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價會引發價格戰嗎

特斯拉7日宣佈,年內購買符合條件的特斯拉現車並完成交付的使用者,將獲得6000元補貼。這一促銷舉措是在此前4000元保險補貼、寶箱積分獎勵2萬分基礎上,額外推出的“限時優惠”。有消費者計算,繼10月大幅降價後,特斯拉又急不可耐地推出兩輪補貼,相當於產品變相降價1萬元,引發輿論熱議。

在比亞迪發出預漲價公告後,特斯拉的“二連降”著實讓很多人看不懂。按照特斯拉年初制定的全球銷售目標,今年要完成150萬輛,但前三季度僅實現90。8萬輛,這意味著四季度還有60萬輛的銷量缺口。如果說之前銷量不盡如人意,在於產能不足,而隨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升級改造,年生產能力已提升至110萬輛,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矛盾就不再是把車生產出來,而是如何把車賣出去。

從市場經驗來看,以價換量效果最能立竿見影。雖說特斯拉頻繁的降價,使得不少潛在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會處於觀望狀態,但更多消費者還是選擇接受優惠。比如,特斯拉在10月份宣佈大幅降價後,其後的11月份銷量突破10萬輛,創下月度歷史新高,就很說明問題。

退一步講,特斯拉也比其他企業更有降價的底氣。特斯拉前不久釋出的季度財報顯示,其單車淨利潤高達9570美元(約6。9萬元),這一數字是豐田汽車的8倍。要知道,豐田汽車可是全球最賺錢的車企。更何況,特斯拉降價還有利於產銷規模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汽車是一個以品牌效應著稱,同時又極其需要規模的行業。表面上看,車型降價似乎會加劇企業虧損,但是,如果能把握好降價的幅度和節奏,隨著銷量的快速增長,透過規模效應,是能促進盈利的。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前期投入巨大,只有達到一定銷量規模,才能攤薄產品研發和營銷成本。而且,就目前新能源汽車所處風口而言,只要有一定銷量,即使虧損也會被資本市場看好。如果連起碼的銷量都沒有,那才叫命運堪憂,沒有未來。

正是循著如此邏輯,最近造車新勢力和部分新能源車企選擇跟隨特斯拉降價。比如,問界透過保險補貼降價8000元,哪吒直接降價4000元至6000元,蔚來和極氪則分別對旗下部分產品的國補退出兜底。而福特電馬直接把自己的最低配車型降了2。6萬元;寶馬也把i3降價到29。8萬元,價效比一下就起來了。

至於比亞迪的預漲價,更多可以理解為國補退出之際的營銷噱頭。按照其給出的解釋,主要理由是國補退出和原材料漲價。問題是,國補退出適用於所有車企,而作為動力電池原材料的碳酸鋰,其價格在創出新高後已開始回撥。可以預見的趨勢是,隨著鋰礦產能釋放,明年碳酸鋰價格將穩中趨降。因此,比亞迪的逆市場操作,與其說是漲價,倒不如說是利用今年餘下時間搶得更多訂單,為國補退出後明年一季度的市場交付平穩過渡做準備。

按照中汽協分析,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650萬輛。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基數的增長,明年市場增幅將大機率放緩。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前些年建設的新能源整車產能將迎來投產。在特斯拉繼續降價的帶領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無疑將更加激烈,價格戰或許不可避免。如果說,誰還能用國補退出來忽悠明年電動車漲價,請不要相信。

特斯拉降價會引發價格戰嗎

TAG: 特斯拉降價國補銷量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