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專精特新“小巨人們”,私募機構熱議北交所投資機會

挖掘專精特新“小巨人們”,私募機構熱議北交所投資機會

自9月2日宣佈設立,到11月15日施行業務規則,僅歷時兩個多月。

為繼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的

開市

準備工作以“火箭”速度進行中。

對此,市場各方參與者熱議不斷。多家機構認為,北交所的定位更加聚焦中小公司,未來勢必將吸引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入駐,也必將吸引眾多資金的目光。不僅對這些企業背靠的行業有推動作用,而且也有利於對市場情緒的提振。

A股市場總體流動性影響不大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北交所發行上市、再融資、持續監管三件規章以及相關的十一件規範性檔案,配套修改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兩件規章,制定了掛牌公司定向發行可轉債兩件內容與格式準則,並就北交所上市公司轉板安排公開徵求意見。

同時,北交所釋出上市與稽核四件基本業務規則及六件配套細則和指引,上述制度及規則均於2021年11月15日起實施,這意味著企業赴北交所發行上市的制度規則基本齊備。

那麼,北交所的設立會對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資本市場迎來新格局。”清和泉資本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是時隔30年,再次成立全國性交易所,這代表著資本市場改革再下一城,從長期來看,資本市場定位提升,政策扶持訊號積極,A股長期慢牛有望持續。二是北交所設立之後,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形成了錯位發展和互聯互通,將大幅夯實資本市場的基礎建設,並形成良好的資本生態環境。三是北交所的定位將大幅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和發展路徑,長期來看有助於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世誠投資認為,設立新的交易所和當時推出科創板在政策思路上一脈相承,是資本市場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的體現。北交所的推進對於A股市場來說有積極的影響:首先,豐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擴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其次,是制度紅利的體現,包括鎖定期、發行比例、漲跌幅限制等進一步改革;第三,落實註冊制的推進,減少了行政干預,使之更加市場化。

“另外大家可能比較擔心對於A股市場總體流動性的影響,我們判斷影響不會過於顯著。市場對於優質資產的配置需求相對旺盛,如果有好的標的和投資機會,新的資金會持續湧入。”世誠投資補充道。

私募瞄準投資機會

北交所開市在即,私募機構如何看待其中的投資機會?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提到:“我們認為北交所更多還是定位在以更小市值的創業型、科技型企業為主,對整個資本市場來說,相關上市公司更向上游拓展,向成長週期中的初期來進行佈局。所以從整體來看,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可能風險更大,不確定性更高,波動也會更大。但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機構的研究價格會得到更大程度地凸顯,經過深入研究之後的優質企業,其未來成長空間也更大,投資可能帶來的回報也更大。”

“所以,我們認為北交所的定位對整個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拓展,北交所對於真正有研究能力的機構也是一個可掘金的寶藏。”不過,胡泊也指出,北交所成立初期,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問題可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風險。對於初創期的科技型企業來說,整體市場風險也是比較大的,需要有專業機構來進行參與。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北交所的開市使精選層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升,對服務中小企業的能級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並且將打破機構投資者投資新三板精選層的政策屏障,改善市場流動性,為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和資源配置提供了更大程度的便捷,對創新型中小企業是重大利好。”

對於私募機構開拓北交所業務方面,賀金龍補充道,可以透過專業的投研分析能力,結合國家的政策方向,挖掘“專精特新”小巨人們的投資機會。不僅對這些企業背靠的行業有推動作用,而且也有利於對市場情緒提振,以及由交易量增長帶來的對券商板塊的利好。

此外,清和泉資本認為,可以重點關注三個方向:一是隨著北交所的制度不斷落地,融資、交易和服務方面將直接利好相關金融結構的發展,投行能力強、中小企業儲備和服務能力強的券商將得以發展。二是精選層掛牌的企業平移至北交所,66家公司將受到市場一定的追捧,優質的公司有望部分重估。三是隨著北交所的改革深入,未來有望培育出一批“專精特新”的企業,這是未來長期的投資方向之一。

記者 何思

TAG: 北交所市場中小企業資本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