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買不起房更令人頭疼的困境,已在各大城市顯現,4億人正成主流

比買不起房更令人頭疼的困境,已在各大城市顯現,4億人正成主流

我們中國人愛買房子是出了名的,但是全款買房的人很少,95%以上的人是貸款買房,根據央行釋出的資料,截止到2020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已經達到了49。58萬億元,同比增長11%。每年銀行新增貸款中大約有近四成的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同時,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釋出的資料顯示,我國目前進行還房貸的家庭約有2億戶,若每個家庭都由夫妻2人一起來還房貸,那我國房奴人數就高達4億人之多。

那麼國內居民為什麼都熱衷於買房呢?

第一,過去很多人買房也很猶豫,想等房價跌下來再去買的,但是等了好多年,房價不但沒有跌,而且還在不斷上漲。原來可以全款買二室一廳的房子,後來變成只能買一室一廳的了,現在只能付首付款了。於是,在房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之下,一些人感到害怕了,生怕連首付款也買不起了。

比買不起房更令人頭疼的困境,已在各大城市顯現,4億人正成主流

第二,買房有賺錢效應,就是凡是買房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吃過虧。20年前全國平均房價只有2000元/平米,現在國內平均房價達到了10000元/平米,房價輕輕鬆鬆漲了5倍。像北上廣深的房價更是漲了20-30倍都不止。所以,現在不管是剛需也好,改善型居住也好,炒房者也好,都湧向了房地產領域,大肆購置房產,大家把未來發財致富的寶都壓在房地產上面了。

第三,買房還要承擔更多的目的,如果你在一座城市買房,就可以落戶,子女教育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還可以解決醫療保障和未來

養老

的問題。如果不買房,只是在一座城市租房居住,那住一輩子都別想落得了戶。雖然,我們國家一直強調租售同權,但實際上租售同權是很難做得到的。很多家庭都是透過購置房產,才能在所在的城市落腳。

比買不起房更令人頭疼的困境,已在各大城市顯現,4億人正成主流

與購房者熱衷於買房相比,專家們卻要理性得多。國內玻璃大王曹德旺就表示,百姓好不容易賺了點錢,就要去當房奴,得還到猴年馬月才算是個頭?如果看得開,就可以選擇租房。這樣我們就能嚐遍天下所有房地產,這又沒有什麼不好?而華為的任正非也表示,人們不應該急著去買房做“房奴”,因為這會成為自己的束縛,還不如去創業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顯然易見,實體領域的大佬們都不同意年輕人過早的買房,那麼年輕人買房置業又有什麼不好呢?

一方面,年輕人剛剛踏上社會,正是要接觸社會,學習技能的時候,不顧一切地拿父母的錢去付首付款,然後自己再慢慢償還20、30年房貸,這才是非理性的。在國外的年輕人通常要到35歲,等事業和經濟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選擇貸款買房,這樣就比較理性了。如果大家都非理性的買房,房價就會被人為地推高,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比買不起房更令人頭疼的困境,已在各大城市顯現,4億人正成主流

另一方面,年輕人買了房之後,就只能固定在一個城市,一個單位,不敢跳槽或辭職,想換個城市或工作崗位也不行。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購房置業,欠了幾十年的房貸要還,就沒有能力再去創業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各城市年輕人流動也越來越少了,敢於創業的人更是沒有了,這才是要遠比高房價更可怕的困境。試想,如果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被房貸束縛,無心創新,無力創業,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死氣沉沉的,難有激情。

所以,買不起房並不可怕,可以租房居住,現在房屋租賃市場也逐步得到了完善,而一旦成為了4億房奴當中的一員,那就是買了房後,就不敢創新,不敢辭職,更不敢創業了。毫不誇張地講,傳統意義上的“買房要趁早”的理念才是最可怕的,它讓很多年輕人不考慮自己的經濟實力,過早的買了房,這樣只能鎖定在一個城市,一個企業,做一輩子,這樣社會就缺乏創新精神,更缺乏積極進取的創業者,這一輩子就是給銀行打工了。

TAG: 買房年輕人房價房奴20