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的幸福時刻:不怕爛尾,不怕斷供,不怕理財暴雷

股民的幸福時刻:不怕爛尾,不怕斷供,不怕理財暴雷

投資股市這麼多年,一直沒少遭到身邊人的“嘲諷”。

買房的朋友勸我說股市風險大,收益低,房子才是最好的選擇,房價永遠會漲,藉助槓桿,人生躺贏;

買理財產品的朋友說我是賭徒,總想著暴富這樣不好,人生就是要穩穩的幸福,買銀行理財,保本,收益也還不錯,做人不能太貪心;

長輩勸我,炒股是不務正業的事情,年輕人應該找一份穩定工作,辛勤的勞動為社會創造價值,賭博不能當飯吃,不要當社會的吸血鬼。

確實,他們說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這些年下來,我一直“執迷不悔”,把投資當成我的“主業”,目前來看我還活得挺幸福的。

而他們信仰的東西,開始變得不香。

爛尾樓,斷貸,裁員的事,刷屏好幾個月了,不用我多說。

最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來問我銀行理財暴雷了怎麼辦?銀行理財不是保本的麼?

還有朋友因為揹負了太多房貸,遇到裁員,壓力巨大,開始問我股市裡有沒有什麼能賺快錢的方法。

我只能表示無能為力,之前和你們說股票才是最好的資產,注意房子的風險,不要買理財產品,你們偏不聽,還好心勸我迷途知返,現在也想誤入歧途了,哪是那麼容易的。

當然,任何時候,最好的時候就是現在,在當下的環境裡,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我的這些親人和朋友們會陷入這樣的困境,為什麼做一個股民是幸福的。

當然沒有幸災樂禍的意思,純粹是從別人的錯誤中總結一下經驗教訓而已,以便我們之後能更理性地投資。

1.童年偏誤

他們第一個明顯的認知偏誤就是,把自己過去十幾年、幾十年的經驗當做未來會一直延續的事。

比如美國在大蕭條時期長大的人,因為害怕股市,錯過了後來的大牛市。

而美國在房地產牛市中成長起來的人,後來過度加槓桿買房子,遭受了次貸危機的嚴重打擊。

人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這叫做——童年偏誤。

過去幾十年,一直是中國房地產的大牛市,而A股的表現一直是人民群眾茶餘飯後的笑料,所以很多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認為房價會一直漲,股市是賭場甚至垃圾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同樣的,過去幾十年,銀行一直是大家心裡可靠、強大、穩定的象徵,所以過分相信銀行也非常正常。

但問題是,世界的發展不是線性的,而是週期性的,甚至是——隨機的,被童年經歷塑造的身體記憶,會在世界發生轉向時讓我們吃大虧。

這就好像過去幾年牛市裡賺了點錢,就覺得自己是股神的人,在這一波下跌中會損失慘重一樣,只不過有些東西的週期更長一點而已。

感恩節終將到來。

我呢,因為是海南人,從小見過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接上漫無邊際的爛尾樓,也見過海南發展銀行的破產,所以可能比很多人清醒幾分吧。

2.錯誤的認知

其實身邊很多的朋友,對股市、對投資的認知是非常錯誤的,而且錯的方式還很一樣。

比如覺得A股收益率很差,這種錯得離譜的認知源於以下幾點:

1)上證指數的失真,上證指數這麼多年都在3000點上下徘徊,很多人經常拿這個來嘲諷股民們。

但其實真正略懂一點投資知識的人就知道,代表A股收益率的是滬深300,而不是上證指數,至於為什麼,我過去寫過很多了,感興趣的可以回去看看。

而滬深300過去的年化收益非常不錯,不輸一線城市的房價太多。

2)股市給人風險大的原因是波動很大,而且不像房子那樣是普漲,這點是很多人覺得買房很安全,炒股是賭博的重要原因。

但這也恰恰是股市長期收益好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多人承受不了波動,才把優質公司的股權低價賣給我們,股市收益才高啊。

同時如果你能明白波動長期不是風險,透過打造組合、倉位管理等手段合理管理波動的話,你就能取得很好的收益,因為做到的人不多。

還有就是股市不斷再新陳代謝,總是不斷有好公司出現,機會長期存在,收益率可以長期維持。

房子普漲了這麼多年,你還期待同樣級別的普漲在未來發生?

3)房子有居住價值、看得見摸得著、是實體的,所以就安全,股票只是籌碼、一紙合約、一串數字,是虛擬的,是賭博,風險很高。

這也是一種明顯錯誤的認知。

很多朋友質疑過我,房子跌沒了起碼還能住,股票跌沒了還剩什麼?

