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古人蓋棺定論的最後評定

諡號,是我國古代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系統評價的一種高度概括的方式。古代社會,王侯將相等社會等級相對較高的人物,在去世後官方會依據其生前的所作所為、功績事業給出一個具有評判性質的稱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謚號。

諡號——古人蓋棺定論的最後評定

曾國藩諡文正,所以也稱曾文正公。文正幾乎是一個大臣所能得到最好最高的評價。

諡號主要分為四種:上諡、下諡、平諡、私諡。

上諡即表揚類的諡號,比如,經緯天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布義行剛曰“景”等。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比如,殺戮無辜曰“厲”,好樂怠政曰“荒”,壅遏不通曰“幽”等。

平諡多為同情的諡號,比如,在國遭憂曰“愍”,慈仁短折曰“懷”,蚤孤短折曰“哀”等。

私諡一般是名人士大夫死後,由其親友門生為之議定的諡號。

諡號——古人蓋棺定論的最後評定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期,征戰天下,平定匈奴,諡號為“武”,用來表述一生功績。

中國曆代的皇帝都有很多“號”,年號,廟號,諡號等等。為了記述方便,我們在記述一個皇帝時也往往是透過這些不同的“號”來的。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比如太宗就是李世民的廟號,所以我一般稱他為唐太宗而不直接去叫李世民,知道康熙的肯定多於知道玄燁或是清聖祖的。不同的歷史時期,記錄皇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也無非以年號,廟號,諡號為主。大體而言,唐以前以諡號為主,而唐至明則以廟號為主,明成祖以後由於一世一元的推行,記錄開始以年號為主。

諡號——古人蓋棺定論的最後評定

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就是其廟號。

諡號的表達性要強於年號或是廟號,因為諡號本身就有很豐富的含義與褒貶情感於其中。往往我們透過一個皇帝的諡號就可以來看出他一生功績,當然只是一個大體的參考。由於諡號大多是皇帝的接班人給他的,可是大家也都知道接班的大都是老皇帝的兒子什麼的,所以給皇帝的諡號也太多是表揚性的。最差也是個平諡,表示下同情。至於表批判的並不多,大概也沒有敢去給皇帝弄個什麼批評性的諡號。

下諡或者說惡諡,一般多給於亡國之君。比如隋煬帝,“煬”是唐人給楊廣的諡號,煬的意思是好內遠禮,逆天虐民,煬是既昏又暴的意思,可謂是一個壞的極點的了。

諡號——古人蓋棺定論的最後評定

隋煬帝楊廣,歷史有名的暴君

自秦始皇起至清宣統帝,中國歷史出現的皇帝有幾百個。好的屈指可數,多數是昏庸之輩,而殘暴荒淫之主也是不少。無論是官方正史,還是民間傳聞,隋煬帝恐怕都可算是壞皇帝中最壞的了。民間的評書不是常說他“弒父淫母,屠兄欺妹,荒淫好色,殺人如麻。”“將一座錦繡江山,只為那兩堤楊柳喪盡,把一所金湯社稷,都只因那幾只龍舟看完,一十三年富貴,換了百千萬載臭名。”由此可見,稱他是“煬”帝還真是一點也不能說是冤枉他。

可是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是什麼樣的,和小說演義裡是相同還是差別很大?

新人寫手,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共同探討。

TAG: 諡號廟號皇帝隋煬帝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