作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快要到來。因此家家殺雞宰鴨,開田捉魚,打起餈粑,吹起蘆笙,慶祝五穀豐登。

透過侗年走親訪友,聯絡感情也是過侗年的主要作用。因此很多地區的侗年是錯開來過,有的村寨按姓氏過節,主要就是為了相差幾天,以便每家都能相互走訪。過節當天,熱情好客的侗家人把能邀請的客人全都邀請到。有的客人當天不到,第二天自覺再去“補吃”,你家吃完了吃我家,藉著過節大家都在走親訪友。

侗年期間,除親友之間走動,有的地區還會組織“吃相思”活動。“吃相思”是以寨為單位,集體去另一個寨做客的習俗。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此習俗起源於過去侗族村寨之間的聯姻行為,後發展為集體互訪,給年輕人制造機會談情說愛,尋找伴侶,有不少男女青年就是在吃相思活動中喜結良緣。

雖然各地過侗年的習俗不同,但是比較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侗年還是屬於一個時令性節日,場面雖然也熱鬧,但並不會比侗族過春節更隆重,這也是為什麼侗年沒有辦法像苗年那樣有影響力的原因。只有少數地方,侗年是過的比春節還要熱鬧,比如黎平縣的佳所,當地的楊姓侗族有提早過年的風俗。

尋找“侗年”

黎平翹街,曾召開過著名的“黎平會議”

黎平是黔東南面積最大,侗族人口最多的縣,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因而有“侗鄉之都”的美稱。除了侗文化,黎平最有名的應該是老城裡有一條順坡而建的“翹街”,在這條街上曾因為開過著名的“黎平會議”,代表著黎平的紅色歷史。

作為黎平侗年分會場之一的佳所,是整個侗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地方。佳所位於黎平縣東南,距縣城20公里不到。全村近380多戶,1700多人,全為楊姓。

侗年節這天上午,距離佳所侗寨一公里的公路上,自駕車排成長龍。來的人不光是遊客,也有各地來過節的楊氏族人和親友。在佳所“寨門”前,村裡的蘆笙隊,正吹起蘆笙,歡迎著四方賓客。盛裝打扮的佳所婦女們設起路障,端起酒杯,唱起敬防秒但酒歌,寨門旁的概資事匾額,漫卡寫著“天下楊家”四個字。

尋找“侗年”

佳所村的鼓樓

佳所村出過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楊再思,他是唐末五代時期,黔、湘、桂三省交界地區諸民族的酋長,統治了附近的黎平、靖州、錦屏諸縣,號“十峒首領”,人稱“飛山太公”。楊再思率部隊歸順朝廷後,因治國安邦功勳卓著,北宋追封“威遠侯”,南宋追封“英惠侯”,聲名遠播。楊再思晚年生活於佳所,逝世後葬於佳所之長嶺崗。各地的楊姓侗族,每年清明都會集體到佳所為楊再思掃墓。

楊再思是侗族英雄人物,黔湘桂三省交界的很多地區,都建有紀念他的“飛山廟”。侗族中比較廣泛的楊姓侗民,多半自稱他的後人。

每年農曆11月初三,是佳所的侗年的日子,佳所的侗年並不像其他地方過“冬節”,對於佳所的楊氏族人來說這一天就是過大年。

關於佳所“楊年”由來,祖輩是這樣講述的。太祖之後,楊家子孫因武藝出眾,能征善戰,常被朝廷徵調至各地征戰,北宋晚年,遼兵壓境,因戰事突發,楊家族人要奉命遠征,這時已接近年關,族人合計,此行肯定無法回家過年,於是就在出徵前的農曆十一月初三,將楊家眾親召集攏來,殺豬宰羊,同桌共席吃團圓飯,提前過年。

此後,楊氏子孫為紀念先祖,農曆十一月初三提前過年的風俗便一直沿襲下來,並且傳播到所有楊氏後裔聚居的村寨。“楊家年”的這個節日,在佳所已傳承900多年的歷史,成為了影響侗族地區一個重要的節日。