這種——把實體等同於價值,虛擬等同於虛擬——的認知,是明顯有問題的。

你銀行賬戶上的數字也看不見摸不著,不能吃不能喝的,你咋不擔心跌沒了呀?不也是虛擬的嗎?所以才買理財產品是嘛?結果可能就真沒了,股票我看還好好的在那。

這都2022年了,資訊革命發生都好幾十年了,怎麼還有這麼多人覺得實體的才是有價值的?

中國最大的公司之一——騰訊,是因為他們家有作又高又大的辦公大樓才值這麼多錢的嗎?

這世上最值錢的東西幾乎都是虛擬的:茅臺的品牌、騰訊的網路、

英偉達

的專利,以及我們對一個國家的想象。

當然還包括,房子的位置,對,房子最值錢的部分也是虛擬的“位置”,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居住價值。

4)對投資的定義認知過於狹窄

在很多人眼裡,買理財產品是理財,買房子是投資或者消費,而買股票就是賭博。

但其實,我們無論持有任何資產,都是在投資,包括現金。

既然都是投資,那肯定比較的就是風險收益比,並沒有哪一類資產就天生比另一種高貴。

就像很多人勸我,炒股是害人害己,會家破人亡,問他們理由,他們也說不出來,就是一種——

覺得房子代表安全,股票代表風險的感性認知。

當然,這些認知是我們前面說的童年偏誤、收益率的錯誤認知、對波動的錯誤理解,以及全社會的氛圍導致的。

但房子、股票、現金都是一種資產,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股票會下跌,房子也會;房子手藝不錯,股票也不錯;

房子看得見摸得著,股票後面代表的公司產品,微信,白酒,火鍋也看得見摸得著‘;

炒股賺了錢可能是靠運氣不可持續,房子上漲可能也是靠運氣啊;股票是一紙合約,房子也是一紙合約啊……

到底哪不同?為啥賣房炒股就會家破人亡,賣股買房就闔家幸福呢?實在搞不懂。

我並不歧視房子、現金,甚至黃金、大宗商品、web3等等大類資產在我看來都沒啥本質區別,你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配置。

本質上我們投資,是在交易廣義的匯率,而不是真的把資,投到一個什麼東西里存起來。

延伸閱讀:《股票比房子好》

3.認知上的懶惰,對自己不負責

寫了這麼多,有點累了,謝謝你看到這裡。

其實以上這些,說白了都是認知上的懶惰造成的。

以為房價會永遠漲,理財產品不會暴雷,可以啥也不學習,無腦躺贏。

而往往,讓你遭受無法挽回的本金損失的風險,都是你以為沒有風險的。

而我們炒過股的都知道風險大,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要深入研究買入的公司和基金,什麼知識都要懂點,經常跟蹤上市公司動態,制定好的交易紀律,學會倉位管理,克服人性的弱點……

你知道有風險,反而風險就小了很多,因為你會很小心。

而且,虧了你也認,因為是你用自己的錢下注,表達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盈虧自負,對自己負責。

而買房斷貸的人,買了銀行理財暴雷的人,都在怪銀行、開發商,有想過自己這種什麼都不想學習就想躺著賺錢,覺得根本不會有風險的心態其實才是虧損的根源嗎?

人還是要為自己負起責任,畢竟錢是咱們自己的不是?

最後,還是想說,作為一個股民挺幸福的。

實實在在地去了解這個世界,用自己的錢為認知下注下注,用下注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觀點,

Skin in the game

無需他人認可,只需要收益率認可;

真金白銀支援自己喜歡的公司,讓他們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理解風險,學會反脆弱,不會加槓桿,不會在以為絕對安全的情況下血本無歸;

認識自己;

每天都在精進;

其樂無窮,幸福無比。

PS。還有像我這種天天提示大家金融風險,謹慎買理財產品,科普投資知識,幫大家少虧錢,賺點錢的人,是不是比買了套房子,買了點理財產品都不知道自己的錢去哪了的人,對社會貢獻更大呀?

為什麼他們會覺得,我在不務正業呢?

想不通,知道的同學告訴我一下~

@今日話題

$上證指數(SH000001)$

$騰訊控股(00700)$

$XD招商銀(SH600036)$

以上內容僅作為個人記錄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按此投資後果自負

作者:躺贏君連結:https://xueqiu。com/6943090400/225484416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TAG: 認知房子風險很多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