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狠的割韭菜!靠“做夢”騙了幾百億……

作者|貓哥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有個叫大衛·沃什的加拿大人開了家礦業公司。

那段時間,美國正被國內的大

通脹

和海外的幾場戰爭搞得焦頭爛額。經濟不行、美元疲軟,所以大家都大肆囤積

黃金

,直接推動了

金價

的暴漲。

最狠的割韭菜!靠“做夢”騙了幾百億……

1980年的時候,黃金直接飆到了850美元/盎司的天價。雖說後來上臺的

美聯儲

和財政大佬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壓住了通脹,但民間對黃金的追捧還在延續。

金價上來了,名字裡帶金、業務裡有礦的公司就都跟著沾了光。

沃什開的這家公司也差不多,先是在加拿大勘探找礦,1989年的時候又殺進了資本市場,直接在加拿大阿爾伯塔

證券交易所

掛牌交易,看著十分唬人。

不過遺憾的是,他跑遍了整個加拿大也沒找到金子,反倒是欠了不少外債。

等到1992年的時候,這家叫Bre-X的礦業公司已經快乾

破產

了,就連沃什自己都欠著六萬美金的

信用卡

還不起,整個公司幾乎淪落到了破產的邊緣。

咋辦呢?

只有找到真金礦才能翻身。

走投無路之下,沃什想到了一個叫約翰·費爾德霍夫的老熟人。這人是個地質學家,曾經在巴布新幾內亞發現過一個儲量相當大的銅金礦床,也算是年少得志的代表了。

緊接著,他們又找到了一個叫古茲曼的菲律賓礦業老炮。這個出生於

情人節

的菲律賓,光老婆就娶了四個,孩子生了九個,還用公款養著一大堆情人,確實是精力旺盛。

最狠的割韭菜!靠“做夢”騙了幾百億……

沃什本人在投身礦業之前,曾經在

證券公司

幹過好幾年,資本市場的各種玩法對他來說簡直是駕輕就熟,

兩個找礦的,加上一個玩資本的,故事開始了。

隊伍拉起來了,下一步就該

挖礦

了。

在古茲曼這個老油條的眼裡,最合適的勘探地點,就在印尼加里曼丹島東北部一個叫做布桑的地方。別看氣候條件很惡劣,但這裡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金礦的傳說,據說還有個儲量不小的大礦。

要是一般人可能會對這種坊間傳說嗤之以鼻,可見多識廣的沃什偏偏就對這裡情有獨鍾。可能正是因為選址的過程太過離奇,

好萊塢

為此還特地拍了部電影。

按照導演的說法,主人公最後拍板的原因是因為做了個夢。

在夢裡,煙霧繚繞的原始森林包裹著一片儲量豐富的巨型金礦——你猜怎麼著?

跟古茲曼推薦的布桑剛好一模一樣!

印尼這個地方怎麼說呢,島多、礦多、樹林多,關鍵是能鑽的空子很多,所以老油條們都很滿意,當即掏錢買下了勘探許可。

後來的事情,就有點魔幻了。

1993年底,他們先是發現了一個厚80米、金品位值為1。91至6。58克/噸的金礦體,這個爆炸性的訊息直接讓Bre-X的股價翻了一番;

1994年,公司又釋出了最新的勘探結果。在報告裡,金礦的規格和儲量又比上次翻了一番,相對應的,股價也跟著漲了一倍。

這邊古茲曼不斷對外放出利好,那邊沃什也沒閒著。藉助飆升的股價,腰包漸鼓的沃什增發了不少

新股

,用籌來的錢繼續找礦,同時不斷對資本市場展示著豐富的黃金儲量——

1995年——850噸;

1996年——1700噸;

等到了1997年,這個數字乾脆飆升到2200-6200噸。

假如儲量真能全部開採乾淨的話,

這裡面的利潤至少有2400多億美元。

不用說,股價更是火箭發射一樣直線躥升。

最狠的割韭菜!靠“做夢”騙了幾百億……

眼看著公司的股價越飆越高,一票

華爾街

機構大佬忍不住了,紛紛為Bre-X站臺:

雷曼兄弟

把它稱之為“世紀的黃金開發”,

摩根大通

則炮製了一篇“深度研報”,華爾街日報等財經媒體更是連篇累牘的報道著公司的各種訊息和八卦,

跟現在的吹票研報幾乎就是一個套路。

連華爾街都這麼說了,加拿大的證券交易所更是不敢造次。

1996年底的時候,多倫多股票交易所破例將掛牌交易僅9個月的Bre-X納入股票指數,

一家至今成立沒多久、不盈利的公司竟然能躋身加拿大工業300強,實在是個奇蹟。

說起來,當時也不是沒有人提出質疑。

從自掏腰包的小股民到重倉持股的大機構,不少人都懷疑過金礦儲量的真實性。

不過當時旅行

沒現在方便,也沒有

網際網路

,印尼離美國太遠,調研的難度實在太大,所以大部分質疑最後都不了了之。

眼看著加拿大人在島上發大財,地主印尼急了。

這是把

聚寶盆

賣給別人了啊!虧大了,所以他們想出了不少陰招,比如沒事查查

環保

許可、勘探執照什麼的,總之就是不讓你幹消停,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得加錢!