不過,據我所知,佳所人對“侗年”這一叫法並不感冒,因為並不是所有侗族人都過這個節日,只有這一帶楊姓侗民有提前過年的傳統,他們堅持稱自己的節日為過“楊家年”。

佳所的“楊年”,與漢族人過春節類似。年前各家各戶就要忙著備辦年貨,打掃門庭,釀酒,打年粑、張貼春聯。到了十一月初三這天殺豬宰羊,置辦豐盛宴席,同時邀請親戚朋友前來過節,大家同桌共席,舉杯敘舊,燃香點燭,敬祭先祖,燃放鞭炮,辭舊迎新。過侗年時還舉行一系列娛樂活動,有吹蘆笙、唱大歌、演侗戲等。

過節的前一天,各家各戶都要殺年豬,以接待客人。這天同族兄弟都會過來幫忙,殺豬當晚,主人家還會邀請一些親朋好友一起熱熱鬧鬧吃“庖湯”(豬頸肉、小腸、豬肝和豬血等燴成一鍋),並送幾斤斤豬肉給他們,分享新年喜悅,同時醃製臘肉,香腸等多種年貨。

打年粑也是侗族過年必不可少的年俗,年粑就是糯米煮熟後,打成的圓形年糕。不論田多田少,侗民每家都會種一些糯稻,留至過年以備打餈粑用。年耙用來祭祖,招待客人,送禮都要用到。

年粑需在節前提前備好,根據來訪親友人數,各家做的年粑數量不一。打餈粑時,老人燒灶火蒸糯米,男人掄木錘,女人捏餈粑,打好的餈粑,裹入片糖,或者黑芝麻粉等餡料,包好後壓成圓形粑粑。過節時以餈粑饋贈親友,叫“吃楊粑”。過春節時,對方再如數奉還,稱“還楊粑”。

尋找“侗年”

打年粑

過侗年,最講究的就是吃。每家都要用最拿手的家鄉菜來招待親友和各方來賓,侗族餐桌上最常見的待客菜有血紅、牛癟、醃魚、醃肉、白切雞等等。侗族過年,各家都開有“流水席”,客人隨到隨吃,有的人家裡客人多的會來百多號人,好不熱鬧。

除了常規的殺年豬,打餈粑以外,佳所這裡最出名的是侗果,醃魚,油茶等傳統年食。

侗年節期間,很多人家門前都擺出賣“侗果”的攤位。“侗果”是侗族同胞過節時,待客必備的茶點美食,也是祭祀的常用供品,流行於黔東南各縣的侗族村寨。侗果的製作過程,主要是用當地香糯和著野甜藤汁打成糕狀後,剪成小粑塊,再經曬乾、油炸、用紅糖熬成汁覆蓋在表面,之後撒上芝麻,便製作完成。侗果顏色褐黃,表面裹有晶瑩的糖衣,吃起來即香又脆且甜。

佳所是黎平縣遠近聞名的“侗果村”,每年秋冬時節,佳所家家戶戶都要晾曬製作侗果,除了過年待客送禮之需,大部分都銷往其他地區。

尋找“侗年”

節日裡的佳所侗寨

在佳所人過侗年的宴席上,我好像沒有找到魚凍。因為佳所侗年不是吃冬節,而是過年,所以用一盤盤紅色的醃魚來代替魚凍。

黎平縣誌則以“醃魚的故鄉”為標題來註釋佳所村。在侗區,流傳著“侗家醃魚看黎平,黎平醃魚看佳所”的美稱。這裡每戶人家都擅長製作醃魚,很多來佳所過楊年的人,都會順便買一些醃魚帶走。

