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炎潔營銷翻車背後:仁和藥業實控人楊文龍和它的那些爭議產品

婦炎潔營銷翻車背後:仁和藥業實控人楊文龍和它的那些爭議產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因一款女性私處洗液宣傳頁面被指侮辱女性,婦炎潔連續登上熱搜。5月18日,由於生產婦炎潔的仁和藥業有限公司為江西省樟樹市企業,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規範管理局表示,“已經收到此線索處理轉辦函,並將資料交於執法大隊,準備立案調查。”

5月20日下午,婦炎潔官方微博釋出《道歉信》稱,公司為婦炎潔官方旗艦店產品展示頁面的不當內容對女性不尊重,鄭重道歉。大家對婦炎潔的所有批評,我們都虛心接受。目前公司已經成立專項小組,全面下架相關產品,開展自查自糾,深刻反思,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同時也正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調查。

婦炎潔營銷翻車背後:仁和藥業實控人楊文龍和它的那些爭議產品

婦炎潔靠著洗腦式廣告而為人熟知,是國內知名中醫藥上市公司仁和藥業旗下產品。依靠著對產品的強大營銷能力與不斷併購,仁和藥業及其背後實控人——江西宜春首富楊文龍已經構建起了一個跨越中醫藥、保健品、化妝品與醫藥流通的商業版圖。

婦炎潔宣傳頻頻踩雷

此次的宣傳爭議並非婦炎潔系列首次“翻車”。

作為仁和藥業起家的拳頭產品,婦炎潔產品誕生於1999年,品牌則誕生於1998年。依靠著歌手付笛聲、任靜夫婦的那句“洗洗更健康”的廣告詞,這款私處護理產品很快家喻戶曉。但是,這款號稱“五秒鐘清涼殺菌,去異味,又止癢”的女性洗液,其實是“消字號”產品。

早在2009年衛生部就曾釋出公告指出,消毒產品與藥品有嚴格的區別,消毒產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在公佈的67種涉嫌“宣傳療效,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不合格消毒產品裡,“婦炎潔”位列其中。

2013年,人民日報旗下的《健康時報》以《婦炎潔就是一瓶“洗手液”》為題,質疑婦炎潔混淆概念、誤導大眾,“婦炎潔”的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為“贛衛消證字(2010)第0003號”。

根據國家《消毒產品標籤說明書管理規範》,抗(抑)菌產品的標籤和說明書禁止標註用於人體特定部位,禁止標註適用於破損面板、黏膜、傷口等內容,不得有虛假誇大、明示或暗示對疾病治療作用和效果的內容。

但“婦炎潔”的電視廣告中多次提到“苦參、百部、蛇床子、黃柏 ”等中草藥,易讓人聯想到天然的中藥配方。在電商網站上,其產品適應範圍寫為:“用於女性陰道炎、外陰炎、男性龜頭炎、包皮炎、陰部溼疹、肛門、生殖器疣、外陰潰瘍、女性白帶異常等症狀的面板黏膜消毒”,甚至在京東網站上直接標註為“抗菌消炎藥”,更易使消費者誤認為“婦炎潔”可以用於治療上述疾病。

在當時《健康時報》報道刊發的第二天,仁和藥業曾停牌併發布澄清公告,解釋稱當時在市場上流通的“婦炎潔”牌系列產品共有三個批文。其中兩個為“國藥準字”的藥品,另一個為“消字號”的衛生用品。

但實際上,屢屢在電視廣告中出現的便是這款“消字號”的“婦炎潔”牌植物本草抑菌洗液,其銷量也遠多於該系列的其他產品。

而隨著傳統媒體廣告式微,“婦炎潔”似乎走向上了更出位的營銷道路。2016年,婦炎潔在自家產品禮盒印製文案:“我不能洗掉你的過去,但我能洗乾淨你的未來”,同樣引論聲討,輿論質疑其物化、歧視甚至侮辱女性。

白手起家的“營銷大王”

與常年霸屏,又屢屢踩雷的“婦炎潔”相比,它背後的仁和藥業則要低調一些。這家生產、銷售中西藥及健康相關產品的現代醫藥企業集團,由現在的江西宜春首富楊文龍一手創立。

據《中國企業家》雜誌的報道,1980年代初,楊文龍從中醫專業大學畢業後,去了江西一家國營醫藥公司上班,主要的工作是到江西山區中收購藥材,過了多年進山收藥、加工炮製的“苦日子”。但隨後,楊文龍趕上了市場經濟開放的浪潮,下海投身於自主經營的承包模式。

