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喊出“整車為王” “擁鋰自重”或難以為繼?

《科創板日報》9月8日訊(編輯 鄭遠方)

今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而言,

“整車為王”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整車企業要做產業鏈“鏈長”。

什麼是“產業鏈‘鏈長’”?

即自制部分電池和核心零部件,部分零部件外採。進一步加強對電池企業、對上游產業鏈的控制能力,以及對下游的品牌營銷能力的掌控。

對於新能源車企而言,產業鏈能力對盈利至關重要,

整合關鍵產業鏈後,整車定價權將不斷強大。

零部件沒有持續的產業鏈定價權,即使是那些晶片等無法自制的整車企業,也可為王。

其中,乘聯會特別強調,類似於做燃油車必須要掌控發動機,

整車公司必須將電池產業掌控在自己手上,否則將會受制於電池供應商

為何電池產業如此重要?

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電池是最大的成本所在,同時這一環節還關係著售後、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的產業——換言之,

電池既關係著生產製造、又關係著售後服務,最重要的,還關係到是否能盈利的問題

但在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與預期增強形成的資源錯配之下,鋰礦行業賺得盆滿缽滿,乘聯會更以“瘋狂”形容這一環節。

其指出,從中報來看,

尤其是鋰礦企業業績超強,龍頭企業鋰礦業務額的淨利率在70%左右,上游電池企業的利潤率在8%左右就不錯了,而整車企業的利潤率在5%左右——“汽車行業的利潤水平已經是下游製造業中偏低的了”

這也能從產業鏈各家公司的中報表現中窺得一二——

比較各家今年中報與去年年報的毛利率,絕大多數鋰礦公司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而不論是電池廠還是汽車企業,毛利率基本不升反降

不過,

近期業內“鋰鹽價格或將逆轉”的聲音逐漸抬頭。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8月發文指出,目前高昂的碳酸鋰價格並不能反映真正的供求關係;近兩年,鋰價上漲主要是需求端比供給端更容易擴張所導致。

隨著美聯儲加息效果體現,鋰價大致會在47萬-50萬元/噸之間,突破50萬元的機率不大。崔東樹判斷,鋰礦資源是充足的,未來幾個月新能源車受鋰價制約不大,銷量將持續強勢增長。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同月也表示,如今鋰鹽產量快速提升,預計2023年中期便將迎來產能釋放的新高潮。而2024-2025年,鋰電擴產高潮之後,鋰鹽價格或將逆轉向下。

機構方面,興業證券6日報告指出,鋰鹽新增產能將在2022年Q4集中落地,2023年全球供需將逐步寬鬆,鋰價存在下行風險。

再看日後將擔當“鏈長”的整車端。在車購稅減半政策下,新能源車不僅沒有受到影響,持續環比改善超過預期

乘聯會今日資料顯示,8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52。9萬輛,同比增長111。2%,環比增8。8%,1-8月形成“W型”走勢。1-8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326。2萬輛,同比增長119。7%。

中信證券8日也釋出研報稱,對於乘用車而言,Q2最差時間已經過去,Q3 是行業的高β視窗期。

不過如今,汽車電動化(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原理日漸趨同。國信證券認為,行業發展已邁入全新階段,

想要做出差異化亮點需要較高的研發效率、較強的成本控制與較深的技術積累;汽車品牌力的塑造需要較大的市場營銷投入與高效的終端渠道鋪設

乘聯會喊出“整車為王” “擁鋰自重”或難以為繼?

TAG: 電池產業鏈聯會整車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