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在華爾街混的風生水起的沃什最終還是認了慫。經過了一系列操作,

Bre-X最終吐出了金礦55%的股份,分別由印尼政府和蘇哈托的“長女、幼子和密友們”瓜分了。

最狠的割韭菜!靠“做夢”騙了幾百億……

這幾家都是關係戶,按說拿著股份分錢不是挺好的嗎?

但就怕富二代有事業心啊,

這些人可是真心來

採礦

的,剛拿下金礦股權,立刻就派出了一票真正專業的勘探隊

,打定主意要真刀真槍幹一場。

這時候蹊蹺的事情來了,Bre-X的倉庫突然就著了火,裡面的樣本和巖芯全給燒沒了。印尼人左思右想之後,乾脆重新派了一隊人,秘密上島、秘密鑽探,最終的結果他們也猜到了——

樣本的平均品位只有0。06克/噸,也就是說,這裡根本就沒有金礦。

眼看著前期的所有投入打了水漂,惱羞成怒的印尼人只能派了架直升飛機去叫古茲曼。不過飛機剛起飛沒多久,這個菲律賓老炮就一頭從飛機上跳了下去,再就不見了蹤影。

訊息一出,Bre-X公司的股價直接就跌了82%。

主要是這事太離譜了,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裡面有問題。

不過也有一些人仍然抱有幻想——金礦儲量造假肯定是沒跑了,但這麼大的企業總不會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要不換個地方鑽個眼試試?

為此,有家獨立礦業調查機構特地跑了一趟印尼,最終在1997年的時候給出了最終的調查結果——樣本摻假、金礦不具備開採價值,這直接摧毀了投資者們的最後希望,他們都知道,自己被設局收割了。

沃什這些人是怎麼操作的呢?

其實一點都不復雜:

按照機構調查後給出的說法,

古茲曼送去檢測的樣本里都被他自己摻進去了一些金子。

剛開始的時候是用自己的戒指搓下來的金粉,後來乾脆從當地土著手裡收購,前前後後一共花了60多萬美元。

當年,他們甚至還專門花了3000美元僱了個“地質學家”,

專門為自己的金礦發明了一個“火山盆地理論”

,完美解釋了勘探過程中的各種疑點,實在是很敬業。

除此之外,老油條們的操作也很老辣:在他們的操縱下,金礦的儲量一點點從850噸加到1700噸、最後慢慢加到2200噸,既不會操之過急、又能維持熱度。

到了最後,身在印尼的古茲曼又玩了個驚世一跳,遠在北美的兩位公司大佬直接就把責任全推到了“死人”身上,雖然加拿大當局調查了很久,但最終還是沒能查出事情的真相。

在故事的最後,沃什和費爾德霍夫倆人被宣佈無罪,倆人也都離開了自己“奮鬥一生”的加拿大。一個去了巴哈馬、一個最終定居到了菲律賓,雖說公司黃了,但倆人的生活開銷肯定不成問題。

就在Bre-X股價暴跌之前,他們幾個早都拋售了手裡的一大堆股票,按照當時的股價來算,至少

套現

了1億美元的鉅款,財務自由無疑。

對了,就連古茲曼的“自殺”背後都有不少疑點。

就在跳飛機的前一天,他剛好拋售了自己手裡的股票

,這麼精準的減持節點說是未卜先知也不過分,

後來印尼軍方在林子裡找到了古茲曼的“屍骸”、還隨身帶了一張言辭懇切的遺書,可這到底是不是他本人根本就說不清楚,疑點重重,比如牙齒X光結構不符、遺書中身患絕症的說法跟醫療記錄衝突等等。

反正這個人最後到了哪裡去,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

一個騙局,騙子們居然勝利大逃亡了,給投資者們剩下了一地雞毛。

類似的故事,是不是現在也時不時上演呢?

機構看好二季度築底,該點位如何佈局?關注入場時機,點選開戶 > >

TAG: 沃什金礦Bre茲曼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