侗族自古便有“侗不離酸”的說法,和“侗不離魚”的飲食習慣,兩者結合起來體現,便是醃魚。早先侗族人們醃製酸魚更多是出於貯藏的需要,好不容易把魚養肥,一下也吃不完,在物資短缺的年代,醃製是侗家人儲存食物的主要方式,酸魚既可儲存時間久,又便於攜帶。侗民們去離家較遠的田地幹活時,帶一包糯米飯和幾塊醃魚,就是一頓中飯。

侗民製作醃魚的方法獨樹一幟。先把魚洗淨,從背部剖開,除去內臟,加食鹽醃製半天,再用蒸熟的糯米飯、加辣椒粉、花椒、甜酒糟等拌成醃糟,用醃糟填入魚腹,再將糟擦抹魚的全身放入桶中,然後在醃桶裡鋪一層醃糟,鋪一層魚,層層相疊,最後將缸口密封。醃魚存放一兩個月就可以食用,據說醃的時間越長,味道越好。

色澤鮮美的侗家醃魚,吃法也有多種多樣,可以生吃,可以文火煎,也可以炭火烤。不過大部分佳所村人,還是更喜歡開壇即食,這就相當於生吃了。經過幾個月的醃製,魚肉已經全部醃熟。咬一口下去,鮮香酸辣中帶有絲絲回甜,那就是佳所醃魚最正宗的味道。

侗族有“無糯不成侗、無魚不成祭、無茶不成禮”之說,過節祭祀祖先,不管你的祭品如何豐富,醃魚、糯米(或餈粑)、茶這三樣祭品是不可缺少的。

侗族人好客,一般客人到家,馬上以侗家“油茶”相敬。侗族人喝的茶專指油茶,它是用炸米花、花生、玉米、黃豆等原料、然後用煮好的油茶水浸泡(茶葉用油炒後,再加水煮成油茶水),製成的湯狀稀食,這些不同食材的組合、碰撞出的奇特的口感,味道濃郁,既能解渴,又可充飢。

在佳所,每逢侗年必舉行祭祀“飛山太公”楊再思的儀式,由當地著民族服裝的寨老擺酒敬香,供上祭品,燒化紙錢,口唸祭詞,透過焚香禱告,追憶飛山太公的豐功偉績,祈禱國家風調雨順、泰安昌盛,保佑族人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以往的祭祖活動都是在佳所的鼓樓裡進行。但是因為現在佳所是黎平侗年的分會場,祭祀之後還有一系列歌舞表演,所以祭祀活動被挪到了廣場上的臨時舞臺。當地的老人對此頗有一些不滿,他們認為祭祖是一項比較嚴肅的儀式,而舞臺是娛樂化的地方,這樣並不合適。

村民告訴我,為吸引遊客,現在每年侗年期間,縣裡面都會派一些歌舞人員來佳所搞文藝演出,所以佳所人自己就不搞了。但其實如果縣裡不來參與,我們自己年年在鼓樓祭祖、唱大歌,演侗戲,過得比現在還要熱鬧。還有人議論說,當初縣裡希望推廣侗年這個概念,找來找去,只有佳所這個地方最熱鬧,因此要把佳所打造為侗年活動的分會場,來展示“侗年節”文化。雖然現在過節期間,會來一些遊客,但是村民們大多還是並不贊成把“楊年”變成“侗年”來過,主要因為佳所過年的氣氛和以往比起來確實有點變味。

筆者透過侗年節期間的走訪發現,有關“侗年”的宣傳和定位,對遊客產生一定誤導。客觀來說,“侗年”作為一種官方命名的節日,其實在廣大侗族社群並不具有普及性。在黔東南只有黎平佳所、榕江的樂裡七十二寨和錦屏的北侗九寨地區,侗年過得比較隆重熱鬧,其他地區過的都是“冬節”。由於缺乏廣泛的民眾基礎,官方宣傳和營造的所謂“侗年”文化,和實際情況存有差異,這也許就是“侗年”這個節日始終不溫不火的原因。

TAG: 侗年侗族冬節醃魚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