1998年,楊文龍開始建立全國營銷網路,並在2000年成立仁和集團。一開始,仁和集團做的還是老本行,向藥廠供應中藥材,但後來藥廠效益下降,開始用藥品來抵付藥材錢,仁和集團也 “被動轉型”,從賣藥材變成賣藥。2006年,上市十年的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剝離原有的化纖類相關資產,仁和藥業藉此成功借殼上市。

楊文龍深諳營銷之道,在明星代言和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攻勢下,宋丹丹的“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周杰倫的“閃亮滴眼液,誰用誰閃亮”、陳道明的“治感冒,就用仁和可立克”和婦炎潔一起,成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而它們全都是仁和藥業的產品。

在大力營銷的帶動下,2011年時仁和藥業公司營收從2007年的7。79億元增長至22。08億元。同年,楊文龍在胡潤百富榜上位列255名,成為其歷史最高排名。

在當時,楊文龍甚至還為仁和藥業的廣告文案被抄襲而煩惱,2020年他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曾說:“(當時)我們打了很多的廣告,有人赤裸裸地抄襲,市場上假冒產品氾濫。”

但隨後,仁和藥業的多款明星產品均陷入了輿論漩渦。2012年4月,可立克深陷毒膠囊事件;12月,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1月,優卡丹被曝含損兒童肝腎有毒物。

貼牌生意與四處轉型

在當時,主打C端的藥企,尤其是中醫藥、OTC為主的藥企似乎都有著“重營銷、輕研發”,因而後繼乏力的通病。一時風光無限的仁和藥業也是如此。

如在2017年至2020年,仁和藥業研發投入分別是2341。66萬元、3107。73萬元、3804。16萬元、3979。41萬元,研發投入均不足同期營收的1%;而其同期的銷售費用卻分別高達6。1億元、7。7億元、7。8億元、5。7億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2012年和2013年,仁和藥業營收分別同比下滑5%和14%。遲遲找不到下一個重磅新品的仁和藥業轉向各種收購和OEM(貼牌)生意。

2012年,仁和藥業成立子公司江西和力藥業,專業從事OEM業務。據官網介紹,公司目前已和超四百餘家OEM企業形成戰略合作聯盟,合作的OEM產品超千個,涵蓋藥品、保健品、藥妝、醫療器械等。

雖然仁和藥業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深知自有產品是公司的業績保障和發展根本,但目前,自有產品和OEM貼牌產品基本各佔公司收入的一半。

而據東方財富Choice資料統計,2009年以來,仁和藥業完成收購二十餘項,目前尚有近十項正在實施中,具體涉及化妝品、保健品、網際網路醫療多個領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易當數收購叮噹醫藥。

2014年,醫藥電商隨著政策鬆動踏上風口。2015年9月,仁和藥業宣佈以7212 萬元自有資金收購醫藥電商公司叮噹醫藥60%股權。當時,仁和藥業曾表示要“未來,將建設上百家叮噹醫藥公司,上百家叮噹醫藥連鎖公司,同時,根據需要,在二線以下城市,適度加密分公司佈局”,楊文龍則表示,仁和集團未來要構建“醫療+醫藥”的產業鏈,形成“叮噹大健

康生

態圈”。其產業鏈縮寫為M2F+B2B+O2O,內含和力物聯、叮噹醫藥、叮噹快藥、叮噹雲健康等產品。

不過這一暢想還沒能帶仁和藥業重新騰飛。

在被仁和藥業收購之後,叮噹醫藥即刻轉盈為虧。叮噹醫藥2015年營業收入為2989。7萬元,淨利潤113。37萬元。而在收購後,2016年叮噹醫藥營收為1。12億元,虧損508。60萬;2017年上半年,叮噹醫藥營收2121。01萬元,虧損289。86萬元。

而最終,仁和藥業稱叮噹醫藥與其子公司仁和藥房網的業務重疊,資源閒置,無法達到最初收購的預期目標。才到手兩年多的叮噹醫藥在2017年末被折價約600萬轉讓回原股東,剝離出仁和藥業報表。

此外,2015年3月,仁和藥業釋出公告稱,楊文龍透過減持不再直接持有仁和藥業股份,僅透過持有仁和藥業控股股東仁和集團73。11%股份,間接持有公司股份。同年,其二次創業的O2O醫藥公司“叮噹快藥”成立,楊文龍此後的主要精力即聚焦在了叮噹快藥上。

不過從業務與模式上看,叮噹快藥與當年的叮噹醫藥頗有相似之處。今年3月,楊文龍之子楊瀟被提名選舉為仁和藥業新任董事長,妻子肖正連任副董事長。同時,叮噹快藥(叮噹健康)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股民福利來了!十大金股送給你,帶你掘金“黃金坑”!點選檢視>>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TAG: 仁和婦炎潔叮噹藥業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